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梗患者康复的影响

2019-03-27杜永玲郭英

健康大视野 2019年5期
关键词:急性心梗综合护理老年

杜永玲 郭英

【摘 要】: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梗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老年急性心梗患者34例展开试验。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急性心梗患者康复,从对症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四个方面入手加强护理,使患者就医情绪明显得到改善,术后不良事件概率明显降低,建议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老年;急性心梗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5--01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患病几率也在逐年提升[1]。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劳累过度、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寒冷刺激、吸烟饮酒[2]。急性心梗发作时常伴有突然的剧烈疼痛,伴随恶心、呕吐、发热、神智不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压、休克等症状,死亡率极高[3]。而老年人由于各项身体机能逐年下降,在发生急性心梗时易于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4],影响患者依从性和医疗效果。综合护理干预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根据护理诊断,制定干预计划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的一种护理理念[5]。因此针对老年急性心梗患者,在救护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提升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老年急性心梗患者34例展开试验,旨在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梗患者康复的影响。

1 样本与方法

1.1 样本来源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老年急性心梗患者34例展开试验,按照随机数法均分为试驗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7例患者,其中11例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为62至79岁,平均年龄67.4岁,下壁、前壁、前间壁及正后壁梗死分别为6、5、4、2例;对照组17例患者,其中9例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为61至83岁,平均年龄68.2岁,下壁、前壁、前间壁及正后壁梗死分别为6、6、3、2例。本试验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且与患者及其家属已签订知情责任书。

1.2 具体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心内科护理,详细记录患者血压、心率、体温等基本体征,为患者提供舒适清洁的医疗环境,按时提醒患者服用药物。

试验组在实施常规心内科护理的基础上,配合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一是对症护理。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基本生命体征情况,补充血容量,预防心绞痛、心脏衰竭、心脏超负荷等情况;若出现较大波动,如心律失常需要立即服用利多卡因。对于心前区疼痛患者,应服用止痛药,抑或利用溶栓治疗缓解疼痛。

二是基础护理。建议并督促监督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两周及以上,待生命体征稳定、病情有所好转后配合以少量坐起和下床走动。患者住院一周内,大小便应卧床解决,待病情稳定后可以使用便桶或便盆,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保证患者大便通畅,不可用力。

三是心理护理。老年急性心梗病发突然且伴随巨大疼痛,容易产生心理恐慌,造成患者对用药和医疗的排斥心理,降低患者的依从性,影响手术效果。因此,通过讲解手术过程及过程中可能遇见的状况,缓解患者心理恐惧;通过向患者介绍医护人员,增加医患之间的密切程度;通过播放轻缓音乐、讲笑话、唱歌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对患者及其家属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专业的解答,增强医患间信任度。

四是康复训练。心梗手术是患者面临的一道“鬼门关”,身为医护人员不仅要尽力保证手术安全,手术之后亦不能掉以轻心。要定时对患者身体体征进行测量、记录;询问患者感受;注意患者保暖和营养摄入。安排专护人员,实行一对一护理;保证电话24小时有人接听、回馈;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要及时给予专业、耐心的解答。防止出现术后病情反复的状况。

1.3 指标设定

一方面分别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前后,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与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大于50即表明患者存在抑郁和焦虑情绪,评分越高不良情绪越严重。

另一方面,统计术后患者心梗、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

1.4 统计方式

文章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当P<0.05具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试验组和对照组SAS、SDS比较

试验组和对照组SAS、SDS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前后统计结果如表1。由表1可知,护理前,两组患者均存在相似程度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护理后,试验组SAS、SDS较护理前均显著下降;试验组SAS、SDS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SAS、SDS均低于50,说明患者不存在抑郁和焦虑情绪。

2.2 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

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如表2。由表2可知,观察组除心力衰竭外,心绞痛、心梗、心律失常发生概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3 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急性心梗患者康复,从对症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康复训练四个方面入手加强护理,使患者就医情绪明显得到改善,术后不良事件概率明显降低,建议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王维.心脏康复综合护理在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08):48-50.

杨远玲.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梗患者康复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05):163-164.

刘海霞,李丽霞.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梗患者的预后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2):61.

马天花,张玥玮,王静,秦萌萌,耿超.对接受重症监护的心梗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9):109-110.

董芳.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梗患者的预后影响[J].黑龙江医药,2015,28(04):999-1001.

猜你喜欢

急性心梗综合护理老年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