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朝阳区体育教学实效性的调查研究

2019-03-26孙卫华吴建美侯雪萌

农业知识 2019年6期
关键词:实效性运动评价

文/孙卫华 吴建美 侯雪萌

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始终关注的主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不仅直接关系着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也是落实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一个可借鉴、可操作、可复制的课堂教学方法体系,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供思路和保障,同时也可以起到帮助体育教师反思和规范自身教学行为的作用。

一、 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北京市朝阳区的中学体育教师以及学生。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具体研究方法略)。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方面

本次发放教师问卷150份,回收143份,回收率95.3%,合格率100%,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参与调查教师的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参加调查的教师10年以上教龄的居多,占到参加人数的49.65%,3~5年教龄的人数最少,占到参与人数的10.49%;文化程度上大学本科最多,占到总人数的83.22%,其次是研究生,占12.59%,大专及以下有6人,占4.2%;在专业方面,以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为主,占到总人数的72.73%。

2.参与调查教师的基本功水平分析

2.1 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了解程度

课程标准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理论指导依据,应引起所有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只有将新课标熟识、参透才能使教师了解课程改革方向,切实提高体育教学实效性。

调查得知,大部分教师对于新课标还是非常了解熟知的(74.12%),但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25.82%的教师对于新课标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的盲点,甚至是不熟知,尤其是青年教师由于教学时间较短,经验尚欠,造成了对新课标了解不够深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教师在课堂上的把握情况,这也是当下在年轻体育教师团队建设中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2.2 对参与调查教师的课前备课情况分析

表1 最近一节体育课上安排的运动负荷

表2 运动习惯的培养

表3 学生兴趣的激发

一个精彩的课堂,都源于精心的备课,而备课更是一个能够将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学生实际情况等重要教学因素串联在一起的主要途径,所以教师的课前备课情况对体育教学实效性有着必然的影响。由此,本文在这方面进行了相关调研。

通过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分析、教案撰写以及教学中的重难点关注,发现大部分教师能够做到认真钻研教材,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这与我区一直以来严抓课堂教学的规范性、严格落实《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标准》以及《北京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基本标准》不无关系。

3.参与调查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分析

本部分主要是从教师课上精讲多练的运用、运动负荷的安排、运动习惯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的教学组织五个方面展开调查,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3.1 教师精讲多练的运用

语言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体育教师组织教学、传授基本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练”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必要手段,只有通过有效的“练”才能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的任务[2]。

在参与调查的教师中,近90%的教师在教学中会格外注意语言的使用以及课堂的练习;对于课堂中“练”什么、怎样“练”,能够较好的给予指导,但是在语言的精讲上,做得还不够出色,表现在讲解中事无巨细,处处重点,结果造成重点不突出。

3.2 运动负荷的安排

运动负荷适宜,才能收获较好的运动效果。调查得知在教学中绝大部分教师都会格外的注意到课堂的运动负荷,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存在,如:学生数量较多,体育器材较少,练习场地受限等原因,在练习密度与强度的教学设计以及如何调控上都需要再进一步的提高。

3.3 对运动习惯的培养以及学生兴趣的激发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则是促进学生运动习惯养成的一个重要手段。

从表2、3可以看出在参与调查的教师中,绝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学生习惯的养成以及兴趣的培养,尤其是在教龄长的教师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他们由于经验较为丰富,能够较好地把握学生运动的心理需求,在教法的选用上也是从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出发,注重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3.4 课堂的教学组织

体育课的特点是以室外活动为主,有序的课堂组织是保证体育教学正常进行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条件,同时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防止伤害事故发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调查结果看不论教龄长短,教师都非常注重自身的课堂组织(图1)。

图1 课堂组织的规范性

4.参与调查教师的自身提升情况

有效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十分巨大的帮助。它通过对课堂的总结发现问题,促使教师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巩固理论知识,并思考合理运用到课堂的实践方法,最终达到提升教学质量与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目的。在参与调查的教师中,虽然大部分(98.21%)教师有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反思,但从教师对自身的反思效果看,并不是很理想,近一半(44.06%)的教师只是为了反思而反思,并没有实际效果,这是由于部分教师忽视了教学反思的真正目的,对其产生了认知上的偏差,才使其失去了有效性,不能为课堂教学更好地进行服务。因此培养良好的课堂反思习惯,提升反思素养,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二)学生方面

本次发放学生问卷1300份,回收1257份,回收率为96.7%,有效问卷1257份,有效率为100%。

1.学生对教师把握学情的评价分析

把握学情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必须善于了解学情,只有准确地了解学情,才能使教学方向更正确、方法更灵活、效果更理想,才会使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从而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因此,运动能力作为学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应引起教师的重视。

由图2得知,我区教师在备课时能够基本做到提前了解学生的实际运动能力,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系统教学,保障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图2 教师对学生运动能力了解程度的评价情况

2.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实施情况的评价分析

良好的课堂实施是实现高效教学效果的手段。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高效学习;通过监控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身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通过有效的组织管理,使学生有序完成课堂任务等,都是良好课堂实施的具体体现。

