新中国初期爱国公约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及经验
2019-03-27曹彦波
曹彦波
摘 要: 抗美援朝时期的爱国公约运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加强领导、充分利用多种载体、发挥思想工作作用,为抗美援朝胜利和国家建设贡献了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这一运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显示出具体方法与运动内容结合、教育引导与自愿相结合的特点,在抗美援朝系列运动中发挥了中心环节作用。该运动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体现了党的领导和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重要性。
关键词: 爱国公约运动 思想政治教育
爱国公约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下,随着抗美援朝运动的开展而掀起的一场全民运动。在爱国公约运动中,各级各类组织和群体以签订公约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通过将履行公约与生产生活相结合,以实际行动支援朝鲜前线和国家建设。爱国公约运动是思想政治教育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回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结果,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显著特点,对这一运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进行总结非常必要。
一、爱国公约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爱国公约运动既是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提供物质支持的爱国行动,又是一场由人民群众创造性发起,在党的指导和推动下遍及新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教育目标、教育方法和教育效果三方面。
(一)爱国公约运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以签订和执行公约的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激发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提升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是爱国公约运动最主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目标,是党发动的抗美援朝宣传教育运动中爱国主义教育的继续。
从具体方面说,爱国公约运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明确经历了一个过程。爱国公约由工商界首倡,从一开始就明确爱国主义的性质,工商业界代表自发签订爱国公约,是全国各大城市的工商业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结果,是主动进行爱国主义的自我教育,但将爱国主义作为运动目标一开始并未明确提出,只是隐含于其他具体目标之中。例如北京工商界签订爱国公约是为了“加强团结,保证经济战线上的巩固”,从而“以实际行动打击和粉碎美帝国主义的侵略”①,以体现签约者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随着党指导和推动爱国公约运动的开展,爱国公约运动被定位于“把全国人民的爱国高潮引向深入和经常化的中心环节”②。运动目的被明确为在“领导人民群众正确地订立和执行爱国公约”的基础上,“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和爱国热忱”③,爱国主义明确作为爱国公约运动的目标,使思想政治教育借助爱国公约运动这一载体,通过实现人民群众自我教育,取得教育的良好效果。
(二)爱国公约运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爱国公约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公约的签订和执行具体开展,党指导爱国公约运动,使这一活动超越自发而变得自主,在这一过程中党不断总结群众得来的经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1.对爱国公约运动进行统一领导,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在爱国公约运动兴起后,党的新闻媒体敏锐地认识到这一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通过持续报道和刊发社论,对活动进行引导。为了将运动进一步推向深入,中共中央在1951年2月2日发出指示,要求“发起订立爱国公约”,认为“(订立爱国公约)这个经验应争取在全国各地各界人民中普遍推广”④。此后,中共中央多次就爱国公约运动发出指示,对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和开展爱国公约运动做出部署,进一步提出“要将领导人民制定和执行爱国公约运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⑤,并明确爱国公约应包含的基本内容。由此,在各级政府和抗美援朝总会、各级分会的组织下,全国掀起订立爱国公约热潮。
2.在爱国公约运动的宣传、组织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在全社会营造积极氛围。通过发挥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传播及时、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的特点,表扬先进、批评落后,及时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例如,整个运动期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要报纸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爱国公约运动的报道、文章、社论,《人民日报》还在特别开辟的《抗美援朝专刊》中多次发表爱国公约相关文章,对激发群众的爱国意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通过将爱国公约“上墙”,用最直观和贴近群众生活的方式,在广大城乡进行宣传教育,有力地促进爱国公约的签订和权威的树立。
3.强调通过思想工作推进爱国公约的签订。一般是结合当时正在开展的其他运动,例如诉苦运动、和平签名运动、镇反运动、游行示威等,通过激发爱国热情、提高政治觉悟、增强政策认知,调动群众签订公约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注重发挥积极分子的重要作用,在發动群众、充分酝酿、集体讨论等环节后再签订公约。同时,强调根据不同对象进行针对性工作,例如《人民日报》针对城市居民、农民、家庭等如何签订爱国公约进行了专门指导⑥,保证群众参与签订爱国公约的自愿性。
