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音乐与科技的电子音乐新动态
2019-03-25张珈瑜
张珈瑜
[摘要]总结2018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系列活动,反映电子音乐技术创新与艺g/c,]新融合的创作观、创作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交互音乐;电子音乐;技术融合
文章编号:10.3969/j.issn.1674-8239.2019.03.012
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MUSICACOUSTICA-BEIJING)是中国当代音乐发展历史中较有影响力的大型国际性现代音乐专业活动之一。2018年10月22日至28日,第十九届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本次音乐节的主题为“聚合(convergence)”,旨在关注电子音乐探求技术创新与艺术创新融合的追求。“聚合”象征着一个时代亮点的聚焦,旨在能量的聚集,理念的汇流,智慧的集合,思想的碰撞与创新(张小夫语)。音乐节期间,来自世界各地20多个国家的业界精英汇聚北京,7个系列的活动内容十分丰富,异彩纷呈。
本届音乐节的活动内容共有七大系列:14场不同风格样式的多媒体电子音乐会(共演绎101首作品);11个单元的电子音乐大师讲学;第15届北京国际电子音乐作曲比赛系列(4个组别,共48首作品进入决赛);第6届北京国际电子音乐学术论文评奖;“聚合”电子音乐主题论坛;国际电子音乐新技术新设备展演(5个声音装置);第36届国际电子音乐联合会(北京)主席年会。
电子音乐正是音乐与科技聚合而成的结晶,走在声音艺术的时代前沿,探索无限的可能。本文通过阐述本届电子音乐节的亮点,反映艺术与技术的创新,以及随时代发展的面貌。
1电子音乐的创作观、创作流程及作品实践
本届年度人物作曲家张小夫,给大家带来了一场大师班讲座和一场个人专场音乐会。讲座名为《我的电子音乐创作观》。他首先回顾了电子音乐的发展史,然后进一步提出电子音乐是属于当今这个时代的声音。通过自己对电子音乐的分类,阐述了电子音乐的两大优势,即“声音优势”和“空间优势”。紧接着,他又以自己的几部作品为例,分享个人电子音乐创作的流程,他这样说道,“不同的理念会产生不同的追求,不同的追求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决定不同的音乐创作的思路和创作流程”。从最初的想法到最后的作品,这一系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声音的获取和选择。这一部分内容是电子音乐中真正核心的东西,声音素材往往是短小的。它需要有震撼力、有表现力、有温度、能产生联想、有弹性、能裂变。
(2)电子音乐声音的加工和组织。这是电子音乐创作中最复杂的部分。在这个技术环节,把声音素材通过变形加工,进行无数次不断尝试;与第一阶段不断重复交替,选择、变形、再选择,再变形。然后整理出大量的电子音乐材料。用传统音乐的底层逻辑来布局组织这些声音,从而形成句子、段落、语汇。
(3)声音的扩散和投射阶段。这一阶段是电子音乐艺术表达的最终阶段。在组织加工阶段之后,需要做的事情即为声音在空间的调度。通过在空间设计中的二度创作,分解原本完整的音乐形式。设计声音的对话、投射、运动等,将电子音乐多声道的表现成为空间艺术中最核心的内容。
在专场音乐会上,张小夫带来四部经典作品:《发往火星的@Ⅱ》——为电子音乐与视觉影像而作(2017)、《山鬼》——为戏剧女高音与电子音乐而作(1996)、《不同空间的对话I,Ⅱ》——幻听电子音乐组曲(1992—1993)、《诺日朗》——为混编组合打击乐、视觉影像与电子音乐而作的多媒体交响乐(1996-2016)。这四部作品浓缩了张小夫近30年的创作成果,集中反映了他的音乐创作核心理念与独特的文化审美追求,即从历史视角、民族视角、抽象哲理视角和特定风格视角注重声音品质,注重音乐的文化内涵。这些作品在新技术媒体环境下,探索各种不同艺术表达与电子音乐结合的可能。
《发往火星的@Ⅱ》作品中,作曲家利用电子音乐的空间特性,实现电子音乐不同时空的实时对话;声音与影像的实时互动,通过碎片化的声音与旋律线的展开,将宗教性的唱诵、德彪西的《大海》主题和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主题,分别在不同段落以电子音乐的语言进行展开。区别于传统具象的古典音乐音响,这些片段在经过特殊处理和变形之后变得抽象,并且形成一种特定的艺术符号。通过有逻辑的组织,这些符号被有机地结合构成一定的完形,即格式塔。在千变万化中,丰富作品的表现力。作品旨在將“人类的语言”“人类的苦难”“人类的精神”等主题内容传递到火星。
