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2019-03-27冯青青
冯青青
摘 要: “语言学概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顺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潮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能力。具体建设时应注意教学内容的整理、教学视频的录制和学习效果的检测,重点做好课程教学设计和实施。
关键词: 语言学概论 在线开放课程 建设思路
一、引言
“语言学概论”是文科相关专业如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教育学等的必修课程,是理论语言学的入门课程。本门课程系统讲授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分析具体语言现象的能力。以往的教学方法多是以老师课堂讲授为主,辅以适当练习。学习效果除了看学生在课堂上的接受程度以外,还依赖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阅读相关参考书等情况。许彩云(2018)曾就江苏某高校“语言学概论”的教学情况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教材内容不够丰富、教学方式不够灵活、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等诸多问题,其中有超过30%的学生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比较陈旧[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现代化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特别是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已经在当下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为以往的“语言学概论”教学改革提供方向。
二、“语言学概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意义与目标
2015年4月28日,教育部出臺《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提出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三个基本原则:立足自主建设、注重应用共享、加强规范管理,对推动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走上“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学界对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发展概况、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王昕(2013)[2]、王友富(2015)[3]等介绍了在线开放课程自2012年开始在全世界迅速兴起的过程,以及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徐鹤(2016)[4]、冯年华等(2016)[5]、吴曙光(2017)[6]、王桂林(2017)[7]、张秀芹(2017)[8]等分别从建设方案、建设标准、建设成果有效性、质量保障、学分认定等方面讨论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问题;马飞峰(2014)[9]、陈少梅等(2016)[10]、成春祥等(2017)[11]、石小鹏等(2019)[12]结合具体课程讨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成效。总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已得到政府和高校的高度重视。基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语言学概论”教学改革,就是为了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体现。郭家翔(2018)提出,在“互联网+”时代,“语言学概论”在授课与学习方式、课程管理、课程角色、考核方式等方面都能做出重大变革[13]。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探讨“语言学概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意义、目标与思路。
“语言学概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首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线开放课程可以动态展现“语言学概论”的学习内容,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学习不再仅仅依靠课堂,线下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录制的每个视频时间短,教学内容少,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程学习质量。其次,可以培养教师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学生已成为使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生力军;教师应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更便利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将现代科技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第三,可以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在线开放课程教学需要教师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课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价值,有效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第四,改变以往的评价方式:以往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靠期末考试,用考试成绩检验学习效果;在线开放课程学习对学生的评价更全面,着重对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应用创新能力的全面考查。
“语言学概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具有明确的课改目标。首先,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往的“语言学概论”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知识灌输为主,教学效果有时并不理想;相对于在线开放课程,教师“教”的角色被弱化,要求学生课前提前预习、课上自由讨论、课后实时在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主学习。其次,变单一任课教师教学模式为教学团队协同教学:以往的“语言学概论”教学主要采取单一任课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模式,备课、授课、课外辅导等都由同一个教师完成;在线开放课程对教学资源的更新和维护,对师生间的互动要求更高,如此庞大的工作量需要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再次,改革以往的教学方式,逐步转成翻转课题和混合式教学:以往的“语言学概论”教学强调“教”的过程,学习交互较少,评价机制单一;在线开放课程包含微课学习、习题辅导、综合训练等,非常利于学习者提前自学、随时复习和拓展学习。在线开放课程作为传统课程的强化与补充,有助于逐步形成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
三、“语言学概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思路
“语言学概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分三个步骤进行:整理教学内容、录制教学视频、线上教学并检测学习效果。
细读教材,整理教学内容。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内容要适应录制要求,知识点较细,就对“语言学概论”教材进行仔细审读,每一章节分出具体的知识点。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语言学纲要》是全国通用教材之一,该教材除导言外共分九章,以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为例。该章内容理论性较强,有些知识点学生掌握较困难,如语言符号与客观现实的关系、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等。以前教学时基本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基本理论,学生掌握效果如何不容易检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中,本章内容将会分成8个知识点:语言和说话的关系、语言符号、语言符号与客观现实的关系、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语言符号的线条性、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之音系层、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之语法层、语言符号的人类语言符号的特点等。每个知识点都做成PPT,注意色彩、图片、音视频的使用。每个知识点的讲解控制在15分钟以内,对于像“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这样的重点内容会辅以练习和测验,帮助学生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反复观看视频内容,通过练习和测验检测学习效果。
