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运用教材,提高思维能力

2019-03-27黄艳惠

文教资料 2019年32期
关键词:语文思维统编教材

黄艳惠

摘    要: 语文是基础学科,学好语文,就是学会使用语言文字,进一步学会用汉语言文字进行学习和思考,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必备条件。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提高学生运用高阶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统编教材    语文思维    训练开发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材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媒介,教师对教材的使用直接影响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及运用高阶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语文老师应当开发一套训练开发策略,巧妙运用语文教材,在教学中适当提高学生运用高阶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说语文是一个幅员辽阔、奇峰林立的自然景区的话,那么语文老师就是带我们领略语文之美的导游。优秀的导游能带领游客,走更轻松的路线,让我们感受更美妙的风景。相反一个笨拙的导游,只会让你走更多的弯路,累得连感受风景的心情都没有了。一位睿智的教师总是可以带领学生轻轻松松地领会语文之美,学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反之可能带给学生很多烦恼和困惑,使学生见着语文就烦,根本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让课堂成为思维的乐园,师生共同享受发现语文之美的快感,更好地发展语文思维,为学生自主学习打下基础,是非常必要的。

一、语文思维的含义及意义

所谓语文思维,是指一个人在运用汉语进行理解、表达、构思和创造过程中培育出的一种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既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思维素质,又可以把它理解为进行学习和思考的一种工具或尺度,它是方法和形式的统一,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3]。有效提高学生语文思维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不妨先按熟悉的几种思维(如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抽象思维、辩证思维、灵感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谈谈教材的开发策略。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核心素养”,包含四个维度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种科目的思维发展是不大相同的,当然也不是学数学就只发展数学思维,有些思维是可以相辅相成的,也会相互促进。作为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不单单是思维和交流的工具,还是进一步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基础工具,甚至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基础工具。发展语文思维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二、非引导语文思维训练的几种语文教学误区

(一)教师独白型。

这种类型广泛存在于传统教学中,教师先概括好知识要点,板书于黑板或PPT上让学生抄写,或者直接印发讲义让学生背诵。这种教学方式教师“满堂灌”,学生尽力听,课堂内容满满当当,看似教学进度很快,测试板书和讲义上的内容成绩较高,但是测试从未学过的新知识或灵活运用时成绩偏低。显然这种方式没能使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发展和提升。

(二)任务驱动型。

有一个老师就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这样设计:挑战权威:修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还能用哪个字代替,你认为哪个字更好。学生拿到预习题目,拼命钻研这个字的用法,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一起探讨这个用字的方法。当然学生的表达和思辨能力得到了锻炼,但就诗歌而言,最重要的形象思維和联想思维没有得到锻炼,对诗歌的情景交融没有真正的体会,无法真正理解诗歌的内涵。

(三)图片过渡型。

很多人喜欢根据课文内容教学,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找了很多相类似的精美图片,(特别是公开课尤甚)让学生边读课文边看图,直接播放图片之后再看课文相关文字。据说这是为了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笔者认为这恰恰阻碍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形象思维没有得到训练。文学作品的文字描述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让每个人根据不同的经历和体验透过文字看到文中的人事景,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过度使用图片反而限制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无异于画蛇添足。

(四)热闹表演型。

见过太多热热闹闹的语文课,印象深刻的是一节所谓的部级优课中,整堂课师生激情不减,不停地读,不停地问,不停地展示学生这样那样的才艺,每一分钟内容都很多,老师一提问,笔者甚至还没听清老师问的是什么问题,学生立马答上来。花样百出,有书法,有朗诵,甚至还有说唱表演等让人应接不暇。

这种课,老师和学生都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可谓用心良苦。但是整个过程看下来,老师只是让学生的自学习得得以展示,并没有在学生原有语文思维基础上使之得到应有的发展,学生的一堂语文课时间白白浪费了。

三、进行语文思维训练的策略

(一)打通图文转化通道,培养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语文思维非常重要的一点,容易被老师们忽略。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授的课例《我爱故乡的杨梅》给我们做了很棒的示范。我们可以学着于老师的样子引导学生认真朗读,把课文中描述的画面变成脑海里鲜明的图画。教读“雪地捕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段时,先让学生反复读。可以学于老师这样评价“读得真好,好像读出了白茫茫的一片中有个圆圆的匾”“仿佛看到了鸟儿悄悄地小心翼翼地来吃秕谷的情景了”“仿佛看到了那个拽着绳子紧张的观察着动静的小鲁迅”。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文中的情节,“把文字‘还原成画面”[3],只有这样,才能打通图文转化通道,培养形象思维。

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一篇课文朱自清的《春》,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鼓励他们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拿画笔画出来。(有绘画基础的可以画得美一些,没有基础的可以简单勾勒,自己看得懂就行。)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文字的形象描写,图文得到转化,形象思维得到发展。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画背诵课文的相关内容。在七年级上册《观沧海》和七下《登幽州台歌》等诗歌教学中可以反复强化训练几次。不需要大量寻找图片,课堂花时间播放图片PPT。学生在这样的图文转化中,形象思维和语言文表达通道慢慢打通,思维得到锻炼和提高,在阅读此类文章中渐渐领会描写的方法和表达情感的方法,学习语文信心更足,事半功倍。

