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劲吹清风扫雾霾

2019-03-27庆年

复旦教育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不端学术笔者

庆年

春节期间,学术界最抢眼的新闻,莫过于某艺人学术不端行为被曝;最让人心揪的消息,莫过于某校博士生因学业压力抑郁而自沉。两个事件本无关系,但却因为涉及同一个群体而关联起来,引起了“吃瓜”群众的种种质问,进而引发对各种学术失范、学术不端现象的讨论。所反映的问题,折射出当下学术生态环境的现状:雾霾重重,久治未成。究竟如何治理才得还学术生态环境的青山绿水?这是在笔者脑中盘桓而挥之不去的问题。

不久前,笔者曾经对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出台的有关政策、规制做过一个梳理。远的不说,就是本世纪,政府各有关部门发布的有关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学术评价、学术惩戒的文件也不下20种。治理学术环境政府不能说不用力,为什么不那么管用呢?是招不实、不硬、不狠吗?仿佛是,仿佛又不是。依愚之见,已有之策,多治标不治本。

笔者以为,欲治其本,首在立德。从大里来讲,学术是真理之求,是一种德行。当以天下之谋、长远之虑、公共之思,而不当贪一时之功、一隅之利、一己之私。这听起来好像是“鸡汤”,但这是实实在在的价值基础、立足之本。从小里来讲,以学术为业,得讲究学术伦理,遵守一定之规。义利之择义字当先,得失之求以善为上,真伪之辨以诚为信。德之不立,其道不正,其行不轨。一味追求政绩、追求眼前功利、追求小集团利益、追求个人的现实利益,正是学术生态恶化的根源。极端的功利化,导致小人铤而走险。几年前,曾闻某高校一教师有学术不端行为,几名退休老教授花了三年才使事情得到解决。在为几位老教授高尚的道德精神感动的同时,也深深地忧虑,高校风气不正,何以育人?某些干部德行不良,为单位声誉而阻止揭发,是事件没有得到及时处理的根本原因。正是这种为小集团私利而置正义于不顾的做法,毒害了学术组织的肌体,恶化了学术环境的空气。

欲治其本,要在循理。此所谓循理,即尊重学术规律。事物皆有其理,循理而行则顺,逆理而行则颠。学术是知识的创造和传播活动,不同的知识各有其内在的逻辑性,不同的学科各有其运行和发展的范式,学术管理最要紧的是识其理而循其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不可不慎。行政部门不能用管理政府机构的方式、管理企业的方式来管理高校,高校也不能把适用于管理某一学科的方式推广到所有学科。当下为学术工作者诟病的“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现象,说穿了,就是管理者不尊重学术规律或者不懂学术规律的结果。说严重一点,是庸政、懒政的官僚主义行为的结果,是行政权力膨胀的结果。理性的缺失导致学术评价的简单化、表面化、数字化。讲绩效、重激励,从道理上说并不错,但是,前提应当是尊重学术规律。

欲治其本,纲在重人。以人为本,现在已经是流行语,但真正落在行动上的却未必那么理想。高校中学术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尊重主体的创造性,造就宽松的学术生态环境,才能真正激发学术的活力。新近读到一篇文章,作者认为,“清理‘五唯’首先要信任高校教师”,“树立多元学术观”,“实施增能式教师评价”。笔者深以为然,不独对教师,对学生也一样。不能像防小人一样来对付师生。查重也好,抽查也好,诸如此类的工具、手段、措施都可以用,但治标不治本,学术生态环境就不可能有根本的好转。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提出:“深入开展教育评价体系改革调查研究,分类推出评价改革相关举措,形成相对完整的教育评价改革制度框架。”期待清风劲吹,尽扫学术雾霾。

猜你喜欢

不端学术笔者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老师,别走……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9月1日起正式实施
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数据库间互联互通的可行性研究
《肝胆胰外科杂志》来稿中常见的学术不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