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呼吸道感染采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的临床药动学分析

2019-03-27刘艳南怀忠

健康大视野 2019年5期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

刘艳 南怀忠

【摘 要】目的:研究下呼吸道感染采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的临床药动学特征。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法抽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1月收治的7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研究组,各38例。常规组使用复方甘草合剂与红霉素胶囊或克拉霉素治疗,研究组使用复方甘草合剂、红霉素胶囊与二代头孢抗菌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疗效97.36%与常规组89.47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中耐药率由高到低是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不同的病原菌对同一类药物的耐药率有一定的差异。结论: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临床药动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5-0-01

随着抗菌药物的普遍使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菌出现得越来越多[1],因此,在治疗时要对抗菌药物的临床药动学特征进行分析,以便于合理用药。为研究下呼吸道感染采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的临床药动学特征,以本院2016年5月-2018年1月收治的7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现将具体情况作如下介绍: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应用数字随机法抽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1月门诊收治的7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38例,研究组38例。常规组患者中有男18例,女20例;年龄为19~80岁,平均(52.42±1.41)岁;病状为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社区获得性肺炎、胸膜炎、社区获得性肺炎伴有胸膜炎以及其他的有13例、8例、7例、5例、3例、2例。研究组患者中有男19例,女19例;年龄为20~80岁,平均(52.55±1.46)岁;病状为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社区获得性肺炎、胸膜炎、社区获得性肺炎伴有胸膜炎以及其他的有14例、8例、6例、6例、2例、2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下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且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②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③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①排除患有精神疾病或意识不清醒者;②有严重的心脏疾病与肝肾疾病的患者;③排除对药物存在过敏的患者。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可实施对比。

1.2 方法

常规组使用复方甘草合剂+红霉素胶囊治疗,剂量为每次250mg,每日服用3次;对肺部有病灶及病程大于15d的患者,使用复方甘草合剂+克拉霉素治疗,剂量为每次250mg,每日服用3次。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二代头孢抗菌药物(头孢呋辛)治疗,剂量为每次250mg,每日服用3次。在治疗中根据患者的症状及病情恢复情况选择适合的疗程。

1.3 观察指标

以我国卫生计生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抗菌药物疗效标准评判,以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评判。

1.4 数据统计分析

本文数据以SPSS19.0处理,[例(%)]为计数资料,χ2检验;()为计量资料,t检验,有差异时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疗效

由表2可知,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2 比较不同的病原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常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36.58%、38.68%、24.74%,对罗红霉素的耐药率为22.17%、38.56%、12.87%,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为18.67%、38.57%、0.00%。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中耐药率最高的是红霉素,其次是罗红霉素,再者是阿奇霉素,不同的病原菌对同一类药物的耐药率有一定的差异。

3 讨论

研究发现,内科门诊中患者最常患的是下呼吸道感染。其感染的病原菌有流感嗜血菌、衣原体、支原体等,在治疗上,通常使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其对这类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2]。红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典型代表药物,其有不溶于水的特点,在酸性环境中容易分解,胃肠道反应较多同时生物利用率较低,而制成肠溶片则会影响其生物利用率[3]。第二代的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代表有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与第一代有所区别,其改变了生物利用率低、易分解于酸性物质的特点,利于胃肠道吸收,降低了其毒副作用,且其抗菌活性强于第一代。本研究中,对第一代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红霉素与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罗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性进行比较,发现耐药率最高的是红霉素,其次是罗红霉素、阿奇霉素,而在疗效上,研究患者疗效97.36%与常规组89.47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见,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在耐药率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其疗效较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综上,下呼吸道感染采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病情,建议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王雅丽,李月灵,张倩倩,刘佳.呼吸道感染患儿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21):3345-3348

武文娟,张国俊.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在支气管扩张症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0):1513-1516.

孙非,侯杰,密芳,郭辉,苏长英.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药动学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2):2688-2690.

猜你喜欢

下呼吸道感染
不同抗菌药物方案治疗成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新生儿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临床分析
不同起始负荷剂量治疗中重度革兰阳性菌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环境相关性研究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下呼吸道感染纤支镜灌洗吸痰术护理观察
克拉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299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