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挑花方巾图案解析
2019-03-27陈思吉王宝升
陈思吉 王宝升
摘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桃花类别众多,方巾是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代表性女红制品。在现代化进程中,黄梅挑花文化逐渐消失,特别是当地有用挑花物品随葬的习俗,珍贵的挑花制品日渐稀少,对濒危的传统挑花作品进行及时搜集并进行深入研究迫在眉睫。文章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收集113幅挑花方巾图片,样本中大部分方巾为传统风格,少部分为现代风格,从造型结构、色彩运用和题材寓意三方面对典型样本方巾图案进行深入解析,明确其作为民俗艺术与所在地域文化的密切关联。研究方巾图案对于把握本真的黄梅挑花文化,以及实现其当代传承和价值转换提供借鉴。
关键词:黄梅挑花:方巾图案;民俗艺术;女红;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TS935.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7003( 2019) 09-0084-07
引用页码:091203
黃梅挑花是中国第一批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女红技艺,主要集中在湖北省黄梅县蔡山、新开、孔垅三个长江边缘的乡镇,该区域也是吴楚、南北文化聚集交汇之处,文化的融合造就了黄梅挑花艺术表现的多样性。黄梅挑花起源于宋末元初,发展成熟于明末清初,距今有800余年的历史[1]。挑花制品有近40种,大至被面、门帘、床单等家居用品,小至香袋、鞋垫,以妇女儿童的日常生活穿戴用品为多数,还有少部分男性所需的挑花制品,如褡裢、腰带、烟袋等。在种类繁多的挑花制品中,方巾的应用最为普遍,也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方巾也叫头巾,尺寸一般“两尺见方”(边长60 -70 cm),使用者以女性为主,主要用于走亲访友或干活遮阳揩汗,也可用于女性给男性配送盒饭的包装或者出门远行的行李包裹等。笔者深入走访当地挑花传人、挑花研究学者和收藏者,以及地方政府文化机关、文博单位等,收集到228幅挑花制品图片,其中包括113幅方巾图片。本文从图案造型结构、色彩运用和题材寓意三个方面,对黄梅挑花方巾(陶培峰收藏)进行分析。
1 方巾图案的造型结构
一条完整的黄梅挑花方巾主要由团花、边花、角花、填花和花边五个元素构成,如图1、图2所示。五个元素不一定同时出现在一条方巾中,但一般至少包括团花、边花、花边这三个元素,有些方巾中还会出现散花、盆花等其他花型元素。
1.1 团花
团花是方巾图案中细节最丰富、面积最大的区域,位于整个方巾的中心,因此团花也有中心花或主花之称,方巾的命名均是以团花来命名。团花造型多样,多数呈圆形或椭圆形,少数呈方形,常用旋转式、向心式、放射式、对角式等结构,形成圆中见方、方中见圆、方中见方及方圆相互嵌套的布局。团花图案有近40类,本文研究样本团花图案有17类,如图3所示。数量最多的为“福寿双桃”类方巾,如图4所示,占研究样本的31%。图4中的团花是典型的“方中见方”结构,图案最外侧上下左右为“佛手”和“桃子”两两搭配组合,团花最里侧是莲花,“佛手”谐音为“福寿”,因此得名“福寿双桃”,寓意福寿双全,祈福老人身体安康。
1.2 边花
边花是仅次于团花的第二大方巾图案构成要素,位于团花的四周,以上下和左右对称的形式出现。边花题材比较固定,与花边同侧的边花上下多为人物故事,左右多为动植物,此类方巾占研究样本的84%,这些人物故事一般为“七仙女…‘辕门斩子”“穆桂英挂帅”等。其主要原因是湖北黄梅是戏曲之乡,挑花绣娘长年累月受戏曲文化影响。为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所感所思,一般的图案构成方法已不能完全表达作者内心对美的感受,于是就根据个人的体验和感情,创造了这种情节性的图案形式[2]。也有四边均为动植物纹样的方巾,极少数四边均为人物故事。动植物边花在方巾中一般都呈上下或左右对称的关系,但人物故事边花在方巾中不讲究对称。挑花绣娘在保证人物情节圆满的基础上,会根据个人喜好增减人物个数和人物造型针数,尤其是“迎亲图”“状元游街”等这类人数比较多的边花,因此不同方巾的人物造型和人物个数不尽相同。
1.3 角花
方巾角花多呈三角形,是一种脱离团花、边花单独存在的角隅纹样,但它与团花在内容主题上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如笔者收集的一条“凤穿牡丹”系列的方巾(图5),在方巾四角均被绣娘挑上了“双喜”的角花,寓意男女双方喜结连理,与象征夫妻恩爱“凤穿牡丹”的团花相互呼应。同时,角花在方巾中结构多样,有对角相同、花边同侧相同,也有四角相同或各异,多数为向心状,极少数为离心状。挑花绣娘在方巾制作中对角花的使用并不频繁,在笔者收集的方巾中,含有角花的方巾只有6幅,仅占研究样本的5%。
1.4 填花
填花主要位于方巾空白多余的空间位置,但一定处于角花之内。为了让方巾视觉效果更加饱满,绣娘经常会在填花区域挑上自己的姓名或一些美好祝愿,如“富贵长春”“长生不老”“琴棋书画”等。
1.5 花边
花边位于团花的上下端,其主要功能是将方巾边缘粗糙线脚固定锁好,也称“锁边”,既使方巾边缘看起来整齐美观,又解决了布料裁剪后边缘粗糙的问题。
方巾图案在造型上有平面化和几何写意化等特点。首先,黄梅挑花的布料载体决定了图案平面化的特征。挑花绣娘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将立体空间事物转化为平面二维图形,例如“打骨牌”方巾(图6),绣娘将四人打骨牌的游戏场面进行解构重组,不仅生动地还原了骨牌游戏的场景,而且体现了当地人民娱乐休闲文化。其次,黄梅挑花的针法工艺决定了其图案具有几何写意的特征。黄梅挑花正面的基本图案元素呈“十”字,反面呈“一”字,也有正反面均为“十”字的双面挑,这与目前当地盛行的背面杂乱无章、呈现写实风格的十字绣有很大区别。基本“十”字单元纹样的组合排列就必然形成一种抽象、几何的写意风格,比起其他写实的平面民俗艺术更具当代生命力与转化力。
2 方巾图案的色彩运用
