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社会参与的协同治理探讨

2019-03-26王鹏程

关键词:协同院校社区

陈 诚, 王鹏程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01)

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的利用在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主体的前提下,可以也应当吸纳社会参与,以发挥其最大效用,积极扩大社会参与度,及时征询社区和社会的意见和建议,吸纳其合理要求,努力使高职院校体育资源闲置或空置率不断下降,使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升,确实发挥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和社区的资源优势,可以探索体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需求不均衡发展的需要。

1 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社会参与遇到的困惑

1.1 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社会参与理论依据还待进一步探索

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社会参与主要是周边社区群众参与,其体育资源的管理需引入社区体育管理理念。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分析,有学者认为,管理理念应强调权力、服务、责任、协调,以及战略发展、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关注民生四大理念。也有学者提出,社区体育管理应树立多元主体、公共治理、主体性发展、管理即服务四种理念。综合不同学者的观点,社区体育管理理论可归纳如下:①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从阶段管理到机制的建立形成系统性原理的过程,演绎到社区体育管理学的核心内容,是研究社区内部如何进行体育项目实施以及实施过程中的管理问题和应对机制,运用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5大职能,从管理计划,组织机构,课程设置,过程管理和评价成果等方面社区体育管理理论框架。②公共服务供给理论,从划分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不同类型,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自愿、社会志愿等多元化供给机制理论。③参与式发展理论。秉承“以人为本”的参与式发展的思想,强调居民不仅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参与者,而且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受益者,更是社区体育发展的推动者,使社区体育的提供者与参与者相互融合,在平等、共存、尊重的基础上,形成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一体化”的管理模式。纵观众多的管理理论,都或者侧重于高职院校体育资源内部管理,或者侧重于社区群众外部管理。具体表现是当前高职院校行政权集中导致的行政化问题突出,但是高职院校作为自律法人,拥有高等教育法所赋予的办学自主权,依法自主办学离不开行政管理。同时一个高效、廉洁的行政管理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的稳健发展,而且是高职院校繁忙事务提高效率必不可少的。因此高职院校去行政化,不是绝对的消减行政权,而是为行政权建立规范、高效、廉洁的用权制度,并将社会参与作为高职院校体育资源共建共享从而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的一个方面,虽然当前高职院校体育资源共建共享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群众期待尚有一定距离。需要建立基层参与的有效机制,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积极性高的参与基础,加上有效的市场化运作可以提升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的效用。需要行政权的推进,同时部分高职院校某些行政层对社会参与缺乏正确认识,将群众参与视为对高职院校资源的不当干扰,将社会参与不信任,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导致社会不愿参与、排斥参与、高职院校体育资源变相浪费有发生,社会对此反感,阻碍了高职院校体育资源服务社会的有效进行。同时也使正常的体育资源由于缺乏有效参与,产生了闲置、浪费等现象,极大损害高职院校体育资源效用最大化的发挥。

1.2 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社会参与实践操作缺乏信息对称

目前,全国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的使用状况尚不乐观。高职院校体育资源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不仅涉及高职院校和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也涉及社会和社区的切身利益。社区与高职院校比邻而居,由于产权归属和使用管理不同,社区很难共享高职院校的体育资源,涉及上述内容的规范性文件在制定中却鲜见社区的参与。高职院校是包括学校举办者、教职工、在校大学生、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利益的高职院校,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在程序和实体上可以吸纳他们参与。由于高职院校一般采取不公开的方式制定规范性文件,这种方式不利于社区参与度和高职院校体育资源效用最大化。参与不足导致高职院校规范性文件的执行度和权威性减损,其中的因素固然很多,既有行政决策的前期调研不足,规章制度的制定时间有限,高职院校的行政事务繁杂有关,但社区参与度不高,缺乏共建共享是一个重要因素。

2 完善高职院校体育社会参与的举措

2.1 立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社会参与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

对体育锻炼需求日益多元、多样,社区群众以高职院校内部体育设施为锻炼场所,融合了公众的生活。通过分析国内社区体育及治理的历史、现状和困境,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明确我国社区体育治理要向政府主导的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模式转变。首先是协同治理理论。于政府、市场、社会等主体的分析界定,提出了目标任务、职责权限、资源条件、制度设计、决策执行和监督整改等6要素的开放管理系统。其次,发现了社区体育协同治理的3机制。一是资源动员。通过细化资源结构,充分发挥组织化动员和社会化动员作用,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二是多元共治。通过树立愿景、权责划分、分工协作、信息共享、平等协商、监督评价,实现社区体育有效供给。三是利益分配。通过分析参与主体利益诉求,保障多元主体利益契合。为确保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社会参与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的建立,高职院校体育资源市场化是助推这一理论框架形成的重要举措。当前,高职院校去行政化日益成为共识,去行政化的根本在于规范和约束高职院校的行政权力,使行权服从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社会职能。在高职院校权力制衡的三种模式中,“权利制约权力”模式较之“权力制约权力”和“社会制约权力”更具优点。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院-系或校-院-系的科层管理模式。该模式系1745年由蒙西尔提出,横向为科,纵向为层,各负其责。其强制性协调的功能与行政机关的管理模式类似具有等级制、规则化的特点。纷繁复杂的高职院校事务需要组织有序的行政管理,但行政权的过度行使挤压了市场化的空间。高职院校不是行政机关,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管理者和参与者并存互动的命运共同体。扩大高职院校体育资源市场化过程中积极吸纳社会参与具有重要意义。规制高职院校行政权力必须强化参与,且社会参与的意见和建议行政权必须尊重时一个各界积极参与,其资源寻租空间就会大大压缩。积极吸纳社会和社区参与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的市场化运作,达到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提升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的市场配置和效用最大化。

2.2 探索构建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社会参与协同治理的实践模型

为实现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社会参与的有效供给,需要建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X”结构。在3大机制作用下,构建“横向职能部门分工协作、横向社区群众共同参与、纵向行政层级上下联动、高职院校体育资源可融入到社区教育平台提供服务”的“两横一纵一平台” 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社区教育平台)协同治理实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协同治理实践模型

为保障实践模型的实施,需在法律规范、体制机制、资金保障等多方面协同参与。法律规范显得尤为突出,高职院校《大学章程》是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最高法律文件。章程是明确高职院校内外部关系,界定学校办学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责的依据。严格依照大学章程办学,是依法治校的体现,在涉及高职院校体院资源规范性文件制定中不应照搬高等教育法的28条,过分强调高职院校依照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力,而应强调社会参与。尊重社会参与,主动吸纳其意见,鼓励其参与决策,是现代大学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文明进步的体现。不仅要在制定程序和内容上合法、而且要尊重受教育者,以人为本,合情合理,尽量减少禁止性、强制性词语,以规范性、倡导性词语替代。建立社会参与长效机制,不但参与制定,而且参与执行,还及时发现、删改、废除与高职院校法治化精神相违背的规范性文件,创建以学生为主,社区共建、多元参与的高职院校体育资源治理体系。

3 结束语

近年来我院体育资源社会参与的实践结果显示:体育资源动员越有力、多元共治越有效、利益分配越合理,体育资源社会参与协同治理效果就越好。使树立终身锻炼理念、满足社区群众需求、培育多元参与主体和实现动态合作共赢4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努力为全面推进我国高职体育资源社会参与协同治理提供决策参考,因此,提升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社会参与既是高职院校深化改革的要求,更是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挑战与机遇并存,高职院校既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又要优化高职院校体育资源社会参与职能,将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和社会参与的深度融合,将有力促进高职院校体育资源利用最大化的进程。

猜你喜欢

协同院校社区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社区大作战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