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毕节市旅游气候资源适宜性分析

2019-03-25万汉芸聂祥吴姗周庶王璇燕鹤赵春霞

农业与技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适宜性

万汉芸 聂祥 吴姗 周庶 王璇 燕鹤 赵春霞

摘 要:利用毕节市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81[CD1]2016年月气温、降水、相对湿度、风速和日照资料,区域自动站近6a两要素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和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等方法,计算毕节市各站以及主要旅游景点逐日、逐月总的舒适指数,并以此来评价毕节市旅游气候适宜性;结果表明:毕节市旅游气候资源具有旅游适宜期较长,适宜区广,是发展生态旅游的最佳旅游胜地,按适宜旅游月份,毕节市旅游气候区域可分为春秋舒适型、夏季避暑型、冬季型。不同旅游气候区域旅游时段差异大,春秋温暖舒适,是毕节市旅游黄金时期,夏季毕节市是避暑胜地,各地都可以开展旅游,冬季海拔1000m以下的低山、河谷区域适宜开展户外旅游。

关键词:温湿指数;风效指数;避暑指数;适宜性

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是乌江、珠江发源地,山峦起伏、沟谷纵横,河流多,呈现明显的喀斯特地貌,境内立体气候明显,自然风光良好,被誉为“天然喀斯特地貌博物馆”, 这里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有回、苗、彝等45个民族,民俗民风绚丽多姿,风土人情多彩多样,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当地政府旅游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毕节经济、交通迅速发展,近年来,毕节市政府对“洞天湖地,花海毕节”进行大力推广和打造,因地制宜,推动当地生态文化旅游业转化为经济优势,开发了大批精品旅游景点,充分展示了毕节宽广的发展前景。本文研究通过计算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避暑指数,采用统计和插值以及订正方法,得出适合开展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休闲度假等多种旅游类型的季节,对毕节市旅游资源进行气候适宜性研究分析,为毕节市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

1 资料与分析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主要依据毕节市所属各县(区)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即威宁、赫章、七星关、大方、精神、纳雍、黔西、织金的平均气温、降水、相对湿度、风速和日照时数,资料年代:1981[CD1]2016年。

毕节市境内主要景点有百里杜鹃风景区、威宁草海风景区、织金洞、织金大峡谷、韭菜坪风景区、乌江画廊风景区、慕俄格古城、贵州宣慰府、鸡鸣三省红色景区、油杉河景区等,资料年代2011[CD1]2016年加密自动站气温、降雨资料。

上述国家气象观测站和主要景区自动观测站各海拔高度、经纬度资料,来源于建站时实测。

1.2 分析方法

毕节市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境内山高坡陡,峰峦重叠,沟壑纵横,河谷深切,土地破碎,在对旅游气候资源分析时,采用公式(XA一XB) 2+(YA一YB) 2=MIN[(XA一XB) 2+(YA一YB) 2],从时间、空间以及地理环境方面,结合经纬度、海报高度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得出相近值,再采用双线性插值法进行插值外推,将所有的区域站资料年代都从1981年开始到2016年。

本文主要采用选取人体舒适度指数和风效指数以及避暑指数指标对毕节市旅游气候资源进行评价研究。舒适指数、风效指数和避暑指数分别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最小相对湿度、最大相对湿度,平均风速、日照时数和7月、8月最高温度、降雨日数等为评价指标,计算出毕节市旅游气候综合舒适度指数,对旅游资源进行气候区域适宜性划分。

1.2.1 舒适度指数(温湿指数)

舒适度指数是通过温度和湿度的综合,反映人体与周围环境的热量交换,气温适宜时,湿度对人体影响较小,当气温较高时,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平衡和湿热感关系很大,空气湿度的变化可以产生不同的冷暖感觉,比如在30~35℃的高温下,如果空气相对湿度在40%~ 55%,就不会感到特别热,相对湿度增加到80%,人就会有闷热难耐的感觉,可见高温高湿是人体产生不适的重要原因。

计算式为:THI=(1.8T+32)-0.55(1 -F)(1.8T-26)(1)

式中:THI 为温湿指数,t为摄氏气温(℃),f为相对湿度(%)。人体舒适度指数分级共有9级见表1。

1.2.2 风效指数

风效指数(K) 由风冷力或风寒指数演变而来,因为风寒指数只考虑了气温和风速对人体的影响,而风效指数既考虑体表散热也考虑太阳辐射后人体的增热,反映体表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热交换。

计算式为: K=-(10√V+10.45-V)(33-T)+8.55S(2)

式中:K为风效指数(kcal/m2/h),T为月均摄氏温度(℃),V是平均风速(m/s),S是月均日照时数(h/d)。当-60080时,前者游客很有可能冻伤,后者游客很可能中暑,均不适宜户外活动。风效指数分级共有9级,见表1。

从上表知:当人体舒适度指数等级为4~7级和风效指数等级范围都为5~6级(即人体舒适度指数55~75,风效指数-600~-200),人体感觉舒适,适宜或非常适宜旅游活动。

1.2.3 避暑指数

避暑指数是影响夏季旅游活动的气候指标。本文选取毕节市最热的2个月7、8月有关的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引用夏季避暑旅游气候指数公式,求出毕节市的避暑旅游气候指数,来评价夏季避暑旅游气候状况。

