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村商品流通网络构建机制研究

2019-03-25焦阳

商业经济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环境

焦阳

内容摘要: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在整个商品流通体系当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在建设现代商品流通网络中意义重大。尤其是新型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新的技术支撑,能够为农业经营的安全性提供保障。所以在电子商务背景下构建农村商品流通网络机制,其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都很重要。

关键词:电子商务环境   农村商品流通网络   构建机制

电子商务环境下商品流通的主要特点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出现了新型物流技术、4G网络以及即将普及的5G网络。另外,云计算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等都逐渐融入生活当中的各个方面,使得现代流通出现了不少新特点,具体表现为:虚拟、个性、智能、社会、移动和数据异构特点。除了以上特点之外,还有集成性、网络化和交互性等,这些特点对于商品流通网络的构建都产生了一定影响。

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村商品流通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

伴随着电子商务兴起的还有很多新兴技术,比如网络技术等。各种技术的发展都为流通企业业务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也推动了流通业各个方面的进步和发展。比如流通业的相关管理技术会得到改进,业务也实现创新发展。流通行业的发展、流通网络体系的构建会给整个行业竞争优势的提高奠定基础,继而促进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近几年我国在农业发展中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惠农政策,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转移,推动农村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促进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变得更加健全。促进配送业、连锁超市以及电子商务等现代化商务发展方式的应用,支持邮政以及商贸等向农村提供服务,建立生产资料、农产品以及日常生活用品销售的网店,旨在为农村提供更良好的购物环境,同时解决农村千家万户和市场之间的对接问题,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二)劣势

第一,成本更高。城市流通组织所流通的商品一般是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农村很多商品附加值都较低,导致农村与城市在流通当中出现不平衡问题。受到经济利润的驱动,形成批发、运输与零售等各个环节相互分割的局面,导致农村流通组织很多情况下没有办法满足生产企业的实际需求,无形中使传统分工协作的难度加大。

第二,现代化程度比较低。农产品流通中的信息化程度比较低。农民对于电子商务以及新事物的理解不够,另外硬件基础设施等也不够完善,都导致我国农产品流通产业的发展比较落后。当前缺少权威平台发布和农产品相关的信息,也缺少专门的设备,农民得不到权威、准确的信息,参与其中的积极性也不高。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所发布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数据可以看出:截至2018年6月份,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了2.11亿人。图1为2012-2018年上半年我国农村网民规模增长速度及比例。

2017年,农村网络零售额第一次突破了万亿元大关,同比增加了39.1个百分点。农村实物类产品网络零售额在总零售额当中占比达到62.9个百分点。2018年上半年,农村地区网络零售規模持续扩大,同比增加了34.4个百分点。

2017年农产品当中的生鲜电商保持了极快的增长速度,交易规模达到了1418亿元,京东和天猫等为代表的平台以及每日优鲜和易果生鲜等主要垂直电商都为生鲜电商市场的发展和转型起到了重要作用。表1为2016-2018年上半年我国农产品网络销售额。

农村网店在2017年的数量已经达到了985.6万家,和2016年相比,增加了20.7个百分点,所带动的就业人数超过了2800万人。农村网店数量仍然在持续增加,而且农村电商市场也仍然没有达到饱和状态,市场空间还很大。农村网店用户大多分布在有赞、农村淘宝以及拼多多等。其中阿里巴巴平台在全国31个省市都有淘宝店主分布。另外,淘宝镇在2017年时已经分布在全国的24个省市,数量为242个,和2016年相比增加了79%。淘宝村的数量更多,已经超过了2118个。

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问题,当前伴随着快递下乡相关问题的解决,物流的制约因素变得越来越小,加之我国在邮政方面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全国在2017年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村村通邮的目标。

我国电子商务当前还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近几年来农村电商的发展可谓是异军突起。2017年农村网络零售额的增长速度显然要快于同期全国网络零售额的增长速度。农村网络零售额在全国网络零售额当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农村电商发展速度超过了城市。因此整体上看,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农村电商已经在近几年得到了跨越式发展。

