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差异:具象与抽象的较量
———三年级学生数量感知差异的成因剖析

2019-03-27强震球特级教师张纯曦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正方形数量面积

强震球(特级教师) 张纯曦

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首先是对数学学习对象的“感知”。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接触到数学材料时,“感知”往往就会自发地产生。“感知”是数学学习材料与人的思维中已有的材料相互碰撞、缠绕、结合而得出结果的过程,新的学习材料引起大脑中感知区域的细胞的兴奋,促使大脑对学习材料进行加工、抽象等思维活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核心的数学学习对象之一就是数量(包括数量关系)。

本文所说的“数量”是基于小学数学教学层面而言的,是“数”与“量”结合而成的一个整体。“数量”用“数shù”来计数,用“量liàng”来区分。它用数(shǔ)的方式来定量,用数(shù)来表示测量所得的结果,用事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低、轻重等来定性区别,最终形成对事物客观属性的一个整体认识。

一、三年级学生的数量感知:缺乏整体性的建构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由于个体数学学习方式、思维水平和抽象能力的差异,导致学生的数量感知出现明显的差异。

例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的认识》时:

首先,教师准备了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的正方形卡纸,让学生感知它们的实际大小。

接着,教师还组织了一系列体验活动:一是用多个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量一量橡皮的一个面的面积(大约6 平方厘米)。二是用1 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去量一量课桌面的面积(大约24 平方分米)。三是把1 平方米的正方形卡纸与窗户、黑板的面进行比较(大于1 平方米)。

最后,在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的练习中,却出现了这样“离谱”的答案:书桌的面积是50(平方厘米),花坛的面积是10(平方分米)。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不靠谱的答案?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

1.“数”感根深蒂固,“量”感浮于表面。

苏教版教材把万以内数的认识全部编排在一二年级学完。尽管从知识体系来说,这样编排更方便学生自主构建数的认知结构,但是因为学生生活经验的缺失,对于数的大小,尤其是大数(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感知是模糊的。而三年级的数学教材并未再涉及比万更大的数,于是学生对于万以内数的大小感知,仅仅停留在二年级的水平。

基于这样的认知水平,当三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到面积单位时,自然而然地把关注点放在了“数”上。50、10 这两个数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强刺激,与他们刚刚接触的1 平方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厘米中的数字1 相比,50、10 这两个数已经够大了,所以不需要用“平方米”作单位。同时,面对面积单位的选择,学生的直觉是:花坛是比较大的,用“平方厘米”也不合适,所以自然选择“平方分米”。由此看出,三年级的学生在进行数量感知时,过于偏重数的大小,缺乏量的感知。

2.“数”与“量”貌合神离,感知趋于单向。

三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思维呈现单一、单向的特点,容易将“数”与“量”割裂开来感知,“数”与“量”就如两条平行线,无法融合成“数量”。这种数量的感知好比单向的行进,缺少回转、交错,学生整体的把握和反思的能力较差。

上述案例中,学生割裂地将数(50、10)和面积单位进行分析、取舍之后,将数和面积单位拼凑起来,就觉得已经大功告成了,并没有将数与量结合成一个整体来进一步分析,更没有回过头想一想书桌的面积用50 平方厘米是否合适。如此看来,三年级学生对于数量整体的认知和把握是模糊的,究竟50 平方分米有多大?50平方米又有多大?对于刚刚接触面积单位的学生来说,在他们的知识储备里,50 平方分米或50平方米是十分抽象的数量,它的大小、形状是不固定的,没有标准,也不能通过计算获得。

3.数量与“形”链接困难,空间观念缺乏。

三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虽说正处在一个不断发展提升的阶段,但由于对于图形的认识还不充分,更多时候依赖的是“直觉”、“感觉”,说不清道不明,很多学生对于数量的感知只能达到基于生活经验的原生态水平。

学生对于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的认识,教材是以单位正方形面积的大小规定的:边长是1 厘米、1 分米、1 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 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 平方米。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并非是正方形的,就像案例中书桌的面、花坛的面都不是正方形。那么,学生首先对于这些物体的面的形状就无法把握。其次,要让学生抽象出50 平方分米这个数量究竟多大,没有了“形”的支持,脱离了直观的依托,学生的确无从下手。

4.数量间的“进率”断层,思考受到阻碍。

三年级学生对数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模糊的,并且利用进率进行抽象换算的能力是不强的。尤其在第一课时初步认识面积单位的基础上,就要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学生对面积单位的感知不到位,也无法利用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这就为单位选择和辨析增加了障碍。

案例中,学生重点要认识1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这三个单位数量。课堂上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识记这些单位数量(仅仅能达到初步识记的水平)。但是对于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一无所知(教材要在后续的教学中才涉及)。试想,如果学生知道100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分米=1平方米,那么书桌的面积是50 平方厘米,他就能换算成平方分米,也就会发现书桌的面积连1 平方分米都不满,那显然是不合理的。再如,花坛的面积是10 平方分米,换算成平方米,就是1 平方米都不满,只有0.1 平方米,那么他们就肯定不会选择这么离谱的答案了。

二、三年级学生数量感知差异的成因剖析:具象和抽象的脱节

数学发展所依赖的思想在本质上有三个:抽象、推理和模型,其中抽象是最核心的。现在人们对于抽象的理解主要分为两种:一是用来形容那种远离具体经验,不太容易理解的对象性质的程度;二是指从具体事物中舍弃非本质属性而抽取本质属性的过程和方法。

三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具象思维占主导,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常常需要借助形象、直观的图形、实物等。具象思维需要以具体的形象、语言、符号等为媒介,对事物进行具体化过程,进而实现对事物的创造性的认识和反映。

