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出理性思维 弘扬数学文化

2019-03-27陈祀德

关键词:高考试题理性思维数学文化

陈祀德

【摘要】 新课改推行以后,部分地方性高考试题中,对数学文化加以渗透,并通过有效的渗透,促使学生发展了理性思维,但这方面的研究却较少。为此,本文通过高考试题,研究了数学文化的渗透,并给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 数学文化 高考试题 理性思维 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165-01

数学这门学科十分强调思维性。而高考试题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推进学生发展理性思维。此外,还能促使更多的高中数学教师予以数学文化高度关注,并深入研究数学文化,并在日常教学中也适当渗透数学文化,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的真正本质,促使学生在数学文化的熏陶下,不断扩大数学视野,最终实现人格的健全。

1.在高考试题中有效渗透数学文化的方法

1.1考查渗透我国古代的数学史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层层递进发展的特点。一般情况下,会基于对原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而建立重大的数学理论。这些理论既不会将原有的理论推翻,又总会包容以前的理论。所以,数学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专业素养。试题以数学史为背景,一般会涉及数学名题、数学名著、数学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数学家的小故事等方面。试题以数学史材料为情景,能促进高中生深入理解数学、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发挥积极的作用;能让学生在充分体会数学家所拥有的崇高品质的同时,养成积极探究数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弘扬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并渐渐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

例1: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极其辉煌,比如,祖冲之、刘徽等便是我国非常著名的数学家,而且数学名著也较多,其中《数书九章》就是一本代表作。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极大地丰富了数学知识的宝库,是中华文明灿烂悠久的关键部分。我国古代数学坚持“经世致用”的原则,相关的大多数研究均密切联系着生活实践与生产过程等,背景的现实意义十分浓厚,具有很多显著的特征,如算法化、综合性、问题式等。通过设计这种试题,一起结合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数学知识和算法。这样不仅与考生的认知水平相符,而且还能引导高考生予以中华传统文化更多的关注。

1.2考查渗透数学精神

通过数学学习,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而数学精神的内涵指的是通过数学思维能力,抽象、分析、概括、综合感性的数学材料,以形成概念、推理或判断的认识反映。数学十分注重理性方面的认识,而数学精神着重找出事物的真正本质、内在联系与规律。数学精神属于一种信念,十分重视追求真理,数学推理是一个以事实为基础,合乎正确逻辑的过程。在高考试题中进行数学精神的渗透,能充分体现独立思考的作用。

独立思考是指勇于打破习惯思维的不良束缚,不按常规方式进行问题的思考,合理运用概括、归纳、演绎、比较、判断等,辩证地讨论影响问题的各方面因素,创新地提出分析研究问题的新方法与新思路,或给出新的观念、有新的发现,并探索出新的规律。

1.3考查渗透数学应用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数学的发展,二者之间的联系具有双向性。首先,数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整体环境,而社会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均会影响数学的发展;其次,数学取得发展后,又会推进人类社会的快速进步,主要影响人类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促使现代数学具有更高的抽象性。目前,数学的方法和概念已十分广泛地涉及数学以外的其他各个学科领域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在高考试题中进行数学应用的渗透,能通借助试题情境的合理设计,促使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有效解决日常生活与生产中的实践问题。

该题的背景为空气质量问题,已知2个随机事件的概率,要求学生找出事件和其概率的联系。该试题源自社会实践,充分体现了新课程要求的与社会生活的相关性。该题设计了多个事件,学生应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事件关系与有关公式算出概率。

2. 建议与思考

数学学科十分重视思维的培养。数学文化的体现与文化育人要求相符,也彰显了基本的素质教育要求。在高中数学课中的总目标也曾提出:基于九年义务教育中的数学基础课程,帮助学生进一步将公民未来必需的数学素养提高,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进步的要求。同时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坚信能学好数学,进而不断进行钻研,并端正科学态度;适当开拓数学视野,初步了解数学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渐渐养成批判性思维的良好习惯,推崇理性精神,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尚世界观。通过在高考试题中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能引导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促使教师更加注重并研究数学文化,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在数学文化的熏陶下,学生能养成健全的人格。这样既充分體会了数学家的不惧失败、不怕艰难的精神,又掌握了以退为进、依次调整的策略及方法,拥有开阔的、能进退的胸襟,进而迁移文化,达到文化教育的目的。

3.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持续深入,教材和《课标》也纷纷引进了数学文化,而数学课堂还尚未有机融入数学文化。但现代的高考试题却已经进行了数学文化的渗透,不仅将理性思维重点突出了,而且还弘扬了我国的数学文化。这样势必会指导教师积极接受数学文化,并日常的教学中适当渗透数学文化,潜移默化地让学生被数学文化加以熏陶,进而提高数学的解题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梁梦倩.高中数学文化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2]朱晓燕.数学文化在高考中的体现[J].名师在线,2017(11):74-75.

[3]汤梦婕.新课改以来数学文化在中考试题中的体现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高考试题理性思维数学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如何构建有文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及相关试题的归类分析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中的做法和反思
巧用高考试题,让高三哲学复习课堂灵动起来
利用高考试题,提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能效比”
过氧化钠的性质及产物验证探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