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

2019-03-27

北京观察 2019年3期
关键词:名镇文化名城原汁原味

文 安 庭

当前,我国的文化旅游产业已进入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过去较粗放的发展历程中,依靠大量复制或新建的文化旅游项目而赚取收益的方式,已经渐入末路。而那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经典文化元素,却始终在闪耀着经济价值。这在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显得尤其珍贵,值得我们反思。

2018年5月,由汪洋主席主持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曾指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存在重物质遗产、轻非物质遗产,重经济价值、轻精神价值等倾向,大拆大建、拆真建假、拆旧建新、拆小建大、过度开发等问题仍比较普遍……”

实际上,“原汁原味”才是文化旅游产业消费的核心价值,更是文化旅游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抓手。北京故宫的文创产品研发历经6年,突破了一万种,而2016年的销售额超过十亿元,故宫的门票收入在其整个文旅营收中的占比越来越低,其文化的边际效应越来越广,对北京本地经济增长的贡献更是难以估算。究其原因,并不是单单依靠营销手段,而恰恰在于其对“纯正”历史文化的长期坚守之后所获取的良币回报。文化源头的品质,决定了消费市场的品质。

放眼全国,拥有“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同样具备了独特的“非复制性”。坚守住自己的本色,发掘出自身无法被替代的个性品质,才是吸引消费者的真正动能,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

我建议:一是保护“原汁原味”的原生态生活方式。通过政策或立法保障“原生态居民”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中所居的比例。在不影响建筑及格局的前提下,通过政策或立法维护“原生态居民”生活条件。划定核心保护区,与后开发地区形成严格的缓冲区。通过法律保障当地居民从事特色产业的生产经营等相关活动。鼓励当地居民针对历史文化开展相关活动,如“非遗”等。

二是启动全国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原住民资源”的普查与系统调查。摸清本底,形成基线数据,为未来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科学佐证。将普查数据上网,实现互联互通,动态掌握“原住民资源”的变动情况,形成执法、管理的事实依据。确认核心居民的濒危等级、威胁因素,积极制订激励机制、考评办法,促进人口资源的文化传承。必要时应采取录音、影像、文字等方式及时记录留存。

三是将保护历史名城名镇的知识产权,纳入版权保护的相关法规政策。杜绝低质量的复制,保护其核心竞争力。完善其相应权益的授予、使用机制。通过政策或立法保护历史名城名镇IP,可参考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司法实践。对其商标的注册费用进行减免,对冒用者进行严厉惩诫,鼓励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健全保护意识,建立保护机制。设立专业部门,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版权授予、使用等环节行使监管、报批机制。通过政策或立法鼓励其文化IP的衍生品创新、研发,给予税费减免。此外,建议市场监督、旅游监督等行政部门,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对名城名镇名村经营的目录做出倡导性限制,加法减法一起做。从税收政策上,给予符合本地特色的商品及服务更多优惠。

猜你喜欢

名镇文化名城原汁原味
基于城市发展机制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
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分析
564名镇干部常年“钉”在村里——石泉县开启“镇村工作一体化”模式
曲霞:汤包名镇 香飘四海
走进文化遗存 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山西平遥古城
聚力打造“三城三都” 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鲜香四溢
孤山、前所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球场揽胜 原汁原味 动静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