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实验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019-03-27黄东

关键词:创新能力实验核心素养

黄东

【摘要】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初中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创新能力培养是核心素养实践的基础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今初中化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本文简要分析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实验 创新能力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139-01

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化学相关课程的基础,是实验与应用型学科。初中化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我们初中化学教师迫切解决的问题。针对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笔者提出以下策略。

一、創设形象情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情景教学是新课改下的特色教学方式之一,通过设计教学情景,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化学的知识,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创新的意识。

【活动一:创设情景】如燃烧的条件探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精美的图片或者精彩的视频带领学生一起感受人类使用火的过程,还可以通过用故事分析从远古时代人类用火取暖到如今人类利用物质燃烧产生的能量推动科技的发展引入课题,让学生们真切的感受到燃烧与生活息息相关,并且指引学生思考燃烧所需要的条件,层层推进,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让学轻松地明确整节课的重点内容。

二、构建生态课堂,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首先要改变教师的观念,改变教师作为教学中心的“满堂灌”教学方式,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探究氛围,让学生可以自由思考,大胆创造,为学生培育创新的沃土。

【活动二:探究燃烧的条件】

演示实验7-1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铜片上的白磷剧烈地燃烧起来(红磷没有燃烧),但是当白磷燃烧的火花溅落在红磷上,红磷也燃烧起来了。由此,学生可以得出物质燃烧要满足温度的条件,而且不同的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温度不一样(即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也不相同),然后通过教师的指引然后清楚明了的理解“着火点”这个抽象的概念。再次对比分析实验:“铜片上的白磷剧烈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往水中通入氧气后白磷剧烈燃烧”的现象,得出物质燃烧的第三个条件。最后,师生一起归纳总结物质燃烧的条件,用“火三角”的图片说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通过改变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三、加强实验创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课堂中的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重点关注课本实验资源的开发和改进。

【活动三:燃烧的条件创新实验探究】如在燃烧的条件再探究中,除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本的实验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构思,革新思想,创设以下情景:

实验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实验的兴趣,完成对实验基本模式的熟悉和思考;改进实验方案实验中,将实验让位给学生,调动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的进行反思;实验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的反思,提出问题,对比书本实验,培养学生对实验的操作简易、环保等创新意识。

四、增加科学活动,锻炼学生创新实践

初中阶段更倾向于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不能只将科学实验局限于教室中或者实验室里,只是枯燥的去掌握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操作方法,而是应该将养学生兴趣的场所扩散到各个地方。要真正让全体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学校应该组织各种类型的学生活动,提供平台让学生参与,进而锻炼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

【活动四:燃烧条件的再探究】

1.实验试剂及用品:小木条、玻璃棒、蜡烛、酒精灯、小烧杯、坩埚钳、火柴、小木炭、小煤块等

2.发现问题:燃烧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3.提出假设:我认为燃烧所需的条件是

4.设计方案:

5.实验结论:

总之,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会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化学学科的学习,思维的拓展,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贺丽华,马桂萍.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策略中学化学参考2018.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3.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实验核心素养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