电子商务背景下农村商品流通网络构建的具体路径

(一)利用信息系统创建现代化网络供应链

第一,需要建设网络信息系统。以电子商务为基础,根据农村当前现代商品流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相应的网络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起到特殊的作用,比如能够汇集不同供应链节点的信息,同时促进自身价值的有效发挥,推动现代商品流通信息变得更加流畅,在整个农村商品流通当中能够更快的实现信息共享,帮助农村商品管理者及时得到和商品流通相关的信息与数据。后期很多工作都需要以大数据为基础,然后才能开展进一步的分析和沟通。农品商品流通体系在实际构建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节点就是供销社,其在商品流通信息管理系统当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可以得到和农村商品流通过程相关的所有信息。

第二,建设现代商品流通网络系统的初步方案。根据农村当前电子商务发展实际情况,构建现代商品流通网络机制,其采用的具体方案应当密切结合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的实际需求。如果从运营需求的层面理解,可以把现代商品网络流通系统建设分为多个模块,包含后台管理系统、店铺销售以及加盟商管理系统等。其中,各个管理模块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关系。在获得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信息和数据上,所采用的方式是通讯服务器渠道,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完善,最终达到无缝对接的目的。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商品流通当中的数据具备准确性和安全性。另外,对于涉及的相关数据系统信息处理流,可以采用多层架构体系结构,主要是因为其可以促进数据流通更加通畅,提高处理效率,使客户需求得到更加有效的满足。另外,商品流通管理系统还应当做到对不同层次客户的数据进行分类,同时在对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更加及时且准确的决定。

第三,管理信息系统核心功能的实现。在电子商务良好发展的背景下,拓展了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的发展空间,而且也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对于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当中所包含的核心功能,可以将其大致上分为不同模块,如批发客户的管理、批发订单、报价目录、期货订货等。其中,期货订货主要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需要在申请完成订货后,对相关订单进行专门汇总。网上订货模块指的是客户订货所采用的渠道和方式,另外也包含零售补货、货物的分货和拣货以及网上管理平台等。在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系统构建过程中,设置专门的信息系统平台是为了保障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对批发订单、信息的查询等各个方面的管理更加便利,提高其有效价值和科学性。

第四,构建供应链网络。构建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网络机制,必须要积极借助于电子商务发展大环境带来的便利和相关技术条件。对于农村商品流通系统的发展,在构建专门的供应链网络时,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强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要发挥市场在其中的主导作用,将信息技术作为发展的依托,同时还要构建良好的商品流通经营机制;要借助于网络自身拥有的优势,让商品物流网络的覆盖面得到进一步拓宽。

(二)构建专门的电子购销系统

在电子商务发展的环境下,农村各个方面的发展和建设都成为农村发展当中的主要目标,结合当前农村商品流通以及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专门的流通网络机制,同时还应当把握好在机制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关键因素:

第一,促进商品流通网络当中购销系统的完善,在具体进行系统建设的过程中,相关内容的管理者应当和农村商品流通的实际发展需求相结合,同时借助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的优势。第二,应当坚持科学的发展原则,要做到让利于民,最大限度促进采购成本的降低,使农民收入实现最大额度的增加。第三,网络系统建设还需要专门的负责管理者采用相关手段为农民营造出良好的消费环境,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因为假冒伪劣产品不仅会对网络流通系统的信誉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农民的参与积极性。

为了更好的以电子商务环境带来的优势为基础,农村商品流通系统的建设和管理者更需要建立起专门的供销门户网站。在确定相关网络营销系统的同时再收集和供销社组织结构、具体经营以及发展等各个方面相关的信息,再对这些信息进行进一步处理,形成一个覆盖全面的综合网络系统。另外,门户网站还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和相关单位和企业之间构建合作关系,实现信息和资源等方面的共享,推动自身力量的强化,打造先进的三农信息平台。将各种服务功能都汇聚于一体,同时还需要融合先进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流通网络系统,推动农业现代化、市场化以及产业化发展。

