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享受明白易懂的智趣数学

2019-03-26吴汝萍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双数易懂单数

○吴汝萍

数学知识最基本的特征是抽象,它舍弃了事物的其他方面而仅仅保留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小学生思维最基本的特征是形象,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慢慢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阶段。数学课堂上,经常会有这样的画面:教师喋喋不休讲解,学生静静坐着,眼睛虽盯着教师,可眼神一片茫然。因为学生听不懂,思维已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学生不喜欢数学往往是从听不懂、学不会开始的,进而会导致惧怕数学,甚至患上数学恐惧症。教师要想让学生愿意跟着自己一起学数学、玩数学,就必须让学生学习能够看得见的、摸得着的、说得清的、理得顺的、悟得透的数学,让学生享受明白易懂的数学。

一、深入浅出,有效迁移

数学教师是否能深得学生的青睐,不在于教师是否有满腹经纶的数学知识,也不在于教师是否能熟练解答出一道道高难度的数学问题,关键在于教师的数学教学能否深入浅出,让学生感到数学是明白易懂的,是好玩有意思的。深入浅出的数学课堂是学生期盼的,也应该是教师数学课堂教学追求的常态。

1.深入——高观点立意。

“深入”是教师理解教学内容时要站得高、看得远,即站在更高更广的知识体系中去理解和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居高才能临下,高屋方可建瓴。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首当其冲是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上。教师备课时要高观点立意,深入研究教材,对知识体系进行宏观审视,不仅要关注相关知识的前后联系,帮助学生有效构建知识结构,还要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看清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浅出——低起点切入。

“浅出”是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已有认知起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低起点切入,是让每天所教的数学知识都有所植根,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中生长出来的,让学生知道它的“前世”“今生”,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述和提问也必须浅显易懂,并能启人深思、耐人寻味,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对每天所学的新知识都能理得顺、说得清,并在头脑中形成较为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

3.迁移——高目标达成。

高观点“深入”,低起点“浅出”,其目的是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会到达一个新的高度。

如二年级“认识一千以内的数”,让学生一个一个数,数类似“309后面一个数”时,很容易出错,误认为309的后面是400。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100以内数的顺序,说一说9、19、29、39等这些数的后一个数。然后引导学生根据9的后面是10,推想出109后面的一个数是110。并用计数器验证推想的结果,学生清楚地看到9的后面是10,109的后面是110。接着再让学生根据109的后面是110,推想“1□9”的后一个数。学生很快就推想出119的后面是120,129的后面是130等等。最后再让学生根据199的后面是200,推想出“□99”的后一个数。

如此教学,学生会将百以内数的数数方法有效迁移运用到数千以内的数,学生对千以内数的顺序的认知一下子就变得清晰通透了,认知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二、少谕多喻,触类旁通

“谕”是明确告诉,直言使人知道。“喻”是相机诱导,不明言而暗示之。教师要少谕多喻,因为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靠教师在抽象层面反反复复讲解几乎是没有实效的。教师唯有善“喻”,举例子或打比方,才能启发、诱导学生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1.善举例子,让数学概念明白易懂。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学生会误认为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如果教师只是反复强调,周长和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好比较,但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此时教师不妨举个例子:小红身高12分米,小明体重12千克,能否说“小红身高和小明体重一样”,也就是“12分米和12千克相等”?如果不相等,能否说“12分米大于12千克”或者说“12分米小于12千克”?

因为身高和体重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两个不同的概念,12分米是身高,12千克是体重,自然不能放在一起比较。由此,学生就容易触类旁通,认识到周长度量的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面积度量的是封闭图形围成的面大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从而理解周长和面积不能比较大小。

2.善打比方,让数学算理明白易懂。

计算末尾有0的乘法,学生简算时很容易出错。一方面是学生对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算的算理没有真正理解,另一方面对“去0”“添0”的简算方法掌握不到位。如:

