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路径探究
2019-03-27马忠秋
马忠秋,朱 红
(江西服装学院 学生工作处,江西 南昌 330201)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已经是大学生的标配,应运而生的微信、QQ等成为大学生最为普遍使用的社交软件。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视频、微小说、微广告等以去中心化、碎片化、零散化、即时化为特征的新兴文化形态[1]、传播方式乃至活动状态,已在潜移默化中重新定义了大学生的生活。微文化的广泛传播,一方面给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大学教师传统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如何抓住微文化兴起的契机,做好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当前高校辅导员必须高度重视的新课题。
一、 微文化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机遇
1. 为高校信息传播提供了新思路
QQ、微信等移动终端APP作为微文化中最接近学生的社交工具,其在高校学生中广为应用有其一定的原因。而辅导员也可以参与其中,通过建立新媒体平台,将自己的意愿、要求、工作计划发布到工作群或平台上,同时可以利用这一平台传播时事新政、热点问题,从而避免面谈时师生在时空方面的不确定性,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一定程度上为高校的信息传递提供了新思路。
2. 为高校师生交流提供了新平台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辅导员一直处于为人师者的地位,俯身去看学生,很难看到学生内心隐秘的地方,难以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更难以在学生内心情感出现裂痕、需要抚慰时给予即时的疏导与帮助[2]。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将会影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让两者之间的心理防线越拉越长,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与辅导员工作的开展。而以微信、QQ为代表的微文化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即时通信工具,有利于辅导员第一时间了解学生最近发生的事、参与的活动、心理状态等,是师生间交流的重要渠道。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微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为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平台。例如,辅导员可以在微博、微信或QQ上了解到学生发布的动态,进一步了解这些学生的性格特点、价值追求、兴趣爱好,为师生间更深入的交流奠定了基础。(2)微文化更新的及时性,为辅导员迅速了解学生的生活动态,更早地觉察学生的心理异样提供了可能性。辅导员在此基础上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举措将有利于学生尽快走出被动局面,远离负面情绪,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3. 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新契机
传统的思政教育形式单调,内容枯燥,很少能在广大学生中产生共鸣,致使学校思政工作的开展流于形式,学生中的思政学习无法深入,无论是站在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的角度,高校的思政教育都失去了其本质意义。而微文化形态的兴起为高校思想引领提供了新契机,为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了新平台。以微信为例,辅导员可以建立个人微信公众号、直播平台,适时发布一些时事政治、学习感悟、精品课程、学业规划等方面的文章或影像资料。通过合理有趣的方式引领学生在评论区发表评论,通过选取精彩评论发布在下一期文章中,由此可以引领学生主动接受党政文化,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主动置身于正能量文化中,在熏陶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二、 微文化背景下高校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障碍
1. 客观障碍:高校微文化教育引导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监管不力、工作不实
当下大学生已经成为微博、微信以及各种微文化形态的主要体验者,是人数激增最快的群体。各高校虽然也在推送一定数量的网络消息,建设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QQ空间的各种墙甚至贴吧,但是主要内容大多是学校的宣传广告,缺少趣味性的微文化。学生对于学校相关的网络文章避而远之,没有兴趣去了解,即便是要求学生去阅读,也是敷衍了事,无法做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相关的微文化形态与内容的单一和薄弱,已成为掣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高校在平台管理方面也存在监管不力、工作不实的问题,多是简单地指派某相关部门职员或者社团组织甚至学生干部进行管理,有的高校新媒体运营团队形同虚设,只是一个空架子,组织还停留在文件上,没有把新媒体工作当作常态工作、日常工作,在思想认识上还停留在旧时代。
当前高校学生群体主要由“95后”构成,手机的便捷使用让他们更多地接触到微文化。作为涉世不深、思想和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但较为关注社会热点的特殊群体,他们对信息的把握和判断能力不足,容易冲动[3]。对于金钱诱惑和诈骗信息缺少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当面对奢靡之风和灯红酒绿的诱惑,虚荣攀比心膨胀,又不好意思寻求家人帮助,很容易出现类似“裸条贷”的不幸事件。虽然这样的事件已经有了前车之鉴,但是由于教育宣传的不到位,此类悲剧也许还会继续发生。尽管学校也在开展类似的防诈骗讲座和系列现场活动,但是学生的参与度并不是很高。同时,由于微文化快速广泛传播的特性,不良信息的快速扩散给学生身心发展带来影响和危害,如处置不当,容易给当事人和学校带来负面效应和舆论压力,给辅导员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