1.具象和抽象之间缺少反复的回流。

抽象之所以成为数学学习的拦路虎,是因为它脱离儿童的具体经验,儿童思维的特点和生活经验的局限性,决定了小学数学教学要遵循从直观到抽象的原则,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从直观到抽象这种单向的教学,更应重视从抽象回归直观的过程。具象和抽象之间需要多次的反复的交融,这种交融是双向的流淌,既有从具体到抽象,也有从抽象到具体的回流。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象思维慢慢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具象思维占绝对上风,抽象思维正慢慢形成。但是,抽象思维的形成必须借助具象的反复积淀,只有对具体的形象不断感知、反复印刻,最终形成良好的表象,才能更好地进行抽象。

(1)具象表征不确切。

表征不确切,指的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不适合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无法清晰地呈现事物的表象。

在数量的学习过程中,长度、面积和质量都是可以借助图形、物体来感受的,利用视觉、触觉感官可以直接或者间接感知。但是间接的感知,往往会带来它的负面影响,引起表征的不正确、不适当。

比如,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时,学生对于1 克的感知,可以借助固体的,也可以借助液体的质量,可以直接用手掂一掂,也可以通过数黄豆的粒数来间接感知。感知1 千克多重时,又可以通过不同的水果、禽蛋等的数量,来间接地感知1 千克的质量。但是,上述感知过程中将1 克、1 千克的质量转化成物体的数量上,而且由于这些物体的大小不同,不同的物体转化后的数量又不一,这就容易造成1 克、1 千克标准的混乱,那么学生对1 克、1 千克的感知就会在思维上模糊。

(2)抽象提取绝对化。

直观描述的毛病是会引起悖论,因为凡是具体的东西,都能举出反例。为了避免引起这些,就必须进一步抽象,抽象到举不出反例来,这只有通过符号表达,但符号表达也有问题,就是缺少物体背景,缺少直观。正因为如此,在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分注重抽象思维的锻炼,这就带来了抽象提取的绝对化:教师常期望通过一次的教学,学生就能一次抽象,把握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这是不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点的,这样抽象得到的数学知识是“虚”的,缺乏持久性。例如,认识千克时,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安排让学生反复地通过水果、禽蛋等的数量来加深对1 千克的认识,课后更要经常性地掂、拿、托身边常见的一些物品,以此来感受几千克有多重。

2.感性的直觉缺少理性的思辨。

一二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直觉”,常常是跟着“感觉”走,缺乏理性地观察、比较、类比、转化、辨析、反思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比较单一。三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中年级,依然处于数学方法比较单一的程度,综合运用数学方法的能力比较薄弱。

(1)对比缺乏自发性。

对比,是把在某一方面具有明显差异的双方,进行对照、比较的一种方法。通过对比,能把某个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对于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能清晰地进行辨析,加深对数学知识的感知。但是,三年级学生不善于在学习中运用对比,对于数量的感知仅仅关注于数本身,呈直线型的思考和感知。即使学习中用上了对比,那也是被动的,缺乏自发性。

例如,教学认识千米的时候,教材就特意安排了这样的一个练习题(见图),4 种物体的速度同时呈现,主要由数的大小展开对比,分析、提取出四种速度的快慢程度,在这样的对比中,展开思辨、分析,有利于学生合理地选择,也对题中4 个数量的大小进行深入的感知。可是,三年级学生在选择连线时,更多关注的是下面4 个数量本身的纵向感知,被动地展开横向的比较。

(2)转化缺少灵活性。

数学中的转化,常常是指将复杂的知识转变成简单的知识,将未知的知识变化成已知的知识。通过转化,可以更加全方位地感知数量,可以用数来描述,可以用形来表征,可以用另一个数量来对比……进而抽取出数量的本质属性。然而,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缺乏,导致他们运用转化来理解数学知识是欠缺灵活性的。

例如,教学千米的认识时,教材就安排学生先感知100 米有多长,再通过沟通知道1 千米就是10 个100 米,在视觉的基础上想象,获得间接的感知。把1 千米转化成10 个100 米来分层体验,便于学生感知更深刻。教材不仅安排了这样的感知,更是安排了1 千米的实际体验,通过把1 千米转化成走1 千米所用的时间、走的步数,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感知。

3.数学的抽象缺少现实的回归。

小学阶段的抽象主要体现在抽象的第一个层次,其研究对象和关系基本上是“现实”的抽象,基本不脱离物理背景。数学知识和生活体验的相互缠绕、依附,才能让学生把所学到的东西更深刻地体验、感知,并深深地印在脑海中。三年级的数学学习内容明显增多,思维要求更高,知识更趋向于抽象。对于学生来说,在有限的数学课堂学习时间内,他要掌握的东西已经逐渐超越了生活中的经验,数学课渐渐披上了抽象的外衣,课堂上对于数学知识的体验,往往就成了数学课的专属体验,渐渐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例如,认识千米时,安排学生体验1 千米:走一走,1 千米大约需要多少步?大约需要多少时间?看一看,1 千米有多长?从你家出发,到哪里是1 千米?再如,教学千克和克时,安排学生多次走进超市、菜场,掂一掂1 千克有多重,了解哪些商品是1 千克或几千克;拎一拎,妈妈买的菜是几千克;抱一抱身边的同学、家里的大米等。认识面积单位后,让学生了解教室、自己房间的面积,走一走,感受面积的大小。

综上所述,小学三年级学生对数量的感知比较模糊、缺乏整体性,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对“量”进行整体性把握,就成了教师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怎样促进具象和形象之间的回流,怎样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辨,怎样让数学与现实挂钩、与生活关联,还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和探索,努力找到更多、更好的策略。

猜你喜欢

正方形数量面积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芳芳猜童话书的数量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剪正方形
剪拼正方形
统一数量再比较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三种不规则面积的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