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
2019-03-27刘春梅
刘春梅
摘要:对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其诊断方法,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仔猪;腹泻;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9)02-0013-02
哺乳仔猪腹泻原因是相当复杂的,是以腹泻为临床表现的综合征侯群。其发病率和致死率随致病因素不同和饲养管理水平高低差别很大,对仔猪生产影响也很大。随着养猪业产业化、集约化和工厂化的发展,仔猪腹泻病对养猪业的危害日趋严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综合防治措施,现报道如下,供参考。
1 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分析
1.1 病原微生物及原虫的感染
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猪瘟病毒等感染引起的腹泻。
1.2 恶劣的环境和气候
①温度调控不当。分娩舍及保温箱温度过低,温度不均匀。②湿度过大。分娩舍地面积水、潮湿,尤其是阴雨季节更甚。③贼风侵入。④气候突变。⑤产房不卫生、空气污浊。⑥消毒不彻底。
1.3 母猪管理不当
(1)产仔前:①配种时母猪过肥过瘦。②怀孕期间营养和管理不当。③怀孕期间母猪患病。④怀孕期间用药不当。⑤母猪进产房前清洗消毒不彻底,尤其是乳房和会阴部。
(2)产仔后:①母猪有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等,造成泌乳不足或停乳。②母猪营养及饲养不当,致使乳汁过稀或过浓。③母猪饲料营养成分突变导致乳汁营养成分突变。④母猪的乳房不清洁。
1.4 仔猪饲养管理不善
①没有吃初乳或没有及时吃初乳。②哺乳不足或过多。③仔猪低血糖。如仔猪出生时营养不足、血糖低。④仔猪贫血。仔猪出生后没有及时补铁造成缺铁性贫血。⑤补料不当。没有及时补料,乳猪开食料品质不佳,乳猪料不卫生或频繁换料。
总之,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很多,往往是几种原因综合作用,因此要用全面、系统、动态、联系的思想去分析,再根据情况找到问题的关键,才能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2 哺乳仔猪腹泻的临床诊断
应根据腹泻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列出引起腹泻的原因,仔细检查本场或本圈的情况,在排除非传染性因素后再考虑传染性因素。如是否存在环境、母猪饲养管理、仔猪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原因等。有些传染病除有腹泻症状外,还会有其他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可据此进行区分。同时,可仔细检查本猪群实际执行的免疫程序,看是否存在初生仔猪因没有母源抗体而发病的情况。
对于以腹泻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初诊主要看以下依据。
2.1 根据发病日龄和生产工艺
(1)各种年龄的猪都发生腹泻,且发生于冬春季节,传播快,日龄越小的猪越严重,同时有呕吐症状时应考虑为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
(2)以哺乳仔猪为主的传染性腹泻,应考虑仔猪黄、白痢,轮状病毒性肠炎。
(3)如果发生在20日龄至断奶阶段的仔猪腹泻,考虑大肠杆菌的同时,还要考虑轮状病毒。
2.2 根据粪便的颜色
粪便颜色红色为仔猪红痢,黄色为黄痢,白色为白痢,奶油样怀疑球虫病等。
2.3 一些快速简单的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快速诊断
(1)粪便pH的测定。粪便为酸性,可能是病毒性腹泻,碱性可能是细菌性腹泻。
(2)肠黏膜切片或涂片染色镜检,黄白痢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红痢为革兰氏阳性菌,球虫性腹泻则附有大量球虫卵囊。