作品《山鬼》,特别邀请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进行演出(图1)。电子音乐结合歌唱家的“二度创造”,人声中具有戏曲化的念白、韵白和半说半唱的吟诵,表现出鲜活的、富有本土化、个性化的山鬼形象。同时,也将《山鬼》所蕴含的东方古老的楚文化风采表现得淋漓尽致。电子音乐具有亦真亦幻的音响空间表现特性,抽象与具象的声音表现优势。张小夫使用一种“复合型”的多层次音响结构,即不同类别音响层的多样化混搭组合;将准备好和变形后的音响材料分为三层,即音高明确的,归于传统声学乐器音高体系的“乐音音响层”、接近但不能融入传统声学乐器音高体系的“模糊乐音层”和通常的“噪音音响层”。
2电子音乐学术成果
在本届电子音乐节上,来自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宣读学术论文,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且进行一系列的学术交流。
来自波兰的马莱克-科洛涅夫斯基(Marek CHOLONIEWSKI)发表论文《内部网络的多样性》,提出不同艺术网络的形式,要选择不同的技术,并且艺术活动要以互联网为基础。
西班牙的何塞-曼纽尔·贝伦克尔(Jose Manuel BERENGUER)发表《噪声作为审美趋同因素》。他认为噪声一直存在于音乐中,并且一直是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种乐器的频谱中不包含重要的噪声痕迹,那么就不可能找到一种单一的人类语音样本,而这种样本中重要的频谱随机性是无法描述的。
意大利的茱莉亚·萨尔诺(Giulict Sarno)发表论文《电子音乐档案作为一个音乐结构:以TempoRectle为例》,探讨价值策略的形成和管理存档电声、电子音乐遗产,Tempo Reole的案例说明,“融合”的概念可以作为一个指导原则来发展好的实践,应该去执行。
来自匈牙利的安德里亚·斯葛瓦里(Andrea SZIGETVA)发表《在多维视听空间中,创造图像与声音的融合》。他提出利用多维视听空间的概念,探讨运动图像与声音的联系,还给出用于分析一些视听作品片段的两个术语,视听形态学和视听格式塔。
来自俄罗斯的伊戈尔·凯法利迪(IgorKefalidi)和康斯坦丁·赞肯(Konstantin Zenkin)共同发表了《电子音乐作曲和影像艺术:创作与分析的问题》。他们认为,音乐与视频艺术作为新的合成艺术形式也存在自己的特点和问题,并且列举了其创作的两种方式:首先创作出音乐,视频艺术家受到音乐的启发,创作出自己的作品;作曲家受视频创作的启发创作音乐。
来自墨西哥的曼纽尔·罗恰·伊图尔拜德(Mctnuel RochaITURBIDE)发表《听力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运用调查和提问的方式得出结论:即使人们没有听到具体的艺术或音乐作品,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艺术体验。
通过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交流,聚合了多国的电子音乐发展成果和文化精华,升华了2018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聚合”的主题。
3交互——数字化环境下的新媒体装置作品的亮点
当今的艺术呈现学科交融的趋势,电子音乐也在艺术语言演变的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艺术形态和各种技术相结合。人们不再单从声音的视角关注电子音乐,而是不断地从新的文化视角和科技视角探寻电子音乐的可能。
在浙江音乐学院声音装置展演专场演出中,系列作品旨在通过运用可视、可触的视觉媒介,特别强调声、光、像的协同组合,作曲家借助数字技术进行多方位、多形式的互动式音乐创作探索,形成相互的触发,来表达无形的声音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内容,让参观者以互动方式近距离感知声音。现场共展出5部声音装置作品,分别由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教师李秋筱、段瑞雷、王新宇和学生包忆杭、何铮澄创作。
作品《云》(图2)意在让人们去感知、想象来自云的声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而云的结束,又是水的开始。境遇的转化,生生不息。《云》是一个集合了灯光与声音的交互式声音装置作品,当参观者立足于灯光装置之下,声音和光随即被触发,并随着参观者的移动发生相应变化。