教学过程中,不妨给学生打个比方:学校召开春季开运动会,天气比较阴冷,大家都穿着厚厚的长衣长裤。运动员上场比赛时,为了便于奔跑,会脱掉厚厚的长衣长裤(相当于“去0”),只穿短衫和短裤上场参赛。比赛结束,要及时穿上长衣长裤(相当于“添0”),否则就会受风寒,造成身体上的不适。

然后结合末尾有0的乘法简算进行理解:先去掉0,用0前面的数相乘,是为了方便计算,相当于前面的“脱衣服”,乘之后需要添上刚刚省去的0,相当于前面的“穿衣服”,脱了几件,就要穿上几件,忘记添0或少添了0,结果都会导致“问题”发生。

三、数形结合,形象直观

“数形结合”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一图抵百语”,以“形”的直观表达“数”,用“数”的精确研究“形”。由“数”观“形”,借“形”思“数”,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形象直观、简洁明了。

1.数形结合,让数学概念明白易懂。

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要深刻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自然是有一定的难度。要让学生真正理解相关数学概念,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数形结合”。

如“小数的意义”,如果只让学生反复读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是不能真正理解小数的意义并形成相关数感的。教师可以多让学生用不同的图形或物体来表征0.3、0.12、0.125等小数,看得见,摸得着,学生自然会觉得明白易懂。

2.数形结合,让计算算理明白易懂。

计算教学的相关内容看似简单,但如果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算理,很难正确地计算。比如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学生很容易出错。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用图形来表示(4+5)×3,比如圆圈图。

接着让学生分开算出两部分的和,即4×3+5×3,进而借助图形来理解(4+5)×3和4×3+5×3之间相等的关系:(4+5)×3表示的是9个3,4×3+5×3表示的也是9个3。数与形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从纯粹的形式记忆中跳了出来,变得有“形”可依,有“理”有据,不仅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3.数形结合,让数量关系明白易懂。

几年前,六年级期末测试卷上有这样一道填空题:一张长方形纸,长36厘米,从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一个小的长方形,这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当时一位教师看到试卷后立即打电话给数学教研员,好心提醒此题缺少条件。

连教师都看不出此题的数量关系,可见题目中的数量关系隐藏之深。但是,只要画出图,隐蔽的数量关系自然清晰地呈现出来,无所遁形。如图,可以从图中清楚地看到:剩下的小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就是原来长方形的长,所以剩下的这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原来长方形长的2倍,是72厘米。

4.数形结合,让数学问题明白易懂。

如一年级认识100以内的数后,让学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21个小朋友排成一队,按“1、2、1、2…”的顺序依次报数,结果是报单数的人多,还是报双数的人多?”全班异口同声:“报单数的人多!”接着教师追问:“如果是20个小朋友排成一队,按‘1、2、1、2…’的顺序依次报数,结果是报单数的人多,还是报双数的人多?”学生再次异口同声:“报双数的人多!”由此可见,学生只是根据“21是单数、20是双数”判断得出结论的,实际上根本不明白数学问题到底与什么有关。如果教师只是用言语表述:“你们说错了,20人排成一队时,报单数和双数的人一样多。”学生一定是一头雾水,根本弄不清楚其中的原因。

此时,不妨让学生自己在纸上画一画:画20个圆圈,表示20个小朋友,并在圆圈上依次写上“1”和“2”。等学生写完,自然能看清楚结果和自己想的完全不同:报“单数”和“双数”的人一样多。最后再让学生讨论:什么情况下报“单数”的人多?什么情况下报“单数”和“双数”的人一样多?为什么不存在报“双数”的人多?因为学生自己所画的直观示意图清楚地呈现在眼前,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说得清,道得明,悟得透。

总之,教师需要使出浑身解数,来增强数学的直观性,更要努力当好“红娘”的角色,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和数学“约会”的最佳场所。在学生与数学一次次接触的过程中,让他们体验到数学不难,明白易懂,数学有用,能解决很多问题。如此,学生就会有“入乎其内”兴趣,其心智也就会乐意走进数学的大花园中来,欣赏到美丽的风景。

猜你喜欢

双数易懂单数
易懂是优点
单数和复数
极简垃圾桶
庆祝六一
走迷宫
单数和双数
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
双数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