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适度规模畜禽养殖对生态农业建设和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的影响

2019-03-27谭德俊陈潇飞朱云芬

湖北畜牧兽医 2019年2期
关键词:生态农业

谭德俊 陈潇飞 朱云芬

摘要:随着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畜禽养殖成为当下主流养殖模式和畜禽产品主供渠道的同时,乡村畜禽养殖正随着市场挤压、利润缩水、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等因素的制约而成逐年衰减之势。在各项惠农政策的齐力援助之下,乡村畜禽养殖也无法抵抗资本市场的运作变化,在持续亏损和三年养殖两年亏的情况下,大多数农村养殖户逐渐退出了养殖行业。他们的全面退出将对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和生态农业建设产生不利影响,应积极探索破解之策,对乡村适度规模畜禽养殖的条件、饲养规模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乡村适度规模畜禽养殖对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的意义、作用及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旨在助力乡村畜禽健康养殖,振兴和谐乡村,充分发挥乡村小规模养殖在生态农业建设和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中的作用。

关键词:乡村畜禽养殖;动物性食品安全;生态农业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9)02-0037-03

我国是农业大国,传统的种养模式已经传承了上千年的历史,俗话说:“猪、粮足,天下安。”这说明了畜禽养殖业及其产品对国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曾经的乡村养殖业是人民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但近10~20年内,由于受畜禽价格起伏,利润缩水,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疫病风险、结构制约等因素影响,呈现乡村畜禽养殖业的急速衰退之势[1],现在许多农户已经放弃养殖业(牛、羊饲养几乎消失,猪、鸡饲养量半数下降)。自食肉蛋多为购买,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无法保障。养殖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大多也已空栏或仅是象征性养殖以争取支持和项目,无力壮大乡村养殖业。随着农村养殖业的衰退导致农副产品和饲草资源浪费,农业初级产品销售和产品附加值降低,种植业收入减少;又因农家肥的供应减少和人工使用成本上升,导致化肥大量使用,造成农产品质量下降和土壤板结,严重影响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发展、支持、帮助乡村适度规模养殖和小规模畜禽养殖或可成为破解之策。

1 乡村适度规模畜禽养殖的条件选择

(1)乡村适度规模养殖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畜禽养殖要因地理环境来确定养殖品种,如草场、草坡资源丰富的地区可发展牛羊养殖, 农田、粮食、农副产品多的地方可发展生猪养殖,山林、山坡资源丰富的地方可发展林下养鸡,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可发展鸭鹅养殖。

(2)乡村适度规模养殖要因区域制宜。发展乡村畜禽养殖要根据区域结构、养殖习惯、生活习性、发展规划、承载能力、销售市场等来确定养殖规模和品种。如产粮区多发展粮食转换型畜禽品种如猪和鸡,山区、牧区多发展节粮型草食畜如牛和羊。还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规划、承载能力、销售渠道等来确定养殖的数量和品种,这样才能形成大的产业格局,有利于提升畜禽产品的区域竞争力。

(3)乡村适度规模畜禽养殖要因人制宜。要根据不同人群的技术特长、资金来源、兴趣爱好等来发展畜禽养殖,要鼓励扎根乡村、懂畜禽養殖技术的乡村兽医、专业院校毕业生、知识青年、有经验的养畜户来发展适度规模畜禽养殖,并为他们提供资金、项目支持,进行技术、风险防范、产品加工、营销策略、市场分析等培训,让他们成为乡村发展畜禽适度规模养殖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

(4)乡村适度规模畜禽养殖要因市场制宜。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不断调整养殖数量和品种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要打造能够占领市场和引领市场的畜禽肉、蛋、奶优质产品,不断加大乡村有机绿色畜禽肉产品的开发和发展定位,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满足人民对健康生活的物质需求。

2 乡村适度规模畜禽养殖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规模

乡村适度规模畜禽养殖要综合以上各种因素,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发展。不能盲目跟风发展,要有长远规划打算和理性发展;不能一味求大,要严防资金断裂、疫病暴发、市场崩溃等不可预测的风险,最好采取滚雪球式的方式逐步发展壮大;要有产品开发意识、品牌意识、营销意识,不断提高畜禽产品的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乡村适度规模畜禽养殖建议饲养规模:猪,100~500头;鸡,1 000~5 000只;肉羊,100~200只;肉牛,20~50头。以上饲养数量仅供各养殖户根据自身实际参考发展。

3 乡村适度规模畜禽养殖对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意义

乡村适度规模畜禽养殖可利用农村丰富的饲料资源和良好的环境资源,满足畜禽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适应畜禽的生物学特性,减少药物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提高畜禽肉产品质量。满足乡村居民生活畜禽肉产品的自给自足,减少生鲜肉、冷冻肉和低劣畜禽肉产品涌入乡村市场,确保了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

4 乡村适度规模畜禽养殖对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的作用

(1)乡村适度规模畜禽养殖可利用饲料品种多,营养全面,提高了畜禽产品质量。乡村田野、荒坡、林地可供畜禽采食的饲料、饲草资源丰富,其中猪、牛、羊、鸡可利用的优质饲料、饲草和农副产品主要有玉米、高粱、小麦、黄豆、杂豆、红薯、马铃薯、南瓜、红薯藤、黄豆叶、 甘蓝、萝卜菜、油菜、红三叶、构树叶、聚合草、农作物秸秆、酒糟、豆渣、淀粉渣等,还有大量可供牛羊采食的各种野生禾本科、豆科、蔷薇科、菊科等牧草。畜禽采食品种多样的饲料和饲草,满足了畜禽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提高了畜禽产品的质量,保障了畜禽产品营养多元、自然绿色的特性。

