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护理模式对肺炎患儿的影响

2019-03-27吕目维

健康大视野 2019年5期
关键词:肺炎患儿

吕目维

【摘 要】:为了了解肺炎患儿采取整体护理模式的效果,本文选择本医院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肺炎患儿,将其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种类型。其中对照组依照常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采用整体护理方法。最后采用SF-36量表对两组患儿生存质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干预后肺炎患儿在情感职能、活力、总体健康维度、生理职能等维度评分实验组明显高于干预对照组。

【关键词】:整体护理模式;肺炎;患儿

【中图分类号】R2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5--02

前言:肺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为下呼吸道疾病,儿童肺炎常发于冬春季节,轻度肺炎对幼儿正常生活具有不利影响,严重的可危及幼儿生命健康安全,如肺炎并发心理衰竭、呼吸衰竭等。在幼儿肺炎治疗期间,有效的护理对最终治疗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肺炎患儿治疗过程中,对整体护理模式的应用及最终效果进行适当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

随机选择2016年05月到2018年05月本医院治疗的100例肺炎患儿进行分析,依据数字表格的方法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其中对照组肺炎患儿为50例,年龄在1.4±1.25岁;实验组肺炎患儿为50例,年龄在4.5±1.21岁。

2 方法

在具体实验过程中,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整体护理模式[1]。整体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护理模式。在临床实践应用过程中,首先,针对肺炎患儿年龄小、耐受性差的特点,在整体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安抚患病幼儿,并通过与患病幼儿监护人员沟通,避免其监护人员负面情绪影响患病幼儿情绪;其次,对于一岁以下的患病幼儿,极易产生发热情况。而在整体护理模式中发热干预,主要采取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的方式,降低由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再次,在实际护理过程中,除了保证整体病房空气流通、清洁之外,还需要采取雾化的方式,对患病幼儿呼吸系统进行干预治疗;最后,对于1岁以下母乳喂养的患病幼儿,需要适当缩短母乳喂养时长;而对于一岁以上幼儿,则需要控制生冷食物或者过度油腻食物的摄入。

二 结果与讨论

1 效果评价

通过上述10天实验,发现实验组患病幼儿均达到预定的护理标准,护理程度终止,患病幼儿康复。随后利用SF-36生存质量评分表,得出干预后对照组患肺炎幼儿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总体健康评分分别为72.5、42.6、55.9、38.7;而实验组患肺炎幼儿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总体健康评分分别为85.5、56.9、80.5、65.8。干预后实验组患病幼儿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患病幼儿指标。

2 结果反馈

首先,在对患肺炎幼儿临床护理过程中,由于经济条件、患病幼儿监护人员就业素质等因素,极易导致患肺炎且幼儿病情加重。因此为了降低患肺炎病幼儿患病数量,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应加大对冬季、初春季节幼儿护理工作的重视。同时要求幼儿监护人员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并鼓励患病幼儿每天开展户外运动,提高抵抗力[2]。

其次,不良生活卫生习惯、气候急剧变化、不良饮食习惯等为幼儿肺炎反复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采取在肺炎护理中采取整体干预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与患病幼儿监护人员沟通,可以促使患病幼儿监护人员对肺炎治疗与护理有一个基础的认知,并提高其在天气温度变化、环境交叉污染、饮食等方面的重视。如在家庭防疫过程中,护理人员也可以与幼儿监护人员沟通,要求其依据气候变化,以幼儿手足温暖且无出汗为原则进行幼儿衣物添加或去除。特别是在流行性肺炎多发时期,限制幼儿外出。同时要求幼儿监护人员在家庭居住环境中定期通风、消毒,降低细菌密度。通过主动预防,可有效降低幼儿肺炎反复发生。

最后,通過对干预后对照组、实验组患肺炎幼儿生存质量评分分析,得出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实验组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这主要是由于在整体护理干预模式运行中,将饮食管理、家庭管理均纳入了整体疾病防治流程。通过合理搭配,可在保证患病幼儿充足营养供应的同时,避免刺激性食物加剧疾病危害。而通过定期户外活动及空气消毒处理,也可以促使患肺炎幼儿机体始终维持良好状态,促使其机体致病因子抗侵袭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患肺炎幼儿复发率、生理职能状态、精神活力方面,实验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主要是由于通过生活质量的控制,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定期检测患肺炎幼儿护理频率,并第一时间清除分泌物。结合雾化面罩吸氧管理,可以促使患肺炎病幼儿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降低分泌物误吸导致窒息情况的发生频率。

此外,在整体护理模式下,主要采用物理管理方法,降低了药物治疗频率。同时静脉输液治疗模式的强化护理,也有效的避免了静脉输液阶段皮下渗血、针头脱落等问题导致的不良风险[3]。

总结:

综上所述,在对患肺炎病幼儿临床治疗期间,采取整体临床护理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因此,在实际肺炎患儿临床治疗期间,可优先选择整体护理方式。通过清理呼吸道、气体交换干预、发热干预、饮食干预及环境干预等一体化干预流程设置,可有效发现患病幼儿潜在问题,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加快患病幼儿康复速度。

参考文献

何伟玲, 苏贞, 黄丽娟. 整体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7(12):140-142.

王新会. 责任制整体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 2017, 26(14):2683-2684.

龚春阳. 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效果、肺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2):236-237.

猜你喜欢

肺炎患儿
Metabolomics and network pharmacology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the Jiawei Yangshen pill in treatment of cyclophosphamide-induced dyszoospermia in mice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别让吸入性肺炎伤害到您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维生素D或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认识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357例恶性肿瘤患儿营养状况调查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