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中学德育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应用策略

2019-03-27林碧嫦

关键词:应用策略传统文化

林碧嫦

【摘要】 德育教育一直是中学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复杂但不容忽视,而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易于被外界因素干扰,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工作改革也有了较大进展。但若将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与中学德育工作相结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和德育教育工作效率。本文从营造传统文化素养氛围、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水平、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三个方面来分析传统文化在中学德育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中学德育教育 传统文化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136-01

中学生尚处于青春期,心理年龄、智力年龄发展还不成熟,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易于被外界环境影响。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中学生极易染上恶习,需要家长、老师和社会及时进行教育、引导、规范思想道德观念,防止误入歧途。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中学生素质教育越来越被大家重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将传统文化与中学德育教育有效结合,切实提高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

一、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结合的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根和魂,是促进国家进步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依然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指导精髓所在,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工作相结合,是学校和社会培养造就人才的起点,是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需要社会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制度,学校机构加强教学创新,积极有效地将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建立基础。

二、中学德育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应用策略

1.营造传统文化素养氛围

教育环境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古时“孟母三迁”、“择邻而出”的故事都在警戒后人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在中学德育教育工作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至关重要,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共同配合努力。

社会方面应该大力弘扬和倡导中华传统文化,通过媒体宣传友爱、和谐、互助的文化观;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完善德育教育改革制度;开放发展相关文化资源,为德育教育工作做基础。学校是最重要的一方,学生一半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学校应考虑具体情况,将传统文化与学校环境相结合。比如增设文化长廊、举办书画展览、古诗文比赛等,切实将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结合落到实处。家庭氛围与学校并重,家长应主动向孩子灌输兄友弟恭、邻居和睦等伦理道德观念,同时以身作则,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2.切实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水平

学生是教育工作的主体,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引导者。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学习、学校培训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其传统文化知识素养的高低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具有直接影响。教师可以多多学习老子、孔子等先贤教育思想,学会批判继承,摒弃先前糟粕的教育观念,用传统美德来规范自身行为,约束自我表现,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积极向上地引导学生学习和生活。做到言传和身教并重,给学生起表率和示范作用。提高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素养,建立有良好职业素养的教师队伍,对中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比如学校通过对教师进行传统文化培训,让教师更深理解儒家思想教育文化,在语文课、历史课、政治课等课程中将对应的传统文化与相应课程结合,用具体实例来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

3.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具体相结合

新课改形势下的德育教育工作不应仅仅局限于形式,更要考虑具体学校具体课程情况,将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工作相结合。比如在学校课堂上,可以增设一些特色地方课程,增添传统文化课程,可以带领学生在学校系统学习《弟子规》、《论语》等传统文化。开展一些汉字书写大赛、古诗文比赛等具体活动,不仅能充分利用学生课外活动时间,还能通过集体活动切实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语文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课前一个成语,课后一个名言警句等多种主题小活动;在政治教学中,可以利用传统思想对政治、经济现象进行解读;地理课程可以利用古诗文中的含义对地理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些人文学科,让学生感到传统文化是无处不在的。

在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内,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活动小组的形式,积极增设古乐、陶艺、戏曲等兴趣社团,通过学校艺术节等一些活动将这些传统文化向更多学生宣传发扬,将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热情发展到高潮。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到当地博物馆或文化馆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自发主动爱上传统文化,切实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總结

综上所述,中学德育教育工作在教学活动中是复杂、重要的,和基本的课程教学有一定的区别,需要学校、教师、社会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德育教育问题。以环境建设为辅助,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具体活动相结合为基础的德育教育工作是长期而艰巨的。学习和践行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德育教育的内容,更是每一位老师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希望在传统文化与中学德育教育工作相结合的情况下,德育教育能焕发出熠熠光彩,更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德育教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全社会共同参与,逐渐发展完善好这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 参 考 文 献 ]

[1]赵彦平.新形势下中学德育工作的思路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0):114-115.

[2]段彬,顾珂.论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生德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J].亚太教育,2016(19):175.

[3]任其宏.让中学德育回归文化的本性[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08):59-61.

猜你喜欢

应用策略传统文化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