(3)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
3 预防措施
3.1 针对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区别对待
不可控因素应考虑如何弥补,可控因素要尽可能避免。
(1)注意初生仔猪的保温,产房特别是仔猪的活动场所要干燥。
(2)防止贼风侵入,气候突变时一定要注意护理,如果仔猪会吃料饮水,可口服强力拜固舒。
(3)母猪进产房前彻底清洗,用高效低毒消毒劑(杀特灵、瑞星速溶粉、喷雾灵或高锰酸钾)进行2~3次体表消毒,特别注意乳房和会阴部的消毒。母猪进产房前,应对产房进行彻底消毒。
3.2 加强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
(1)搞好怀孕母猪的营养调控,提高仔猪初生重和生命活力。
(2)搞好产后母猪的营养调控,保持乳汁的营养合理和相对稳定性。
(3)防止母猪乳房炎、子宫炎和无乳综合征等。
(4)保证每头仔猪出生2 h内吃到初乳。
(5)仔猪出生后尽快擦干羊水,防止低血糖引起的腹泻。
(6)仔猪出生后2~3 d补铁,防止贫血引起的腹泻。
(7)仔猪出生7 d补给优质乳猪料,保证20日龄前学会吃料,要少吃多餐,保证料的新鲜,不要频繁换料;7~10日龄补料或直接补给微生态制剂(如益菌多),以后每隔7 d再补1 d。
4 治疗
4.1 仔猪黄、白痢
症状:10~20日龄的仔猪发病最多,表现为下痢、粪便呈白色、黄色或黄白相间,呈粥样或水样,有特殊腥味,有时混有气泡和未消化的饲料颗粒,病猪精神差,被毛粗糙,肛门红肿,有时出现松弛,眼球下陷,眼膜混浊,最后因脱水致死亡。
防治措施:①神针999注射液,仔猪出生后12 h肌肉注射,0.2~0.4 mL/kg,只需一次。②肠炎宁注射液,0.2 mL/kg,2次/d,连用2~3 d。
4.2 仔猪副伤寒
症状:急性型,断奶前后的仔猪突然发病,迅速死亡,有的高热达41~42 ℃,病程稍长的有腹泻,粪便淡黄色、恶臭,耳、鼻、四肢和胸腹部皮肤呈蓝紫色或出血斑,1~4 d内死亡。慢性型,初期症状不明显,便秘、下痢交替发生,多数数周死亡或成僵猪。
诊断要点:发热,体温41~42 ℃,水样腹泻,仅发生于20~60日龄的仔猪,解剖脾脏肿大、淋巴结呈大理石样。
防治措施:定期免疫,饲料中加入菌不怕可溶性粉,可预防该病;伤寒必治注射液5~10 mL/头,2次/d,连用3 d;六畜旺注射液,0.2 mL/kg,2次/d,连用2~3 d。
4.3 仔猪水肿病
是溶血性大肠杆菌分泌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断奶前后(30~60 d内),可见眼睑水肿,结膜充血、转圈或作游泳状,解剖胃和小肠水肿。
防治措施:及时治疗,对圈舍和用具消毒;在饲料中添加水肿痢疾杀星,每次3~5 g/头,可预防该病发生;肿毒消注射液,每次5~10 mL/头。
4.4 猪传染性胃肠炎
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胃肠道传染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的猪,20日龄内的仔猪死亡率高,多发生于冬春季。急性腹泻,排出水样粪便,呈灰白色或灰褐色,腥臭。仔猪突然呕吐,接着腹泻呈水样,颜色黄色或绿色,皮毛无光,走路不稳,1~2 d死亡,死亡率95%以上。
防治措施:止痢王注射液,0.2 mL/kg,2次/d,连用2~3 d;肠炎宁注射液,0.1~0.2 mL/kg,2次/d,连用2~3 d。
4.5 猪瘟
俗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分年龄、品种、性别,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传染快,死亡率高。分为最急性、急性、慢性、非典型性。病猪体温升高,稽留热;耳腹下有散在出血点。淋巴结肿大,出血,脾脏有出血性梗死,回盲口有“纽扣状”溃疡等。
防治措施:加强管理,定期对圈舍和用具消毒,注射猪瘟疫苗进行预防,发现病猪及时隔离,发病猪注射猪瘟血清有一定疗效。死亡病猪、被污染的圈舍、粪尿、用具应焚烧,深埋或进行无害化处理。
虽然仔猪腹泻的原因很多,但只要按照以上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就能有效控制仔猪的死亡率,避免给养殖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