(2)乡村适度规模畜禽养殖自然环境好,提升了畜禽产品品质。乡村畜禽养殖多远离城镇,饲养区域植被茂密、水源清洁、空气清新、土壤净化,受工业污染小,避免了畜禽生长受外界环境的污染。乡村土地相对廉价,畜禽饲养密度适宜,避免了大规模、集约化的高密度养殖[2],增强了畜禽福利,减轻了畜禽应激,避免了交叉、反复感染风险。

(3)乡村适度规模畜禽养殖药物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少,药物残留少,可适当延长饲喂周期,增加营养沉积,提升畜禽产品品质。乡村适度规模畜禽养殖一般在饲养前期使用一些饲料添加剂促进生长和添加药物预防幼畜疾病,后期多不用药物和饲料添加剂(牛羊全程饲养不使用饲料添加剂和添加药物预防),减少了畜禽上市时的药物残留,也减少了长期添加药物导致微生物耐药菌株的大量产生,避免了感染耐药菌株的风险。

(4)乡村适度规模畜禽养殖可以保证畜禽肉产品供应的多样性和多渠道。由于不同乡村的水土环境和饲料原料各不相同,所生产的畜禽肉产品具有营养多样性的特性,能够尽量满足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乡村适度规模养殖可以避免供应市场的单一性和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影响面广的问题。

(5)乡村适度规模畜禽养殖满足了乡村居民自食动物性食品的需求,减少了生鲜肉经长期冷冻仓储、长途运输、中转等导致的畜禽肉产品品质下降和交叉污染风险,也避免了低劣变质动物性食品流向经济薄弱的农村市场,确保了乡村动物性食品的质量安全。同时每年也可向城市提供大量优质的畜禽肉产品。

5 乡村适度规模畜禽养殖对生态农业的意义

乡村畜牧业是传统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生态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下,畜牧业仍是实现生态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乡村适度规模畜禽养殖对于充分利用农村资源,改善农副产品质量,减少化肥的大量使用,缓解土壤板结等可起到积极作用;可以充分调动乡村人力资源的积极性,扩大就业,合理利用农村闲置资源,提高资源转化率;可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牧业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进入良性循环,加快生态农业建设。

6 乡村适度规模畜禽养殖对生态农业建设的作用

(1)乡村适度规模畜禽养殖可提高农副产品和野生饲草资源的利用率,增加農业经济效益。畜禽养殖可充分利用农业生产中的农副产品和转化农业初级产品,让一些廉价或者不能直接被人利用的农副产品被牲畜利用而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减少农副产业废弃物的处理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

(2)乡村适度规模畜禽养殖所产生的粪尿、厩肥通过发酵腐熟处理,作为有机肥还田、还林,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2]。减少化肥大量使用对土壤和粮食安全的影响,减少农业生产中肥料的经济支出。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3],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作物质量安全。

(3)乡村适度规模畜禽养殖可以有效利用乡村资源。乡村畜禽养殖可以让乡村闲置的荒山、荒坡和贫瘠的土地改良种草养畜,提高土地、林地资源利用率;可以让乡村闲置的劳动力转移到养殖业上,以事促人,调动人力资源积极性;乡村适度规模畜禽养殖可以让传承千年的畜禽养殖技术、养殖经验和种、养文化得以传承发扬[2],增强乡村活力和生机。

(4)乡村适度规模畜禽养殖可以保持畜禽品种资源的多样性,助力生态高效农业发展。乡村适度规模畜禽养殖保留了大量的畜禽种质资源,对于发展特色养殖、杂交优势利用、保种选育等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拓宽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和渠道,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潜力。

(5)乡村适度规模畜禽养殖可以助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拉伸产业链条[4],实现由农业产品向农副产品加工业到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等方向的多方面发展,避免初级产品的廉价销售;减少农副产品流通运输环节,实现就地消化利用,增加农业收入;农副产品和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又可以反推生态农业的良性发展。

(6)乡村适度规模畜禽养殖可以避免大规模、集约化养殖粪污对环境的压力[1],减少粪污处理、加工、运输中转等环节,减少粪污处理成本,可以实现粪污点对点的处理利用[5],实现资源的合理均衡利用,有利于生态农业建设。

7 反思

乡村畜禽养殖业的全面衰退也许只是我们诸多传统产业萎缩的缩影,如何在调整结构的大潮中,改变思路、模式,促进传统产业和乡村畜牧业健康良性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生态农业建设和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才有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 瑶,王树进.我国畜禽集约化养殖环境压力及国外环境治理的启示[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治理,2014,23(6):862-867.

[2] 魏秀芬,王宗晨.种养结合治理畜禽粪污的对策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2):4-7.

[3] 黄琼君.基于资源循环利用的种养生态工程发展对策[J].农业工程,2018.8,8(7):59-60.

[4] 谭 莹,李大胜.生猪的规模化养殖与环境保护:困境及选择——基于美国生猪产业养殖经验[J].中国农学通报,2010(13):20-22.

[5] 蒋建军.畜禽养殖中的环境保护与对策[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8,38(9):60-62.

猜你喜欢

生态农业
长沙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互联网+”生态农业新模式分析
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分析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
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保障的现状及完善
生态文明视野下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京郊建成70家生态农业园
四川省生态农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两岸农企共谋海南昌江生态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