2.1 学生对教学方法采用的评价分析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称。选择了正确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自觉性,同时还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而在教学方法的采用方面,我区教师表现较为优秀。62.45%的学生在此项调查中赋值5分,23.23%的学生赋值4分。可见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较为严谨、多样,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

2.2 学生对课堂组织管理的评价分析

课堂的组织管理是体育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不仅是引导者、促进者,更是组织者与管理者。良好的课堂管理有利于有效提高教学实效性。

在有关组织管理的两道问题当中,参与调查的学生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图3)。由此可见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较为合理,学生能够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与安排,得到较为舒适与满意的课堂学习体验,从而使教学与学习流程获得保障,进而促进教学实效性的实现。

图3 学生对教学组织安排评价情况

2.3 学生对课堂运动负荷的评价分析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不但对增强学生的体魄有重要意义,同样也是衡量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指标之一。根据体育课教材和教学形式的特点,合理安排、调节课的运动负荷,对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十分重要。

在此部分的调查中发现,仅42.8%的学生赋值5分,低于其他问题的平均数值;31.74%的学生赋值3分(含3分)以下,接近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项目特点,利用不同分组方式、不同目标设定等方法进行练习,从而加强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2.4 学生运动习惯培养情况的评价分析

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是体育教学中所要达到的一种目的,同样也是三维教学目标之一。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自我锻炼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在锻炼的同时形成坚强的意志等多种优良品质,从而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间接影响体育教学实效性。

通过调查,绝大多数的学生选择了赋值4分(含4分)以上,其中赋值5分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8.34%,赋值4分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9.49%。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中对体育习惯的培养表示认可,但仍有小部分学生可能由于兴趣、精力、对体育锻炼的理解偏差等问题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由此可见体育教师仍然需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等特点,制定科学系统的教学与练习计划,不断督促、教育学生,使学生将体育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技能潜移默化到生活中,从而真正达到“终身体育”的目标。

2.5 学生对教师课堂反馈情况的评价分析

课堂反馈是师生之间交流的一种过程,只有进行及时的课堂反馈,教师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第一时间调控课堂。而学生通常以师生评价、生生评价、自我评价为得到内部反馈的主要途径。在体育教学中,只有师生双方都及时得到课堂反馈信息,教师再根据信息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合理的教学行为,才能有效提高教学实效性,从而形成高效课堂。

经调查得知教师的课堂反馈普遍进行得较好,有82.89%的学生赋值4分(含4分)以上,但仍有5.89%的学生对此部分调查赋分不高(低于2分),究其原因可能在于部分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对于学生所反馈的信息没有及时系统地进行处理,并采取相应行动;未重视生生评价与自我评价,从而忽视了学生的自我感受等。因此,教师在这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

3.学生对体育课程与教师的整体评价

超过四分之三的学生选择赋值4分(含4分)以上的分值,其中赋值5分学生占总人数的50.68%,选择4分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6.09%,可见绝大多数的学生表示喜欢上体育课。但仍有23.23%的学生在此问题上赋值3分(含3分)以下,近四分之一的学生不太喜欢上体育课。造成此调查结果的原因较为复杂,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可能存在自身问题、教师问题、家庭环境问题等多方面复合问题。但从教师自身角度来讲,仍需要对学生加强引导、因材施教、提升自身教学业务水平,从而在根本上找到问题症结,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实效性。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1 教师的基本功水平扎实,学生对体育课程及教师整体评价较高

通过调查发现,参与调查的教师不论是对于课标的熟知,还是教材的把握,都有比较好的认知;在教学设计的撰写上也能比较好的完成,教学基本功比较扎实。参与调查的绝大多数学生对教师专业水平表示认可,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较高。

1.2 教师课前准备良好,学生认可教师对其运动能力的了解

教师能够认真做好课前准备,无论在教学设计还是对学情的了解方面,我区教师表现良好,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1.3 注重课堂教学,学生对课堂教学实施情况基本满意

调查发现,教师都能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有着良好的课堂组织,在课堂中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重对学生运动习惯的培养;学生对于教师课堂教学实施方面均表示满意。

1.4 教师有一定的课后反思,学生对于课堂反馈基本满意

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教师会在课后进行相应的反思,但反思效果并不理想;在课堂中教师能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课堂反馈,但对学生的自身评价重视不够。

2.建议

2.1 课前准备再细致全面,建议仍需从学生兴趣与实际出发,继续发掘方法不断创新,进一步提升教师课前准备水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2 课堂实施中对每种措施的运用还不够深入,不够系统,还需要再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在运动负荷方面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使课堂负荷量最优化,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实效。

2.3 课后反思应该有一定的针对性,注重自身良好的课堂反思习惯,提升反思素养;在对学生评价环节注重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2.4 教学设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作为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场地设施,目前还没有达到充分满足的状态,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略)

猜你喜欢

实效性运动评价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不正经运动范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老少互动 提升关工委工作的实效性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