(三)爱国公约运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通过深入持久、耐心规范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物质、精神效果。首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爱国公约的签订和执行,保证爱国公约中拟定的具体任务的完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全国掀起签订爱国公约的热潮后,各行各业、城市乡村、单位家庭等都被动员起来。截至1951年10月,仅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和河北省的统计,有80%以上的人民群众订立了爱国公约⑦,虽然签订的爱国公约各式各样,但公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开展生产竞赛、优待军烈属、反对美日单独媾和等方面,既有政治性内容,又有具体的工作任务,通过将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实际工作相结合,超额完成各项任务,正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胜利开展,“在这一思想基础上产生了彻底击败美国侵略的物质力量”⑧。其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极大激发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并将这种持久的精神动力转化为持续的具体行动,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新中国成立之初,如何增强社会各界对新政权的认同,是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挑战,朝鲜战争的爆发,虽然打乱了新中国发展建设的步骤,但外敌威胁、民族矛盾上升为党和国家提供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机遇。爱国公约运动不但在情感和道义上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忱,而且以实际行动强化了爱国意识、逐步养成公众爱国习惯、最终固化为坚定的爱国意志。全国人民不分民族、阶级、职业都积极参加了爱国公约的签订,促进了新中国价值观和社会风气的形成,强化了民族精神,增进了民族凝聚力。
二、爱国公约运动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爱国公约运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可以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就爱国公约运动系统本身,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系统内其他活动相比较而言的特点;二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形式的爱国公约运动。与同一时期其他群众运动相比,爱国公约具体有以下特点:
(一)具体方法与运动内容相结合,体现强烈的行动指向。
作为抗美援朝运动主要内容的爱国公约运動,全社会的参与程度很高,社会各界、各类组织签订的爱国公约内容涉及生产、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爱国公约成为推动群众爱国高潮走向深入的常态化手段,在动员民众积极参军参战、踊跃支前、开展生产竞赛、捐献飞机大炮,组织社会团体赴朝慰问、进行拥军优属、防奸反特活动等方面,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具体方式几乎都被纳入爱国公约及实施之中⑨,使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区分不同的对象和内容,将宣传、教育等活动与具体工作相结合。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者通过深入群众,例如进行谈话、召开漫谈会、座谈会、组织控诉活动,了解群众所思所想,真实地掌握教育对象基本情况及特点。另一方面,对照党和国家对抗美援朝运动的政策、方针、要求,结合具体的工作,找到思想症结所在;在这两方面工作的基础上,选择和探索具有针对性且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在宣传上贴近群众生活,在工作上围绕具体工作,在节奏上紧跟形势政策发展,防止工作中的形式主义,有效解决群众在爱国公约签订和执行过程中的实际困难,较好地解决思想与行为的统一问题。
(二)教育引导与自愿相结合,促进群众自我教育。
爱国公约运动与同一时期的其他抗美援朝运动相比,自始至终贯彻群众自愿的原则,也就是运动的发起、推进与深入都建立在群众自愿参与的基础之上,人民群众由于是在自愿前提下签订的爱国公约,使公约具有的约束力主要是自我约束,这种自我约束使爱国公约中具体工作执行的阻力大大降低,促进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从另一方面来说,自愿活动往往具有自发性,激发活动的动力更多具有当前性和暂时性,如果缺乏持续的物质和精神的激励,自愿活动便会因不具备自主活动的特征而昙花一现。爱国公约运动之所以能持续有效地开展,保持群众自愿参与、自我约束的特征,得益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与群众自愿的有机结合。例如中共中央对爱国公约运动的直接指示中,特别强调“公约的订立要遵守民主自愿的原则,不要强迫群众参加或强迫群众通过,每一条文都需取得订约者的同意”,做到群众自愿,就要求党的工作者“在凡爱国教育尚未展开的地方,应首先向人民群众进行爱国教育,启发他们的政治觉悟和爱国热情,然后在人民群众革命积极性的基础上订立公约”⑩,通过这样的方式,群众对爱国公约运动真懂、真信、真行,从被动教育走向自我教育。
(三)统筹与协调相关运动,发挥中心环节作用。
在抗美援朝运动开展期间,随着战争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开展了一系列群众运动,其中,爱国公约运动,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起到了联系各项运动的中心环节作用,对于支援战争、促进国内建设起到综合性作用。这是由于爱国公约显示出人民群众拥护政府、保卫国家的爱国热情被发动起来了,将这种热情“贯注到巩固国防、改革土地制度、防止反革命活动、发展工农业生产、学习政治文化及其他各项工作中”,形成“群众的自我教育方式”,“有了党和政府的自上而下的号召、计划、布置和检査,又有人民群众自下而上的爱国公约来响应,用互相督促和竞赛的方法来执行国家的各项计划和国民的各项义务,那么工作的推进就有更确实的保证”?輥?輯?訛。
在爱国公约运动期间,增产节约、爱国捐献、拥军优抚等各项工作通过订立爱国公约的环节,得到统筹与协调,既体现出爱国公约的内容随着新工作的开展而具有的变动性,又体现了爱国公约运动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原则的稳定性。例如捐献飞机大炮运动开始后,由于对于新中国的工农群众来说,最好的捐献办法就是提高生产,于是增产节约就成为爱国公约的新内容,进一步推动工人的爱国增产竞赛运动和农民的爱国丰产竞赛。