录制视频资源。要进行在线开放课程教学,首先要有视频资源。我们学院建有“文化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中心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独立的录音棚、录播教室和先进的录音设备;有专门的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负责视频录制和后期制作。该中心多年来为学校微课教学比赛提供技术支持,也可以为“语言学概论”课程的视频录制提供帮助。“语言学概论”每章内容可分為8个—15个板块,每个板块需录制10分钟—15分钟左右的视频。例如“语法”一章可分为“语法单位”“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词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词类、形态和语法范畴”“层次分析法的概念”“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变换和句型”“变换和句法同义”“变换和句法多义”“语法结构类型”等10个内容;每个内容做成独立的PPT;教学视频的录制在录音棚里进行,教师负责讲课,学生负责录制,注意机位、教师仪表、语速等细节;每个视频录制完成后交由专门负责多媒体制作的学生进行剪辑,将PPT插入相应的教学视频中,保证PPT和视频同步,注意视频中PPT出现时间和教师出镜时间的比例。
进行线上教学,检测学习效果。将录制好的“语言学概论”教学视频发布到学校专门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上,供学生选择学习。课堂上,我们主要以讨论的方式检验大家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例如讨论“层次分析法的优点和不足”“如何通过层次分析解决短语歧义问题”“如何通过变换实现不同句型之间的转换”“如何通过变换发现词类之间的细小差别”等。由于受到视频教学时长的限制,很多例子不一定能放到教学视频中,在课堂上我们会补充大量例子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课后,教师将在线回答大家的问题,和同学互动交流,并批改同学的作业,听取同学的反馈意见。为了检测大家的学习效果,我们将在两个教学班进行实验:一个班采用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另一个班采用传统方式教学。以“语言学概论”“语法”一章为例,按照教学大纲安排,本章共6个课时,分3次教学。传统教学时3次内容分别讲授语法单位、组合规则、聚合规则,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课堂上也会举一些例子帮助大家理解,但限于课堂教学时间,没有让大家练习的机会。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时,主要内容让大家课下看视频,课堂上主要精力放在例子讲解和练习上,并回答大家的问题。“层次分析法”和“变换分析法”是“语法”一章的难点,必须通过学生实际练习才容易掌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提供了这样的机会。3次教学完成后,在事先并不跟大家说明的情况下,我们将在第4次课上通过一份练习卷现场检测大家的学习情况。“语法”一章内容需要学生完成大量的练习,传统教学课堂上学生掌握的例子有限,课下较少有时间练习巩固;在在线开放课程课堂上,学生已经进行了一定的练习,课后又在线下和老师交流讨论。可以设想,在线开放课程的学习效果应该优于传统的课堂教学。
在上述课程建设思路中有两点比较重要:一是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二是在线开放课程的实施。在线开放课程设计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设计。“语言学概论”教学内容要根据在线开放课程的特点重新设计和编排,细化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做一个PPT;增加微课学习、习题辅导、综合测试、考研资讯、科研探索等板块;提前发布课程通知,及时答疑,并注意学生反馈。教学活动设计要将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在线开放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提前录制好相关视频,发布到教学平台上;对学生进行分组管理,督促学生加入平台进行学习;教师可以设置相关板块的权限,对教学各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还需要定期查看学生学习行为的反馈数据,以此为依据调整课程内容。
四、结语
“语言学概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将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养,相较以往的“语言学概论”教学,在线开放课程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当然,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还需要整个教学团队的合作,主讲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能根据在线开放课程特点合理进行教学设计;视频录制教师能熟练进行视频录制工作,并能结合学生的特点指导主讲教师进行线下教学和答疑。总之,“语言学概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顺应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潮流,以生为本,理应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许彩云.语言学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基于江苏某高校的调查报告[J].教育观察,2018(19):99-100,129.
[2]王昕.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发展:认证与监督[J].世界教育信息,2013(2):79-80.
[3]王友富.从“3号文件”看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发展趋势[J].中国大学教学,2015(7):56-59.
[4]徐鹤.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方案研究[J].高教学刊,2016(5):109-110.
[5]冯年华,陈小虎,吴钟鸣.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6(3):58-61.
[6]吴曙光.在线开放课程的审视与反思[J].成人教育,2017(1):35-38.
[7]王桂林.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在线开放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1):48-50.
[8]张秀芹.在线课程学分认定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61所高校的调研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17(1):79-83.
[9]马飞峰.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对高校校内实践教学模式的启发[J].中国成人教育,2014(15):149-151.
[10]陈少梅,陆志洪.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研究——基于开放大学工科实践教学[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102-106.
[11]成春祥,陈劲松,杨志勇.基于在线开放课程的“船舶管理”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33):88-91.
[12]石小鹏,马善波,缪珊,杨志福,乔逸,文爱东.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在《药事管理学》课程中的教学创新研究,中国药师,2019(2):381-382.
[13]郭家翔.“互联网+”时代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9):79-81.
基金项目:2018年度盐城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立项项目“《语言学概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2018YCTUJGY026);2017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