(二)注重诗教,训练直觉思维。

回归省考也就是三年前福建省中考诗歌考试只要考默写。一些老师跟着中考指挥棒,只让学生死记硬背诗歌,或直接抄诗句意思,让学生背诵。2016年中考与高考接轨之后,一些老师忽略诗歌教学,大都根据考试题型把诗句的内容、手法和表达的情感用PPT展示出来,让学生抄完记诵。孔子有言,诗歌能够“兴,观,群,怨”[2]。像这样应试的僵化的诗歌教学就是品诗歌教育,与古人诗化教育内涵背道而驰。

诗歌教学应该用品、悟、联想迁移体验和感受诗歌的魅力,以此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肖培东老师课例《登幽州台歌》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导入后,反复读,让学生个别读、整体读。读出句式,读出停顿,读出气息的变化,熟读成诵。朗读结束后让学生结合课后思考探究题一思考:静下心来,假设你就生活在诗人所处的时代,你寂寞地独自登上幽州台极目远眺,瞬间天地无穷之感扑面而来,相较之下人生是何其短暂。体会一下那种意境,能否明了诗人为何“独怆然而涕下”?肖培东老师要求学生闭目感受,轻轻地读,适度给出一些旁白,帮助学生体验。肖老师说编者给出了“试试看”“能否”,说明不要有太高要求,就是让初一学生静心感受。学生可能会说“天地辽阔”“只有一个我”“空旷”“孤独”等。最后肖老师追问,陈子昂的“独”又是怎样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呢?这“独”中还有什么呢?你是怎样知道的?这样教师带着学生进行直觉思维训练,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后根据诗歌所给意象去品、去悟、去联想,学生的诗意在形象的画面中得以熏陶,情感与诗人达到某种沟通。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明白诗歌所表之情、所达之意。

这样的老师就像一个好导游,让学生体验到自我的获得感和学习的欢愉感,是语文学习十分宝贵的经验之一。不需要老师上课拼命讲、“满堂灌”,学生也不用拼命记笔记,课后花时背诵笔记,学习效率提高了。学生沉浸于画面当中,直觉思维得到提高,对课文深入体会,比起任务驱动,角度更多,更能全面领会其内涵。

(三)逆向思考,提高辩证思维。

以往的教学大都让学生讀出课文讲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说,顺着作者的思维走。很少有老师能考虑到作为读者、作为学生是否可以质疑作者的观点,逆着作者的思维,能有什么发现。比起前者,后者对学生更具吸引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等核心素养。

一次福州之行,笔者现场观摩了肖培东老师执教的《怀疑与学问》。上课伊始,肖老师从标题词语入手抛出问题“如果不用怀疑与学问做标题,而改用课文当中的其他短语或短句做标题,你会选用哪一个”?直逼中心论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选择和比较中,渐渐走近这篇文章的主题。接着文章当中哪一句话直接具体、全面地说明了怀疑与学问的关系?顾颉刚先生如果想要使用这两个拆开的句子,而不使用这两个连着的句子,那么他会把这两个拆开的句子分别放在什么位置?课文主旨如此鲜明,肖老师顺着告诫学生们,不论读书还是做学问,都要经过怀疑。我们试着怀疑这篇文章,第六段你读下来以后,有没有觉得哪些词用得有一点问题,或者文章的论据方面你觉得还不够味道的,有没有?

比起以往的议论文教学,显然肖老师用质疑的方式逆向而行,更能激起学生们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在一系列问题串中学会“怀疑”与做“学问”。学生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中享受到思考的快乐,同时感同身受地明白所谓的论点论据论证,明白文章怎样承上启下,如何使用层进式结构,对议论文的认识更深入了。同理,灵感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同样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慢慢融入,只要老师们有心,就可以找到更好的方法。

四、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怎么设置问题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的确是一个技术活,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肖培东老师说过,要想上好哪篇课文,必须先裸读,反复地读,习惯于深层阅读,“一个好的语文老师是一个好的文章解读者”“好课的标准是问题设计须巧妙”[5]。在充分把握文章的基础上,思考如何给学生设置障碍,带着学生读,让学生一一破解,找到思考的乐趣,打开知识的大门。

其次,如此开发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语文思维训练课堂,是师生共同完成的。教师面对的学生从具体的存在变为个性化的存在,会实实在在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有惊喜也有意外,更有混沌之声。由此,教师还应熟练掌握以下几种能力:

宏观把控能力,对课堂的掌控得心应手。准确诊断能力,善于倾听学生的回答和问题,及时诊断出问题所在。灵活处理能力,能掌控在主问题上,不被学生带偏,灵活处理突发的各种状况。当然还需要及时总结等。

总之,教师有效运用语文教材,在教学中适当提高语文学习思维能力。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有效的,对学生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温儒敏.小学语文中的“诗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郅庭瑾.为思维而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5]肖培东.我就想浅浅的教语文[M].南京: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

[6]剑男.备课到底备什么[M].南京:长江文艺出版社,2019.

[7]安桂清.教材使用的研究视角与基本逻辑[J].课程·教材·教法,2019(6):69-74.

2018年漳州市市级课题本然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和“语文味”研究 ZPKTY18075。

猜你喜欢

语文思维统编教材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