比如县级以上的各级供销合作社可以构建属于自己专门的信息门户网站,整合供销合作社当中的发展情况、职能分工以及经营业务和组织框架结构等,逐渐构建统一且覆盖全面的供销社信息网络系统。也应当加大和周边单位的合作,比如需要对内部和外部力量进行整合,借助于GRPS技术、WAP技术以及4G信息技术、移动商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将各种设备借助互联网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店面应当有统一装修风格、牌匾标识和服装、服务规范等,证照也应当统一发放和配送。通过该系统的构建,能够将供销社内部的成员、供应链不同节点包含的消费者等连接起来,也能够将农村特色农副产品和农产品等销售出去,发挥网络系统对于农副产品销售所起到的引导作用,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快速發展,实现农产品的规模化、市场化以及品牌化等。

(三)构建现代商品虚拟市场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为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网络系统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支持,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所以如果想要认识当前在农村商品流通当中出现的问题,并且让农业生产和发展变得更加标准、规范和科学,就需要构建虚拟市场。在虚拟市场当中能够进行农产品的购买和销售等,应该在商品流通当中把信息作为先导,发挥信息在促进商品流通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同时还需要利用农产品、农资等销售及购买的电子商务平台,基于电子商务的相关环境和技术构建专门的虚拟市场。

第一,应当在农村建立网上农产品批发市场,这样可以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农产品都集中在一起,使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第二,加大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农副产品流通系统的建设和管理都需要专门的人才,但是就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在农村商品物流系统构建过程中依然缺少专门人才,因此必须要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在信息方面的优势,推动运输、生产以及存储等汇集多个功能的物流业发展。

第三,对于农副产品物流业的发展必须要加大关注力度,改进和优化传统农副产品物流配送系统,确保农副产品在冷藏、运输等多方面功能的有效发挥,建立更加有效且完善的农副产品信息库,拓宽农副产品的销售和购买渠道。

第四,需要对农村现有网络信息进行进一步完善。这样才可以为虚拟市场的建立提供专门且必要的技术支持,推动农村经济实现全面协调发展,促进人们购买力的提升,让农村商品物流系统充分发挥自身优越性。

第五,对一些再生资源进行回收利用。需要加大整合网络再生资源的利用力度,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这个环节当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设置专门的回收站点,将集散虚拟市场作为整个资源回收的核心部分,构建可以回收利用信息数据的网络系统。

第六,开发和利用连锁管理的相关软件。应当培育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构建农副产品直销网络,利用网络系统和配送模式把农副产品直接送到一些便利店和菜市场等,甚至将其延伸到周边城镇社区等。

第七,对于农村非处方药的经营,也需要构建专门的经营网络系统。借助于日用品信息网络,加强与完善非处方药的网络系统建设,使其整体服务功能得到提升。

结论

农村商品流通系统在整个商品流通系统当中的价值十分重要,也是连接农村和城市的重要纽带,发挥了双向流通作用。当前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农村电商也得到了迅猛发展。随着国家对农村互联网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为农村流通网络机制构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本文分析了农村电商发展环境和现状,并且着重阐述了如何在电子商务发展背景下构建农村商品流通机制,以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宁.新兴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村商品流通网络构建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5)

2.沈坤华.新兴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网络的构建机制[J].商业经济研究,2016(18)

3.义梅练.新兴电子商务背景下农村商品流通网络的构建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6(12)

4.訾豪杰.新型电子商务环境下农村商品网络流通系统探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3)

5.柯哲.广东省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6.韩伟. XT邮政分公司农村电商发展战略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环境
试析电子商务环境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
电子商务环境下旅游营销模式的创新探索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