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经营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2019-03-26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7期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生产率规模化

(郑州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01)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于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越来越重视。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发展好规模化经营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引领作用,规模化经营与农业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农业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分析规模化经营对于农业生产率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在经济学领域内,关于农业规模化经营与农业生产率的关系分析,一直是农业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内容。早期有俄罗斯经济学家在研究俄罗斯农业经营规模和土地生产率的关系中发现了二者的反向关系,提出了著名的“IR”假说。如今也有很多学者的研究表明,规模化经营会提高土地生产率。倪国华、蔡昉(2015)等人通过相关分析认为我国的亩均粮食产量与规模化经营呈现U型的关系。在研究规模化经营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上,国内外的研究大多都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正向变动关系。我国学者石晓平(2013)在和匡新华(2016)认为规模化经营会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张士云、江激宇、栾敬东、兰星天、方迪(2014)指出中国的规模化经营首先要对我国农业由充分的立法保障,要推进农业合作社的成立,加快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体系。[1]本文对于规模化经营对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给出了提高农业生产率对我国规模化经营的发展要求和建议。

二、关于规模化经营与农业生产率的解析

(一)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现状

如今,我国目前的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模式有市场主导的土地规模化经营和政府主导的土地规模化经营。由我国目前多地的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现状看来,这两种模式的土地规模化经营不仅尊重了农民自己的意愿,也使得原本低收益的土地产生了规模效益。①当然,我国目前的规模化经营还存在着许多弊端。我国人地矛盾突出,农村的劳动力过分密集,这有碍于我国农业的经营效益的提高。农业科研技术人员不够充足,我国农业技术水平还不够高,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但总体而言,我国的规模化经营一直在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二)农业生产率的衡量

1.偏要素生产率。偏要素生产率的另一种说法是单要素生产率,它衡量的是某一要素单位产出能力的大小,简单点来说就是单一要素的平均产出量。

2.全要素生产率。与偏要素生产率相对应的概念就是全要素生产率,它是用来衡量除了有形的生产要素以外的纯技术进步的生产率的变化。全要素生产率常用以下三种方法来测算:第一种方法是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法(Malmquist)。[2]二是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数据包络分析法是在既定的生产水平下,技术效率可以分解为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第三种是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SFA),它要求事先选定基本的生产函数。②

三、规模化经营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由实证分析规模化经营对于农业生产率的影响,我们主要分析的是规模化经营对于农业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这两大指标来进行分析。

(一)规模化经营对土地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我国的粮食产业在农业中的占比最重,因此选取粮食产业的分析更具代表性。本文选取国家统计局中粮食产业的相关数据,以我国2008年至2018年农业中粮食作物的生产经营状况为例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年来我国粮食产业中农业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农业效率提高了,土地生产率也随之提高。这说明我国的农业经营已经逐步从粗放式经营转向了集约式经营,这也是我们农业发展的方向。如今,适度的规模化经营已经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发展的重点,过去单纯地通过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来提高产量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带来的正的影响会反超所谓的负效应,由此使得我国农业生产率随着规模化经营呈现递增趋势。

(二)规模化经营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同样也会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劳动生产率可以表示为一定的劳动力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也可以表示为单位产品在一定时间内耗费的劳动力。本文通过劳均生产量与粮食产业种植面积的变化关系来说明我国粮食劳动生产率与经营规模的关系。分析发现,近年来年随着我国粮食种植规模的增加,劳动生产率随之增加。我国的农业技术有显著的提高,用来代替劳动力的农业机械设备也大大增加。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先进机械能够替代的劳动力增加,实际需要的随之劳动力减少。同时,适当扩大规模也会使得原来密集的劳动力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再加上政府对于规模化经营的大力支持,劳动人民有了更加积极的工作热情,这样就使得劳动生产率大大增加。

四、提高农业生产率对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要求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进行适合国家自身发展需要的规模化经营,才能使我国农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通过对于规模化经营对农业生产率的分析,笔者的总结如下:

(一)从提高土地生产率的角度而言

首先,我国政府应当加强引导农村规模化经营的发展。从土地生产率的角度而言,规模化经营要想实现好的发展,应当加大先进技术替代劳动力的比例、加大政府对于农户扩大经营规模的补贴,并且提高农户规模化经营的热情等。此外,建立更好的社会服务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我国要进一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在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要推进我国农业经营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

(二)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而言

从前文对于劳动生产率的分析可知,除了技术之外,劳动力投入的多少也影响着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因此,从土地生产率的角度而言,我国要引导农业人口的合理流动。其次,发展多元化规模经营也能够提高土地生产率。在追求最佳劳动成果的过程中,应当适度的增加土地规模化经营的类型,促进不同类型农业按照自身发展的需要来进行多元化的规模化经营。

通过对于规模化经营对于农业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可以得出合理的农业规模化经营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率。我们应该合理、有序地推进规模化经营。但同样要意识到,要结合不同地区各自的发展优势、社会和经济条件的发展需要来制定适合当地地区长期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将规模化经营对于农业生产率的积极作用发挥至最大,构建合理的规模化经营体系,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③

【注释】

①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2013年1月31日。

②杨敏:“农业规模化经营与农业生产效率研究综述”,《农业与技术》,2013年7月第7期。

③黄凌翔、郝建民、卢静:“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模式、困境与路径”,《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年第35卷第5期。

猜你喜欢

劳动生产率生产率规模化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中国城市土地生产率TOP30
中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
国外技术授权、研发创新与企业生产率
跟踪导练(三)4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应该重视提高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速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