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子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19-03-27卫静
卫静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应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发生变革。《纲要》明确提出了对未来教学方式变革的要求,希望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优良的教育环境、提供有效的学习工具。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子书可以成为良好的教学工具,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电子书的优势
与传统课堂相比,笔者认为以电子书为工具,以平板电脑为媒介的课堂教学更具有便捷性与灵活性。电子书、二维码、网络调查等功能均可以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得以实现,便于学生携带并随时阅读。电子书可对课本内容进行形象化、生动化的补充和挖掘,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行,更有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
二、电子书与传统课堂的比较
一种学习工具的优异之处往往体现为它在一段时期内的不可替代性。那么,以电子书来补充课本内容教学的不可替代性表现在哪里呢?将电子书与网络自学和使用传统课本的情况进行一番比较,就会真相大白了。
由于电脑及网络的普及,每个学生都可以上网搜索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但是,對于网络自学来说,初中生是否能够很好地驾驭呢?由于网络搜索出的信息往往很庞杂,且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都有待商榷,简单地依靠网络的学习会给知识储备量相对薄弱、抗干扰能力差、鉴别能力不足的初中生造成不良影响。相对于网络学习的这种不足,电子书更具优势。电子书通常是由科任教师编辑制作的,具有准确性、便捷性与实用性:一是电子书更能做到符合课标的要求;二是其中的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三是排除了不良信息;四是针对性更强。这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便捷、方向更加明确,减少了不必要的鉴别选择等负担,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排除了单纯依靠互联网的学习中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充分体现出电子书的不可替代性。
与传统课本相比较,电子书既依托传统课本,又高于传统课本。传统课本受制于多种因素,内容有一定的滞后性,内容有限且比较简单;纸质的印刷形式与电子书相比显然更单调,视觉效果不强;纸质书的教学内容设计面向课标,虽然能照顾到全体学生,但对于具体的一校、一生来讲,还缺乏针对性。相比于传统课本,电子书的不可替代性便体现出来了。一是电子书不受篇幅的限制,因此可以被赋予更多丰富的内容。比如,能给学生补充很多与学科相关的知识,学生自主阅读的速度更快于教师讲解的速度,在同样时间内学生能获取更多自己需要的信息。二是电子书能够以各种交互式的方式呈现,能够增强学生的互动性和愉悦感。如可以在电子书中穿插各种视频,增强知识学习的可视性效果,将课本中抽象的概念以视频、动画等方式表现出来,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便于学生感受和理解。并且电子书中大量丰富的内容和覆盖面更加广泛的信息,能较好地顾及到不同学生的需求,有利于学生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三是电子书更易于更新。电子书可针对不同年代、不同学校、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生,随时对内容进行更新。例如,教师可在课后开展有关电子书学习的问卷调查,通过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了解学生使用电子书的感受和个别需求,以便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学情,更具时代感。事实上,相比于传统的教材与教学方式,学生更倾向于电子书的内容及与之相应的新的学习模式。
三、电子书与学习内容的有效匹配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利用电子书开展教学呢?这就关系到课题的选择。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电子书进行教学,而适合使用电子书进行教学的内容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知识简单,或者在前期教学中作过相关铺垫。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材中关于“鸟”的内容,书中提到了多种多样的鸟,而对这一部分教学内容,课本只出示了五种鸟类的图片来说明其生物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显然这些内容太少了,而“生物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这一内容在之前的教学中已学过,学生对此已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电子书加以补充。
二是课本中讲授的内容较少,而实际相关的内容较多。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单细胞生物”一课的内容涉及到全体单细胞生物,但教材中只列举了七张图片,只讲解了单细胞生物的共性,缺乏对其个别属性的介绍。学生对此往往难以留下深刻印象,这也需要教师制作相应的电子书作为对教学内容的补充。
三是知识难度较大,学生不易理解。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材中“病毒”一课,教材从七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但对每一部分的知识都只用几句话进行了概括。虽然这样的安排可以帮助学生对病毒有大致的了解,但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不同的学生对病毒的了解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这说明,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对于有些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此已有较多了解,因此很容易掌握课本上的学习内容。这些学生往往知识储备量大,反应灵活,求知欲旺,他们需要的是一些更有深度的知识。而有些学生只是一知半解,还有的学生只是听过“病毒”这个名字而已,对病毒的其他信息一无所知。虽然大部分学生可以从教材中了解病毒的七个方面,但是信息量较小,涉及面较窄,不能够使知识积累丰富的学生对病毒有更深入的理解,也不能满足那些刚刚了解病毒且想进一步了解病毒的学生想要深入探究的愿望。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也可以使用电子书进行补充。教师可在电子书中插入可视性更强的内容,如生动的图片和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四是不能吸引学生注意的教学内容。对于很多学生尤其是不爱学习的学生来说,教材往往就是他们最不想看的那本书。因为书中的教学内容虽然很重要,但呈现方式相对单调乏味。这时也可以发挥电子书的助力作用。教师可以利用电子书的各种交互功能,并以教材为基础对内容进行适度的深入,为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提供帮助。
总之,教师通过课前编辑的电子书对课本内容进行有效补充和挖掘,有利于实现不同层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充分利用电子书的优势更好地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扩充知识,既吸引爱学习的学生,也吸引那些“即将爱上学习”的学生,使他们都能随时随地开展更高效的学习。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