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内乡:“5+”扶贫模式帮扶38县

2019-03-25余明

民生周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内乡内乡县牧原

余明

内乡“5+”扶贫模式是新时代共享经济理念在扶贫领域中的运用,所以在理论上,凡是有优势资本、优势企业存在的地方,这种模式就可复制。

“养猪分红,一年3200元;光伏分红,一年3000元;在牧原养猪场‘公益岗位上班,一个月工资3500多元……”春节前夕,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湍东镇董堂村贫困户董学彦跟记者盘点着自己2018年的收入:“托党的福,(我家)一年收入好几万,这在过去根本连想都不敢想啊!”

董学彦所说的养猪分红、光伏分红是该县创新实施的“5+”扶贫模式的现金分红,而公益岗位则是“5+”模式实施中,对特殊劳动力设立的就业岗位。

“仅这三项(收入),(我家)一年就收入现金48200元。”董学彦说。

“5+”资产收益扶贫模式,是由内乡县委县政府顶层设计、牧原集团携手地方政府和国开行等金融部门联合实施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即“政府+龙头企业+金融部门+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该模式2016年9月在内乡正式实施,目前已由牧原集团遍布全国的子公司带动走向河南、安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10省(区)38个贫困县,直接帮扶贫困户22.56万户、近40万人。

“胆大包天”的创新作为

内乡是国家秦巴片区重点贫困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168户,而内乡又是一个刚刚走出“经济洼地”的“吃饭财政”县,该怎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党中央提出的脱贫攻坚任务?

“国家政策是一样的,只要敢于担当,就能快人一步。”内乡县县长杨曙光说。内乡的贫困户,70%多都是因病、残、无劳力而致贫,这是脱贫攻坚的难点,也是全国贫困地区的共性,这个问题解决了,脱贫攻坚任务也就不难如期完成。

杨曙光,这位北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这位熟悉金融工作、曾在南陽商业银行当过多年“一把手”的一县之长,把目光盯在了国家对每个贫困户的扶贫贷款这个“金融杠杆”上。他要利用这个政策性扶贫贷款,来撬动全县扶贫大产业,让贫困户能就业的就业,不能就业的也能借力“蓄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巨大能量。

杨曙光同时把“合作伙伴”选在了在内乡创业发展已走向全国、在国内同行和金融部门享有较高声誉的牧原集团。于是,一个由政府和牧原联合增信,引导组织全县所有贫困户利用5000元到户增收项目资金入股成立内乡县聚爱农牧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利用国开行、人民银行等金融机构扶贫再贷款,按照“合作社贷款建设现代化猪舍-牧原公司租赁经营并支付租金-贷款到期后牧原公司回购猪舍”的方法,推进养殖扶贫产业,使参与的贫困户资产收益每年不低于3200元,收益期10年的“5+”扶贫模式呼之而出、渐次展开,对全县所有贫困户实现了全覆盖。同时,有劳动力(包括不完全劳动力)的贫困户还可优先到养猪产业链上就业。也就是说,贫困户无论是缺劳动力、缺资金,或是缺项目、缺技术、缺管理,都能在这个“篮子里”获得稳定收益,有劳动能力的还可实现就业获得可观的工资收入。

在此基础上,内乡县还实施了光伏扶贫全覆盖,对参与的贫困户每户每年分红3000元。这样,每个贫困户每年就至少能保证稳定增收6200元。

激活贫困户内生动力的生动实践

脱贫攻坚最难的是如何实现“0-1”的跨越,这是个无中生有的过程;有了“1”,再到“10”“100”,只是时间的问题。

“内乡5+”模式的贡献就在于首先解决了“0—1”的问题,让群众有了增收脱贫的本钱,涵养出脱贫致富的精神希望和物质基础,显著激活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内乡县黄楝村贫困户王廷会身体病弱常年吃药,妻子智障,女儿正在上小学。脱贫攻坚中,王廷会加入合作社,每年仅养猪、光伏两项产业分红就收入6200元,就近在牧原内乡17分场做花草管理和保洁工作,每月工资又收入1800元。此外,还有牧原每年支付的土地流转费1000多元。

“过去,我真的是很灰心,有点生活不下去!”王廷会只有高中学历,因家庭贫困上不起大学,自己身体又有病,快50岁了才成家。然而,由于妻子天生患有残疾,全家没有一个重劳力,收入无门路,生活难以为继。“而现在,我不但有了可观的固定收入,而且还利用这些收入在自己的责任田里种了多种水果,正常年份还能收入个万儿八千的。”采访中,王廷会表示“坚信自己不会再返贫”,还说自己很有信心和大家一起奔小康。

曹国栓是内乡县子育村的一名贫困户,父亲患慢性病偏瘫七八年,母亲患肺病多年,自己为照顾二老也不能外出打工,在没有实施“5+”扶贫模式前,曹国栓家几乎没有一分钱,而近两年多,曹国栓经发展成了养羊大户,有了稳定的收入。

在内乡“5+”扶贫模式实施后,曹国栓最开始养羊的本钱就来自养猪和光伏的分红款。最开始是养几只羊,后来逐渐发展到上百只羊。曹国栓也成了养羊专业户,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奔头。去年,他卖了二三十只羊,收入了30000多元。

内乡“5+”扶贫模式,让政府和优势企业结合形成合力,从而整合出优势资源,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

顺应新时代的“共建共赢”

在脱贫攻坚的伟大战役中,任何一个部门都想发挥优势,主动担当作为,但支点在哪里?内乡的“5+”扶贫模式,无疑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首先看政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任务,政府是“第一责任人”。如果对全县难以靠自身能力而脱贫的贫困户,都实行“政府兜底”,对于刚刚起步的内乡发展、内乡财政,都会是一种巨大的压力。但有了金融部门和优势龙头企业的携手,对全县贫困户实行“全覆盖”,让政府压力变小了,也给全县扶贫和发展带来了无穷的动力,政府只要支持和服务好这一平台,这一扶贫模式就能行稳致远。

其次看龙头企业。发展养殖业是牧原集团的第一要务,只有做大这一主业,才能真正使企业“创造价值、服务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得到弘扬和传承。“5+”平台,让牧原赢得了扶贫产业合作社的猪舍资源。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的同时,又能促进养猪产业的发展和利润目标的达成。

猜你喜欢

内乡内乡县牧原
“南国第一牧原”
——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
让“扶贫月季”开出“致富花”——河南省内乡县人大常委会助推月季产业侧记
内乡县衙话石材——中国古代河南内乡县衙石材应用一瞥
河南南阳内乡县拟投资80亿元建石材基地
遗山县令的民生情怀
内乡县
“亮”出职责 “晒”出担当 “评”出压力 “改”出实效——河南省内乡人大常委会“四字诀”为代表工作装上“助推器”
探究理学名儒王检心、王涤心二兄弟对内乡的历史影响
内乡县
牧原股份1-2月累计销售生猪31.9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