2. 交流障碍:辅导员对微文化渐行渐远,应用生疏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在开展工作之前,辅导员自己明白了这些文化现象,再去引导学生,才更加有利于推进工作的开展。但是微文化背景下一切立足于网络,交流和沟通所使用的语言相对口头对话显得更加自由、随意、口语化和方言化[4]。网络语言不断更新换代,关注的热点实时变换,让人没办法界定交流的切入点,学生接触的微文化范围总是大于辅导员的认知范围。并且很多辅导员长期沉浸在传统学生工作模式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比较严谨、正式的语言风格。由于网络交流隔着屏幕,无法与学生进行面部表情以及语气语调的沟通,表达方式略显官方和正式,往往很难融入学生的网络化语言和交流方式中[4],难以与轻松多变的微文化相融合,也就无法充分地应用微文化方式交流和引导,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功效,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
3. 教育障碍:自媒体海量信息影响大学生价值判断
信息发布自由,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难免使一些片面、与事实相去甚远甚至有反动、违法的信息未经过滤就在网络平台上迅速传播,让大学生群体接触到这些消极负面、娱乐低俗甚至色情暴力的信息[5]。这些负面信息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并且大学生大多关注明星和娱乐新闻,娱乐圈的风气问题也会对大学生的审美以及价值取向产生带有偏差性的引导,浪费过多的时间关注于对社会发展无关紧要的娱乐新闻,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消磨学生的意志。
4. 认知障碍:关注问题和学生不在同一层面造成认知障碍
当前许多高校的辅导员还没有意识到微文化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以及教育中的重要性。对于网络快速发展下产生的快餐文学以及娱乐文化,认为自身无法和强大的网络环境对抗,没有一定的意识去利用微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想法,受限于自身的认知和思想局限。
三、 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推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路径
1. 体系路径
高校必须重视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引领作用,整合教育资源,优化高校微文化平台建设,集全校精英力量打造校方的新媒体平台,例如校宣传部、团委、学生社团组织媒体平台,但不建议组建多个新媒体平台。因为如果没有专业运营团队,组织管理不善,最终只能流于形式而无法吸引学生注意,更无法做好思想引领。
建设新媒体必须健全组织体系,从信息采编、发布、监管到舆情监控,不能由学生自发组织,必须严格执行程序,组建一支由校方领导自上而下的专业团队,队员以优秀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建设发展,校方监管审核。推送发布的主体内容只要符合学校大政方针,表现形式可由学生团队自由发挥,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这样才可确保推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流微文化信息,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的教育引领作用。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在网络平台上开辟信息交流反馈通道及时给予帮助,实现学生在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和谐发展。
2. 服务路径
加强辅导员微文化的学习和实践,掌握网络的交流方法。辅导员在使用网络进行教育工作时,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掌握时下最流行、最受欢迎的网络方言和交流方式,遵循开放、共享、自由、平等的原则,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微文化做好教育引导,才能更好地与其交流。有些学校实行电子产品限制措施,这种做法只会阻碍学生的视野拓展。高校应当适时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帮助其更好地适应时代,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己的“数字身份”,帮助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网络公民。
3. 管理路径
加强对课堂的管理,改善高校学习环境。手机作为必要的通信工具,在大众的生活中不可或缺,但是部分学生课堂上不认真听课,用手机进行与教学活动无关的娱乐活动。教室是需要师生配合的学习场所,上课期间必须进行“无手机课堂”的管理[6],学生上课时要认真学习,排除不利因素的干扰。和丰富多彩的微文化相比,教学内容不免单一无趣,大部分学生也认为最需要的是自制力,但是当自己无法自制时,就需要外界的干预,最终达到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4. 人员路径
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利用积极的网络微文化促进学生发展。对于当今的微文化,大学生心中也明白其有利亦有弊,但有时候由于内心不坚定,往往会受到“伤害”[7]。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力,增强网络辨别和应对能力势在必行。学校可从帮助广大师生正确认识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微文化开始,指导其树立正确、开放、包容的媒体观,提升媒介素养。以提高网络辨别处置能力为重点,指导学生管理工作各环节,提高应对微文化带来的压力和挑战的能力,着重在学生管理工作途径上开拓创新。
四、 结语
网络信息化背景下碎片化的微文化形态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微文化给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基于微文化视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路径,是对微文化视域下学生管理工作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丰富了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