作品《(填空)》(图3)是通过采集参观者手机的信息来进行互动的声音装置作品,旨在传达“声音从未停止”的理念。人们可以选择闭上眼睛,拒绝观望这个世界,但却无法选择拒绝听到来自周边的声音。人从生至此时,无时无刻不在声音的包围中。
作品《波凌I》(图4)以交互多媒体电子音乐装置为表现形式,声音、影像在垂直维度中的运作成为一种对升腾的象征,结合全息投影媒介让观众在交互过程中探索与体味一份独特的流转趣味。“波”——水、风之涌流而形成;“凌”——蕴含上升之意,波是水的精髓和灵魂之一,作品以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象。
作品《道听“图”说》(图5)通过数个喇叭构成的声音装置,将声音素料逐次变形,使其最终脱离其原貌,达到面目全非的效果。
作品《赛博的沙漠》(图6)以沙漠的湍流来展示赛博文化。作品用投影仪投射的方式展现流沙的视觉效果,当观众踏上地面的投影部分,就会触发出相应的视觉变化及声音效果。
4参演作品的创作变化
本届音乐节上,演出场次和作品分类见表1,作品地域及作品分类见表2。各种风格迥异的电子音乐会继承了以往几届的大致理念,同时也体现了近年来国内外电子音乐创作趋势。
通过分析作品数量和类别,不难看出,与往年相比,2018年的幻聽类作品数量最多,共49部,占参演作品总数的45.5%,所有幻听类作品均由国际联合会选送。2018年,国内共22首参演作品,占作品总数101部的21.8%;其中,交互类作品则独占鳌头,共9部作品,占国内作品总数22部的40.9%,占所有11部交互类作品的81.8%。
5参赛作品中的问题
每年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的一大特色就是“电子音乐作曲大赛”。本届电子音乐作曲大赛分为:A组一幻听类电子作品;B组一混合类电子音乐作品;c组一多媒体类电子音乐作品;D组-应用类电子音乐作品。四组比赛均以现场打分与点评的方式进行。总体来说,从中外专家的点评可以看出,比赛作品的质量比往年有所提高。然而,还是有一些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笔者将其总结如下。
A组参赛作品是4个组中学术性、专业性要求最高的一组,运用的技术平台、声音素材的结构表现力、素材的处理方式以及传统的作曲思维应该都是极具新意的。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声音材料普遍缺少特点;在效果器的选择上应该有意义和价值,而不是为了弥补声音的缺陷;需要注意空间感的设计。
B组是真实乐器与电子音乐结合作为创作主体,而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恰如其分的融合二者对于B组来说至关重要。12部参赛作品中,大部分都是与民族乐器结合的作品,而西洋乐器则较少;真实乐器声音处理得不够复杂,应该把更多的空间留给电子音乐。电子音乐不应该仅是同步,而应被当成另一个主要的角色,与真实乐器相互对话、交织并产生效果;乐谱和作品本身同样重要,要注意电子音乐的记谱。
c组作品中,有四部作品视觉和声音元素结合得很好,素材干净,有很好的审美价值。但仍有很多部作品出现声音画面不对应的情况;结构缺乏整体设计,完整性不是很好;素材太多,以至于音乐和画面基调不明确,不连贯;作品的简介影响理解。
D组音乐题材多为文化主题。几部作品关于民族文化的界限和区分不是很清楚,特别是蒙古族和藏族的音乐表达有些模糊难辨。还有一些作品类似于影视配乐,商业性较强,制作技术方面有待提高。作品介绍中,有与听众感受出现偏差情况。而作品标题的起名,也是与评委关注的重要角度之一,有的作品出现“词不达意”的状况。
6总结与展望
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享誉国际的专业性电子音乐节,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纵观每一届,汇聚世界范围内不同领域、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电子音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求同存异、优势互补、了解最新的动态发展。
时至今日,电子音乐的研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多种艺术表现形态、层次丰富多彩的音乐、技术融合运用的新领域。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为电子音乐提供了更开阔的创作空间,期待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继续在开拓、探索的创新道路前进,为推进国内外电子音乐的交流与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