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胸外科手术病人预后价值分析

2019-03-27汪锦幸叶京英吴薇薇

健康大视野 2019年5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

汪锦幸 叶京英 吴薇薇

【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胸外科住院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我科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中焦虑、 抑郁、 强迫、 恐惧、 躯体化评分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 <0.05);观察组患者监护时间、拔管时间、下地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临床相关指标及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胸外科手术患者;情绪障碍;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5--01

心理护理泛指在某项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将心理学常识与护理学操作有机结合,通过科学性语言与针对性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患者心境,以此来达到护理预期的心理状态,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目前在临床已广泛应用。有研究指出[1],在胸外科手术过程中实施合理的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改善临床相关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本研究对10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共收治开胸手术患者100例。100例患者中全肺切除术5例,肺段与肺叶切除术31例,气胸患者34例,食管癌根治术30例。将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0例患者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21~68岁,平均(49.42±2.54)岁。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5~70岁,平均(51.34±3.62)岁;两组患者在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护理前瞻性心理干预研究已在医学伦理部门备案,且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身心疾病史、病危或意识模糊无法完成调查、有精神病史。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即病床安排与指导、介绍床位医师和责任护士、术前检查与准备、术前宣教、静脉输液、并发症预防与床边护理等基础护理。

1.2.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心理护理干预。①主动与患者沟通,建立信息桥梁,耐心倾听患者内心想法与家属陈述,对患者进行初次心理评估,了解其性格与潜在心理问题,以采取相应的沟通与干预方案;向患者讲解疾病情况,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疑惑,消除其陌生感,对护理人员建立最基础的信任感,提高治疗护理的依从性。②观察患者近期的心境与情绪改变,分析可能影响其情绪的因素,用乐观、鼓励与巧妙的语言采用安慰与鼓励、心理疏导、转移注意力法、放松疗法与语言沟通帮助等方式及时纠正患者的不良情绪,重点是有预见性的,即在发生前兆时即予以干预,使其保持积极态度迎接治疗,树立康复的信心。③根据患者精神面貌与文化程度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与个体宣教,向患者讲述心理因素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远期影响,组织病友交流经验,坚定其治疗决心。④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讲座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讲解家庭护理的核心措施,并嘱咐其监督患者在家中的日常行为,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就诊。

1.3 评价指标:①比较两组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评分。SCL-90包括焦虑、抑郁、强迫、 恐惧、 敌对、 躯体化、 人际关系、 精神病性与偏执等9项心理因子,共90个项目,每项1 ~5 分,分数越高表示该项心理问题越严重, 以2分为心理症状阳性分界点。 认知与情绪障碍由简易精神状态量表SCL-90共同测定,以短时记忆、计算与理解能力较差为认知障碍,SCL-90中9项心理因子2分以上为情绪障碍。②. 相关临床指标包括监护时间、拔管时间、下地时间与住院时间等,并计算并发症发生率;③. 用QOL评分量表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表测定来测试患者的生活质量。④.护理满意度采用50分制量化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研,≥40分归为非常满意,30~39分归为比较满意,20~29分归为略表不满,<20分归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人数)/总人数X100%。

2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心理症状与相关临床指标及QOL评分比较采用t 检验,家属满意度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SCL-90评分比较 见表1。

3.2 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与并发症情况比较(见表2)。实验组患者监护时间、拔管时间、下地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 < 0.05)。

3.3 两组患者的QOL评分情况比较(见表3),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QOL评分为(95.6 ±11.3 )分,而观察组患者的QOL评分为(199.6±22.3 )分,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明显,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4 护理满意度采用50分制量化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研,≥40分归为非常满意,30~39分归为比较满意,20~29分归为略表不满,<20分归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人数)/总人数X100%。具体见表4 。

4 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模式也随之转变, 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从生物学角度逐渐扩展至心理与社会功能状态,使得心理与精神健康纳入科学与全面的机体健康范畴,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应运而生[2]。 心理因素對疾病的发展与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促进疾病恢复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与预防措施,提示人们现代医学不再局限于药物和手术治疗,适当的心理治疗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对疾病预后有积极作用[3]。有研究指出,心理因素在患者围术期发挥重要作用,因绝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本身不了解,会考虑手术对身体造成何种程度的影响、是否出现不良事件、 术后劳动能力丧失情况等问题,在术前均可表现出焦虑、 抑郁情绪, 甚至抵触治疗,术前强烈的紧张、恐惧情绪会影响心率、血压水平,给手术和麻醉带来困难,故而对手术患者施以心理干预势在必行[4]。 心理治疗多由护理人员进行,传统的护理操作比较机械化,忽略患者心理状态或未在正确时间点进行心理干预,而心理护理是针对以上问题而制定的护理操作模式, 通过有效的沟通、知识普及、心理疏导、 集体参与、 家属陪同等措施积极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 对手术的开展与恢复意义重大。 胸外科手术是外科手术的重要分支,心理干预亦起到积极的临床作用[5,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SCL-90中焦虑、抑郁、强迫、 恐惧、 躯体化评分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 );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与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对胸外科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较好,并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王忠芬.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2):217-218.

李海燕.个性化护理在胸外科术后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8):3012-3013.

孟亚熙.人性化护理对胸外科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河北医药,2015,37(5):794-795.

郑书芹.心理护理在胸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4):2926-2928.

王晓京.胸外科老年肿瘤患者的护理认知现状与整体护理措施[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4,36(4):149-151.

心理护理对胸外科住院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7):17142.

猜你喜欢

心理护理干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