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019-03-27单辉君

关键词:自我成长自学能力培养策略

单辉君

【摘要】 近年来, 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在这一时期, 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一直都是教育工作研究的一项重要问题, 它对学生的自我成长十分有益。鉴于此, 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进行了探討。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自学能力 培养策略 自我成长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3-124-01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片能够让有效教学的种子自由生发、发展、延伸的肥沃土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即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路径,使其学会学习。但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和学生自学能力的达成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教师所面对的是天真烂漫、淘气活泼的少年儿童。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不强烈,对学习的目的正处于认知时期,教师在教学中更需要科学的方法和实践经验。因此,作为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

一、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是自学语文的前提

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 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 开阔眼界, 鼓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 提高学习质量。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 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 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状态, 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采用下列办法来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 教师因势利导, 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和兴趣, 所以, 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时, 我强调学生要一边读一边想, 尤其在“想”字下功夫, 学会设疑, 释疑。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自学、钻研的兴趣, 使他们懂得在阅读课文时, 要善于捕捉突出中心的关键字眼, 并抓住反复推敲, 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所讲的境界中, 引起他们自学的兴趣。

二、积极引导学生掌握自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教会学生掌自学的方法, 这是学生自学的基本要素。教师通过“任务驱动型”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 具体策略如下:第一, 做好课前预习。从某种层面来说, 课前预习是提升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推动力, 因而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 让学生能够从课前预习中对教学内容有基本的掌握。第二, 指导学生熟知自学步骤。一般情况下基本上通过“四步阅读法”来完成的, 第一步, 初读课文, 整体了解文章大意, 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读通读顺;第二步, 再读课文, 复述文章大意。了解文章的结构形式, 分清不同段落间的关系;第三步, 品读深入, 重点领悟。发现文章中的重点部分, 然后进行反复品读, 掌握写作的方法;第四步, 设问答疑, 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在阅读过程中, 学生能够逐步解开疑问, 了解文章中心思想, 深入浅出了解文章主旨。第三, 教师要引导教师在自学过程中做到读思结合, 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学习与思考的关系, 这样才能推动学生更好的进行语文知识的自学, 提高自学效率质量。

三、学生阅读及写作自学能力培养策略

对于语文这一学科而言, 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培养一直都是语文教学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因此, 如果在小学阶段做好对于学生阅读以及写作自学能力的培养工作, 对于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必然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要想在小学阶段实现对于学生阅读以及写作自学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首先应保证学生的阅读量,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内外读物阅读, 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一些好词好句进行摘抄, 此外, 教师还应定期开展相应的阅读分享活动, 由学生对自己阅读过程中感觉比较好的文章跟全班同学分享。其次应保证学生的写作量, 除了每周的作文课以及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的形式外, 教师还应通过加大学生写作量的方式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在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培养过程中, 教师需要注意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来进行写作, 只有结合生活实际写出的文章, 才是最能抒发自己情感的文章。

四、树立自学的信心是自学语文的关键

信心是通往知识彼岸的天桥,要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使学生建立自信,较强的自信心不仅能使学生取得学业上的成功,也会为学生的日后生活铺设道路。

首先,教师要使学生摆脱“认真听讲”的束缚。摆脱“认真听讲”并不是说就要学生不听,而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使其学会主动探寻。就具体篇章来说,应该给予学生较多的时间去自学,自己解决篇章中的疑难词汇和问题,而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路,如告诉学生应该从哪些工具书、网站进行查阅和延伸阅读。

其次,提供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信心的建立不仅源于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成功,还源于是否有较多的平台让学生得以自我展示。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学生会努力克服紧张等困难,当展示完成后,教师、同学的鼓励能极大提升其自信心,也能激发其不断进行自我展示的动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提供较多的使学生进行展示自我的平台,该平台可以是对某一问题的研讨,也可以是对某篇课文的自我理解,或者是对教师提供建议与批评的方式等。如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演讲的方式,设置专门的演讲课时,演讲的内容和题材不限,可以与课文有关,也可以与课文无关,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都可以作为演讲的主题。当这种展示自我的动力被激发后,学生也会对科目本身进行关注,他们也会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常冬梅.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 2017 (1) :25.

[2] 高美.试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 2016 (10) :253.

猜你喜欢

自我成长自学能力培养策略
痛并快乐着,累并幸福着
搭建心理剧舞台,探寻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简析高中政治教师如何实现自我成长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