在現代化进程中,黄梅挑花方巾的功能和题材都在发生转变。传统挑花方巾是当地女性自给自足的生活实用品,目前这一功能已基本丧失,逐渐衍变成产用分离的收藏品、工艺礼品、装饰品或宗教场所用品。在题材上出现了能够满足当代社会精神需求的佛教元素,如图11、图12展示的壁挂虽然与传统方巾尺寸大体相当,但在功能和题材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佛教题材的当代流行,一方面是由于黄梅挑花艺术地处佛教圣地黄梅,深受其禅宗文化影响,另一方面也跟社会大转型时代精神信仰缺失的民众希望通过物化的宗教元素承载自己的精神寄托不无关联。
4 结语
黄梅挑花方巾图案的造型结构、色彩运用及题材寓意都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征和作为民俗艺术的典型特点,其图案造型构成严谨饱满,不同布局分区的题材选择也形成固定程式。图案色彩丰富多样,注重冷暖搭配、深浅对比,在用色顺序和偏好上都有可遵循的原则,同时受到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图案题材寓意体现了普通民众美好的精神诉求和时代风貌,同时题材内容的表达上又有民俗艺术的纯粹质朴和不拘一格。在当今社会大转型时代,黄梅挑花在艺术表现方式和功用方面都发生了演变,这种客观现象的好坏、优劣值得持续探讨关注。本文对于传统黄梅挑花方巾图案的深入研究,对于正确把握濒临灭绝的黄梅挑花技艺精髓、通过设计创新实现其当代传承发展和价值转换也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潘百佳.湖北最美:黄梅挑花[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6.
PAN Baijia. The Most Beautiful Huangmei Cross: Stitch inHubei Province[M]. Wuhan: Hubei Fine Arts Press,2016.
[2]张宜书.黄梅挑花艺术特色分析[J].装饰,2004(5):61.
ZHANG Yishu. Analysis of artistic feature of crossstitchedyellow plum pattem[J].ZHUANGSHI, 2004(5):61.
[3]刘畅,黄梅挑花图案的艺术特征标注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7.
LIU Chang. Artistic Characteristic Annotation of HuangmeiCross-Stitch Pattem and Its Application Label[ D]. Wuhan: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2017.
[4]田云飞.“楚人尚赤”背后的楚艺术色彩观[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24-127.
TIAN Yunfei. The View of Chu Art Color Behind“ChuPeople Stick to Chi" [ M]. Beijing: China Science andTechnology Press, 2012: 124-127.
[5]赵静.黄梅挑花艺术特色解析[J].丝绸,2014,51(1):70-74.
ZHAO Jing. The analysis of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Huangmei cross-stitch[J].Journal of Silk, 2014, 51(1):70-74.
[6]陈志杰,卢川.黄梅挑花的楚文化意蕴[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70-74.
CHEN Zhijie, LU Chuan. Chu culture connotation inHuangmei cross-stitch work [J]. JoLunal of YunyangTeachers College, 2012(1):70-74.
[7]黄梅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挑花[M].武汉:长江出版社,2008.
Huangmei Coum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Center. The First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Huangmei Cross-Stitch[M]. Wuhan: Changjiang Press,2008.
[8]徐静沂,詹乐.浅析楚文化:楚人独特的崇凤心理和信仰特征[J].文艺生活,2012(6):224.
XU Jingyi, ZHAN Le.A brief analysis of chu culture: theunique psychological and belie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upeople in respect of phoenix[J]. Literature Life,2012(6):224.
[9]张国清.龙图腾崇拜与中华民族的融合[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58-60.
ZHANG Guoqing. Dragon totemism&harmony of Chinesepeoples [J]. Journal of Cangzhou Teachers' College, 2005(1):58-60.
[10]方园.论湖北黄梅挑花艺术[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2-5.
FANG Yuan. Hubei Huangmei cross-stitch an theory[J].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