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舆情监控中信息员队伍建设研究
2019-03-26潘丽娜
潘丽娜
摘 要:在融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内容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信息“把关人”的角色越来越淡化,信息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多,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只要能够戳中受众“痛点”,立即引起网络的狂欢。这种现象对正值青春年少的高校学生而言,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动态稳定等方面带来了较大影响。因此,高校应重视舆情监控,从顶层设计、团队组建与选拔、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积极培养信息员队伍,营造良好的校园思想环境和良好的校园文化,保障校园的安全、有序和稳定。
关键词:高校;舆情监控;信息员队伍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04-0149-02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以及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我国正逐渐走向一个开放、多元、自由、竞争的信息社会环境。在全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既面临挑战,也暗含机遇。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大学生作为网络等新媒体的重度使用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之一是如何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资源,提高思辨能力,理性地在网络上发声,传递好声音,传播正能量,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舆论环境。同时,如何培养和使用信息员队伍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对校园舆情做好监控和引导,培养当代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也是高校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高校要构建系统舆情管理制度
高校网络舆情的发生多围绕学生们息息相关的生活及权益、社会热点、学校的大事等,在全媒体环境中,会得到快速的传播。高校应该首先做好网络舆情预警,以早发现、早响应、早解决的工作思路,及时处理和引导,尽最大努力缩短舆论发酵时间。在具体实施中,一定要及早制定应对方案,充分发挥专家智库和社会媒体资源,根据高校特点和热点事件情况,冷静面对,避免遗漏重要的细节,尽快了解舆情发生的根本原因,并要学会倾听受众对舆情的反应。并以坦诚开放的心态,迅速积极地进行客观回应,并化“危”为“机”,合理引导舆情的发展。
高校应该成立舆情管理队伍,负责全校舆情的统筹与协调。舆情管理队伍根据学校的层次和类别,应至少设立三个工作组、分别是教学信息员工作组、信息宣传员工作组、宿舍三级网络工作组,分别负责舆情工作具体推进落实。在构建系统舆情管理制度中,学校领导小组成员一定要具备敏锐的新闻感和较强的统筹把握能力,在舆情发生时,第一时间做出研判并形成应对意见。在队伍建设中,吸纳学校优秀骨干及社会媒体专业人士,形成强有力的应对团队。在运行机制中,一定要上下沟通通畅,根据舆论涨消情况,及时反馈并进一步制定细化方案,建立舆情危机管理的信息管理及公开反馈机制,以便于有效疏导负面情绪,防止负面舆情的扩散与转化。
二、高校舆情研判团队的选拔与建设
为提升高校舆情危机管理水平,高校舆情研判团队的综合素质要过硬,既需要熟练运用网络技术,又要熟悉宣传教育工作,同时要善于通过网络媒体对师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从而实现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
由于各所高校校史校情不同,管理和校园方化不同,在舆情研判团队的选拔与建设中,根据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内容和服务对象,不同小组的分工及服务对象,在各二级学院层面上应要选拔一批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普通学生组成的小组成员。教学信息员工作组以学院督导—任课教师—学习委员组成三级网络;信息宣传员工作组以学院信息员—分团委负责人—社团班级宣传委员组成三级网络;宿舍三级网络工作组由辅导员—班长—宿舍长组成。以上三个小组,分别对教学舆情、校园文化舆情、宿舍学生动态舆情有了全方位的观测,能够快速有效地反馈信息,同时学院也能较好地掌握舆情。
三、高校要着力培养舆情处理团队
随着网络的发达,价值的多元化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无论是现在的“抖音”“快手”等深受学生追捧的社交软件,还是相对传统的信息朋友圈和贴吧论坛,都活跃着高校学生的身影,并且有一些优秀的学生逐步成为某一领域的意见领袖,他们对其他人的影响日益扩大。全媒体的进一步发展,给更多的人带来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获得更多人的关注,甚至一度成为“网红”,或者开直播,这对信息的监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且媒体的交互性更加的强大。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科技信息中,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带来的影响一时间难以把控。目前,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也需进一步提升,着力培养其能够利用网络或平台理性、客观发声,而不能片面地做出“媒体审判”,将舆论扩大化。
学校舆情处理团队主要由以校长和党委书记为领导,由学校新闻中心具体负责校内舆情的监测工作,由其制定舆论引导方案。学校层面的舆情处理团队应当在全校范围内遴选政治立场坚定,在师生中有一定口碑且综合能力较强的年轻干部担任,具体联系各个二级学院,关注师生思想动态,把握学院的意识形态,一旦发生舆情,能够及时地、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开展舆论引导工作。
高校的二級学院也要成立自己的舆情应急团队,通过外出培训学习、购置书籍、专家讲座、专题讨论等形式,提升其团队的工作能力。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中,要注意涉及到老、中、青教师及各年级学生骨干,形成舆情监测网络,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梯队和较为完善的保障机制,使学院能做到全面、客观地分析学院的舆论环境,把握时间节点,在师生之间广泛开展思想动态调研,进一步把握师生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话题,为今后舆情研判打好基础。同时,利用网络信息平台,通过媒体宣传学院、学校形象,并善于通过媒体发声化解危机。
总之,各高校应当提高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视力度,不断完善舆情处置应急制度,从构建系统的网络舆情管理制度、舆情研判团队选拔与建设、舆情处置应急小组等方面做好制度和团队保障工作,保持和社会媒体的良好关系,加强和媒体沟通,并善于通过媒体发声弘扬正能量,引导学生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做到有顶层设计,有完善制度,有技术手段,有队伍保障,有良好环境,不断地提升全媒体环境下舆情监控工作效果。在管理中要明确工作内容和职责,简化工作流程,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和应对,借助相应的科技手段,全面把握舆论的发展趋势,确保高校思想动态稳定,共建和谐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明海,闻静超.全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机制探析[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7,(4).
[2] 全丹.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传播力研究,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