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竞争力提升的我国建筑企业人力成本优化探析

2019-03-26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7期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工业化技术人员

(中国石油大学 山东 青岛 266580)

自 2013 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对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需求也愈加凸显。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拥有低廉劳动力资源一直是中国建筑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优势所在。然而,近年来,建筑企业人力成本保持快速上涨趋势,据中国统计年鉴(2017)统计,自2009年到2016年,建筑企业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以每年11.6%的增长速度,从24161元/年上涨到45804元/年。低廉的劳动力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竞争下逐渐消失,如何提升我国建筑企业竞争力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刘快军和秦大伟(2010)在建筑企业工资与劳动生产率研究中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工资对于劳动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1]。因此,本文基于提升我国建筑企业竞争力的视角,通过借鉴国外建筑企业的先进经验,提出通过人力成本的优化,从而全面提升我国建筑企业竞争力。

一、我国建筑企业人力成本现状及问题

(一)人力成本持续升高

建筑企业主要有三类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一线工人(现场操作人员)。其中,大多数的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归属于城镇职工一类,反之,大多数的操作人员来自于农民工团队。因此,本文从建筑企业城镇在岗职工工资以及建筑企业农民工工资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建筑企业城镇在岗职工工资现状

据中国统计年鉴(2017)统计,从2009年到2016年,建筑企业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每年以11.6%的速度,从24161元/年上涨到45804元/年,翻一倍之多。

(2)建筑业农民工工资现状

通过中国工程造价信息网可查询到2010年-2014年建筑企业农民工工资状况。4年来,建筑企业农民工工资一直保持平稳上涨趋势。人均工资从79元/日增长到138元/日。

二、我国建筑企业人力成本上涨因素分析:

(一)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人力成本上涨的持续动力

建筑企业人力成本上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发展趋势。据中国统计年鉴(2017)统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78.7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744127.2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9.6%。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各行业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也保持类似上涨趋势。从数据可得知,自2010年-2016年,城镇居民在岗职工人均工资从36536元/年增长到67569元/年,人工成本呈现出刚性增长的特点。

(二)人力成本构成比例失调

建筑业的行业性质决定了建筑企业普遍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人才短缺的问题。从从业人员实际构成比重图可得知,现场操作人员占比重高达86.6%,相比较而言,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所占比例约在4%左右。据近年来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建筑业从业人员中,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所占的比例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整体来看,建筑企业人员构成比例失调,高级技术人才数量的不足不利于企业核心技术的发展。

(三)整体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建筑企业进入门槛较低,且对人员培训重视不足,导致了整个行业的人员素质较低。工作条件艰苦、环境恶劣、薪酬待遇低,也是导致高素质人才避而远之的重要原因。从从业人员学历方面来看,低学历人员所占比例高达90%以上,高中以上学历人员很少,员工素质偏低。

三、国际比较及优化目标设定

(一)发达国家建筑企业工业化水平高

建筑工业化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国家,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中国建筑工业化程度仅为3%-5%,而欧美建筑工业化达75%,瑞典更是高达80%,日本也能达到70%。这意味着中国的建筑工业化程度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相差超过10倍。高水平的工业化意味着高效率的劳动生产率,由图4-1可知,尽管2004-2010年我国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保持逐年上升趋势,但是远落后于法国、德国、英国、日本、美国这些国家。

(二)发达国家建筑企业人力成本水平高

自拥有统计资料的20世纪40年代起,美国建筑业生产工人的平均工资水平就保持较高水平。如2006年,建筑企业生产工人20美元的平均小时工资高于除信息产业外的所有大类行业的生产工人平均工资水平,也高于地方及州政府部门全部从业人员平均19美元的小时工资。而我国建筑企业人员工资水平始终低于各行业平均水平。

(三)发达国家建筑企业人员素质高

以德国为例,其有一套完善的技术工人培养机制,所有的工人都是经过系统的学习并且考核后才能上岗作业。美国工程承包企业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如柏克德公司,十分重视员工业务素质的培养,公司有专门固定的培训课程提供给员工。从人员构成来看,高级技术人员还是复合型管理人才占比高达20%以上,人员素质明显高于我国建筑企业从业人员素质水平。

以发达国家建筑企业作为标杆,通过比较找出差距进而设定优化方案,确定优化目标,通过人力成本的优化使我国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突破2.5万美元/人。

四、中国建筑企业人力成本优化措施

(一)注重人员培训,完善培训体系

一切竞争都将归结为人才的竞争,高素质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首先建筑企业必须要意识到员工素质的重要性,将此工作纳入企业未来发展规划中。通过对员工进行深入调查,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员工需求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对于劳务层员工,加强基本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的学习;对于管理技术人员,重点注重开发其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确定战略目标,优化人员配置

建筑企业应该在确定业务发展方向的前提下,明确当前需要什么样的员工、未来又需要怎样的人才,适时建立冗员退出机制以达到优化员工配置的目标。与发达国家相比,复合性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建筑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障碍。因此应优化人员构成结构,增大高级技术人员占比,培养大批技术人才来充实建筑业队伍,发展企业核心技术。

(三)提高工业化水平

从发达国家建筑企业来看,一个普遍的特征就是工业化水平很高,释放劳动力,克服技工不足的同时也极大提升了劳动生产效率。因此,我国建筑企业应该借鉴西方国家推行建筑企业工业化的策略,消除无效人力支出,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五、结束语

本文首先通过分析我国建筑企业在人力成本方面的现状及问题,以发达国建建筑企业作为标杆进行对比分析并设计优化目标,提出以下人力成本优化方案:(1)注重人员培训,完善培训体系、(2)确定战略目标,优化人员配置、(3)提高工业化水平。旨在通过人力成本的优化,提高我国企业劳动生产率,从而全面提升我国建筑企业竞争力。

猜你喜欢

劳动生产率工业化技术人员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应该重视提高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速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