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分析
2019-03-26沈琼莲
沈琼莲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住院时间与拆线时间短于A组(P<0.05);B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较低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低于A组28.57%(P<0.05)。结论 围手术期与之护理干预,有助于优化老年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者手术疗效,促进出院,值得推广。
[关键词] 妇科肿瘤;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优质护理;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2(a)-0145-02
恶性肿瘤为一类高消耗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又因为机体胰岛素的缺乏,以致蛋白质、糖与脂肪代谢活动失调,诱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围术期护理有一定特殊性,特别是高龄糖尿病患者,其手术耐受能力相对较低,故此加强护理干预是优化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有很大现实意义[1]。该文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70例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未研究对象,比较常规护理与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现做出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0例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①纳入标准:年龄≥60周岁,确诊为妇科恶性肿瘤,糖尿病诊断符合WHO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2],对该次研究知情参与;②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严重异常,不能耐受手术治疗,对降糖药物过敏与患有精神类疾病者。等分为A、B两组,A组年龄61~75岁,平均(67.4±3.6)岁;疾病类型:其中子宫肌瘤13例,宫颈癌7例,子宫内膜癌5例,其他2例。B组年龄60~76岁,平均(66.8±3.4)岁;疾病类型:其中子宫肌瘤11例,宫颈癌8例,子宫内膜癌7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入院后给予入院指导与健康宣教、引导患者合理膳食与遵医嘱用药,同时为患者创造良好住院环境,定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与用药后的反应,一旦发现异常状况应及时汇报医生,并主动协助处理。B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具体如下。
1.2.1 心理护理 癌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会给患者带来较沉重的精神负担,合并糖尿病后会加重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交流,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这是维护手术治疗质量的关键。心理护理以健康宣教。亲情支持与病友交流等为主。
1.2.2 血糖监测 每天均要监测患者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6.0~8.0 mmol/L后再进行手术。
1.2.3 术前准备 首先,消化道准备,术前3 d嘱患者禁食能引起腹胀的食物,以半流质、少渣食物为主,术前2 d给予流质无渣食物。术前夜及手术当天早晨进行清洗灌肠。其次,阴道准备,术前3 d清洗患者的阴道。由于老年患者阴道弹性较差、且干燥、萎缩等及肿瘤具有一定脆性,护理人员在冲洗阴道时尽量做到动作轻柔,以防患者阴道大出血。最后,做好术后并发症预防的宣教,老年患者各项生理功能衰退,脏器功能趋于老化,修复能力相对较低,手术耐受性较差。术前应引导患者积极参与盆底肌的收缩与舒张训练,掌握有效咳嗽方法、在床上翻身的技巧、便器的使用方法等。
1.2.4 术后护理 首先,严格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患者返回至病房后认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给予吸氧干预,明确患者术中用药与病情,观察切口是否有渗血情况,合理安置各种引流管并观察引流液颜色、质地与量。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根据血糖指标,调整胰岛素用量。其次,饮食与体位护理。通常术后12 h可进流质饮食,在胃肠功能恢复与肛门排气后方可进食半流質食物,缓慢过渡至普食。结合患者饮食习惯,引导其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禁食过酸过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外阴肿瘤切除者术后可取平卧位,两腿外展屈膝,将软枕放置在膝下,降低腹股沟与外阴产生的张力。其他病种的患者术后可取去枕平卧位,在病情稳定后调整为半卧位。最后,加强感染的预防。糖尿病患者神经或血管病变时可能导致下肢损伤。术后卧床时间相对较长,应嘱患者穿戴宽松棉线衣物,以防皮肤摩擦受损。术后患者可能由于咳嗽、呕吐、体位突然改变等导致切口裂开,拖延愈合进程。术后对腹部加压沙袋6 h后应用福袋以降低切口张力,密切观察切口是否渗血,有异常状况时及时上报医师,及时换药并维持切口干燥性、清洁度。
1.3 统计方法
该次试验研究选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x±s)表示计量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主要指标检测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住院时间与拆线时间短于A组,有较明显的差异(P<0.05),见表1。
2.2 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B组FBG、2 hPG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B组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恶心2例、切口感染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A组有10例术后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呕吐2例、恶性3例、切口感染3例、疼痛2例。B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当下,国内外临床针对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的诊疗研究不断深入,并取得较好成效。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通常伴有程度不一的心理压力,外加老年患者由于机体脏器功能衰退,抵抗能力与代偿能力较差,故此手术治疗风险相应增加,这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3]。
笔者总结长期临床经验,发现妇科肿瘤类型复杂,临床表现各异,常见的妇科肿瘤以输卵管肿瘤、卵巢肿瘤、阴道肿瘤等为主。老年患者肿瘤恶化相对较快,易诱发多种临床并发症,若诊治不及时可能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死亡率相对较高。结合老年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的病理机制,应在其围手术期编制优质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维护手术治疗效果,有效控制血糖,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
在该次研究中,B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落实“以人为本”的现代湖服务理念,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使其以相对平和稳定状态面对手术治疗;术前做好各项准备,以维护手术治疗的有序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严格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重视引流管管理,加强感染的预防。
李淑清等[5]选择100例老年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结果表明,观察组综合有效率为96.0%,较高于对照组84.0%;观察组空腹血糖为(7.85±2.36)mmol/L,低于对照组(11.25±6.32)mmol/L;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為8.0%,低于对照组24.0%。组间数据差异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在该次研究中,B组住院时间与拆线时间短于A组,血糖控制效果优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这提示了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有效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程瑾璇.新式护理在老年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中的护理效果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8):147-149.
[2] 王领花.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1):2087-2088.
[3] 张秋冬.老年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1):164-165.
[4] 赵艳玲.老年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围术期护理方法的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6):174.
[5] 李淑清,郭晋娇,陈素真,等.老年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及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4):99-101.
(收稿日期:2018-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