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采访中培养问题意识

2019-03-26■李

法治新闻传播 2019年4期
关键词:检察业务专项斗争昆明市

■李 瑞

作为工作不到两年的检察新闻采编新人,编稿、写稿是我的工作常态,在工作中通过各类稿件的编辑,对检察业务工作也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我深知,必须深入了解检察业务工作,才能具备检察业务工作的问题意识,才能更好地做好检察新闻工作。

诚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记者获取新闻素材提供了更多方便,但记者不能因此而放弃走基层的优良传统,光靠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是写不出好稿件的。不了解一线检察业务,写出来的稿件要么“蜻蜓点水”不深入,要么容易因不懂行闹出笑话。今年5月上旬,我被报社派往云南昆明开展蹲点式调研采访,用一周的时间采访昆明市检察机关的扫黑除恶工作。我非常珍惜这次蹲点式调研采访,不仅把它当作采写稿件锻炼自己、践行“四力”的机会,更把它当作一次学习检察机关扫黑除恶相关业务工作、发现检察工作问题的机会。

驻昆明期间,我随昆明市检察院扫黑办办案检察官一道,一边采访他们的办案经历寻找新闻素材,一边体验检察官的工作日常,学习检察业务工作,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以检察官的视角去思考扫黑除恶业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看过一摞摞卷宗我发现,涉黑涉恶案件大多犯罪时间跨度长,涉案罪名繁多,犯罪组织架构复杂,案件材料动辄上百卷。随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深入,进入检察环节的涉黑涉恶案件数量还在持续增加,积案未结,新案又增,而且还有许多案件因侦诉标准不一而退回补充侦查,极大降低了办案效率,给检察机关的审查起诉工作带来了不小压力。

昆明市检察机关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如何让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检察机关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发挥的作用、通过检察新闻让人民群众有效感知检察业务工作?这是检察新闻记者应该做的事情。一周的采访,我写就《打准打实——“一把尺子”量到底》文章,在6月12日的检察日报一版发表。

《打准打实——“一把尺子”量到底》针对昆明市检察机关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面临的办案效率低下问题,从三个方面展现了昆明市检察机关应对该问题的解决之道:强内力,统筹检力,集中力量办难案;合外力,统一司法标准,避免侦诉标准不一导致退查,提高办案效率;强效力,延伸检察职能参与社会治理,从源头上减少案件发生。

该文见报之后,云南方面反响良好,从来自昆明的电话和微信中,我能听出检察官们对他们的工作能被公众知晓而感到自豪。但是,还有一些在蹲点式调研采访过程中发现的有价值的检察业务问题,没能出现在报道中,略为遗憾,其中不乏兼具新闻价值和实践意义的业务问题。

比如,昆明市检察机关的“套路贷”“校园贷”涉黑涉恶案件材料普遍反映出,“套路贷”类犯罪案件持续时间长,涉案人数多,在侦查取证方面存在很多困难,资金流水难以查证就是其中一个难点。由于网贷等案件大多数额不大,现阶段移动支付多使用支付宝、微信等方式走账,相关证据需要到深圳、杭州等地的腾讯、支付宝公司总部排队调取,取证成本极大;如案件涉及现金交易,则证据与事实之间的印证关系往往很难完全对应理清,指控难度较大。如果检察机关能通过办案,推动实现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机构的相关涉案支付数据与司法机关共享,则会大大降低司法成本、提高司法效率。一方面篇幅所限,一方面目前昆明检察机关也未能探索出解决办法,这个极具意义的业务问题就这样被“雪藏”了。

虽然最终报道没能呈现此次蹲点式调研采访所分析整理的全部有价值的检察业务问题,但发现问题本身也是收获,至少可以作为新闻“储备”。基层处处是新闻“富矿”,这次蹲点式调研采访让我明白了采访不是记流水账,而是在采访的同时学习检察业务,并发现问题,带着问题思考。这样才能在增长知识、获取鲜活材料的同时提升记者自身的综合素养和问题意识,写出更有深度和价值的稿件,做到通过检察新闻宣传推动和引领检察事业发展。

猜你喜欢

检察业务专项斗争昆明市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昆明市延安医院
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攻坚战
朔州市朔城区:强化组织 不断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坚持稳、准、狠原则 确保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信阳市检察机关扫黑险恶专项斗争纪实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始
刍议新时期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检察业务考评机制
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在基层检察机关使用现状的几点思考
检察机关党建工作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