三、爱国公约运动思想政治教育经验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爱国公约运动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历史形式,具有载体性质,体现了人民的创造性和党的领导的统一,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党领导,正是党对包括爱国公约运动在内的抗美援朝运动的正确领导,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保证了爱国公约运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取得巨大成效;同时,爱国公约运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确保党和群众在思想和行动上的一致,提升了党的威望,巩固了执政根基,为新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党的领导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从爱国公约运动产生的背景看,正是党的领导,使这一自发运动具有必然性。工商业者倡导爱国公约,一方面得益于党的民族资产阶级政策增进了工商业者的政治认同,形成运动发起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工商业者爱国意识的提升,是党前期开展抗美援朝爱国主义教育的结果,这与党一贯重视并善于做群众工作密切相关。通过继承革命和战争年代积累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经验,党在成为执政党的新历史条件下,继续重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的作用,无论是常规工作还是在处理国内外重大事件中,都体现出党的领导的重要性。
党的领导不仅仅是有无的问题,还包括领导是否统一、是否正确、是否有效等方面,在爱国公约运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党的领导几方面都得到了体现,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的凝聚和鼓动作用,多次就爱国公约运动做出指示,深入细致地对运动的开展提出原则性要求,推进群众运动的开展体系化,各级党委和抗美援朝机构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创造性地推进运动发展。此外,对于爱国公约运动中出现的包办代替和形式主义倾向,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竭力纠正,敢于使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对问题典型进行曝光批评,实事求是地处理运动中的矛盾和问题,通过增强领导的有效性增强运动的实际效果。
(二)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爱国公约运动作为党“领导群众、教育群众、动员群众、统一各阶层人民的步伐,共同向着指定方向前进的一种重要形式”?輥?輰?訛,推动了各项具体工作,例如促进社会生产、解决财政困难等,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積极性、促进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等。党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尤其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获取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努力实现与人民群众同向同行,体现党一贯以来的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坚持把这一原则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是爱国公约运动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功的一大经验。
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理念贯穿爱国公约运动的始终,无论是发起签约前的爱国主义教育,还是爱国公约的订立、执行、监督、检查等具体环节,都展现执行正确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正是将人民群众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爱国公约运动才在党的指导下从行业行为向单位、基层发展,拓展到机关小组、里弄胡同,直至进入普通家庭,塑造新中国的伦理道德,培养群众良好生活习惯,促进社会和谐。城市市民和农村居民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建立新的规则意识,在从革命走向建设的思想转变过程中实现个人发展。
注释:
①京工商业界集会反对美国侵略[N].人民日报,1950-11-9(2).
②⑩?輥?輯?訛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中共中央关于订立和检查爱国公约的指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72,173,172.
③?輥?輰?訛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中共中央关于开展爱国公约等项运动的指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84,185.
④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开展抗美援朝运动的指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6.
⑤中央关于领导人民群众订立爱国公约的指示[J].思茅地区档案馆,1951(236):195,196.
⑥详见《订立家庭爱国公约》,《人民日报》1951年4月8日第二版;金凤:《怎样检查和修订爱国公约》,《人民日报》1951年5月23日第三版;冯鲁仁:《怎样领导农村居民订立爱国公约》、林洪:《怎样领导城市居民订立爱国公约》,《人民日报》1951年5月30日第三版。
⑦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82.
⑧郭沫若.伟大的抗美援朝运动[N].人民日报,1951-10-1(3).
⑨侯松涛.抗美援朝运动中的社会动员[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6.
参考文献:
[1]京工商业界集会反对美国侵略[N].人民日报,1950-11-9.
[2]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6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4]周凯,祝国超.近现代中国历史重大事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5]侯松涛.论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政治动员[D].北京:中央党校,2006.
[6]霍婷.抗美援朝时期的爱国公约运动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1.
[7]王永华.建国初期的爱国公约运动[J].党史博览,2007(4).
基金项目:2018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项目“新时代高职学生形势政策观养成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8SJSZ60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