毕节市8县7月和8月平均温度分别是17.7~24.7℃和17.4~24.2℃,极端最高气温≥30℃日数不多,为0~30d,≥35℃天气比较罕见,昼夜温差大,白天温度高,夜晚温度较低,极少出现闷热天气,有利于户外活动。引用夏季旅游避暑指数经验公式(1),求出毕节市避暑旅游气候指数。

计算公式为:M=0.5(I+0.125S-Q)(3)

式中M为避暑旅游气候指数,表示7月、8月适宜旅游的程度,取0~31,一般在20以上可认为是最佳是避暑旅游胜地;I为7月、8月极端最高溫度≤30℃的日数,S为7月、8月日照时数,日照时间长,说明天气晴好,表示对户外活动有利,Q为7月、8月降雨≥10mm的降雨日数,表示不适宜户外活动的日数。

计算毕节市7月、8月2个月的避暑旅游气候指数,其结果如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毕节市夏季旅游避暑气候指数除金沙为16.4外,有5个站点>20,另有2个站点指数略<20,说明毕节市开展夏季旅游具有非常舒适的气候条件。

2 计算结果及分析

2.1 毕节市各城区及主要旅游景点气候舒适度评价

采用毕节市8各气象观测站点1981[CD1]2016年气温、相对湿度日资料带入舒适度指数公式进行计算,得出各站点逐日舒适度指数值,对辖区主要旅游景点,根据区域站加密自动站气温和临近气象观测站相对湿度带入公式计算,无自动观测点的景点,利用相近海报高度站点资料代替,如海报高度相差大,利用县市资料采用公式(XA一XB)2+(YA一YB)2=MIN[(XA一XB)2+(YA一YB)2],从时间、空间以及地理环境方面,结合经纬度、海报高度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得出相近值,计算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不适宜旅游(即舒适度指数等级1~3级)的天数,海拔在2000~2500m区域有200~230d,海拔2500m以上的高山区域,可达280d以上,海拔2000m以下的区域适宜旅游的天数为210~230d,不适宜的天数只有70~110d。

2.2 毕节市各城区及主要旅游景点风效指数评价

采用毕节市8个气象观测站点1981[CD1]2016年气温、平均风速、日照时数的日资料带入风效指数公式进行计算,得出各站点逐日风效指数值,对辖区主要旅游景点,根据区域站加密自动站气温和临近气象观测站的平均风速、日照时数日资料带入公式计算,无自动观测点的景点,利用相近海报高度站点资料代替,如海报高度相差大,利用县市资料采用公式(XA一XB)2+(YA一YB)2=MIN[(XA一XB)2+(YA一YB)2],从时间、空间以及地理环境方面,结合经纬度、海报高度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得出相近值,计算结果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风效指数等级在1~3级的天数除海拔2500m以上的区域有19d左右外,其余各区域基本无,风效指数为舒适风的等级(即指数为5~6级)的天数全市为230~340d,风效指数等级指数为8级和9级的天数除海拔900m以下有2~10d外,其余各区域基本无。

将上述舒适度指数和风效指数进行综合分析,毕节市不同的区域最适宜旅游(即舒适度指数为5~6级,风效指数为5~6级)的时段差异大,海拔900m以下的低山区域3月下旬[CD1]6月上旬、9月中旬[CD1]11月上旬,海拔900~1500m的中低山区域4月中旬[CD1]7月下旬、8月下旬[CD1]10月中旬;海拔在1500~1800m中山山地4月下旬[CD1]10月上旬;海拔1800~2500m的区域在5月下旬[CD1]9月中旬;海拔2500m以上的高山山地在6月下旬[CD1]8月中旬。

3 毕节市旅游气候区域划分

3.1 划分方法

参考上述舒适度指数和风效指数等级表,将舒适度指数等级指数为4、5、6级和风效指数5、6级的月份和日数设定为最适宜旅游的月和日,将舒适度指数等级指数3、7和风效指数等级指数4、7的月份和日数设定为基本适宜旅游的月和日,将舒适度指数等级指数1、2、8、9和风效指数1、2、3、8、9的月份和日数设定为不适宜或基本不适宜旅游,根据适宜旅游的月份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毕节市旅游气候区域可划分3个不同的型,即夏季避暑型、春秋舒适型和冬季型。

3.2 分型评述

3.2.1 夏季避暑型

避暑旅游是指游客在每年夏季(6[CD1]8月)到特定旅游目的地消夏纳凉、度假休闲、健身疗养的一种旅游形式。根据上述分析,毕节市避暑旅游,海拔1000m以下的低山和沿赤水河谷地带,在盛夏7月中旬[CD1]8月中旬,因天气炎热,有20~50d不适宜户外旅游活动,只有40~70d适宜户外旅游,该区域主要包含七星关区北部赤水河流域一带和金沙县大部,位于该区的景点有鸡鸣三省红色景区、冷水河景区和金沙三丈水森林公园;海拔1000~2500m以上的中山及高山区域,就算在炎炎盛夏,人们避暑旅游综合舒适感觉良好。中等热和凉的天气有70~92d,对开展户外休闲、旅游活动十分有利,位于该区的景点有草海景区、百里杜鹃景区、织金洞、织金大峡谷、慕俄格古城、九洞天景区等;海拔2500m以上的高山区域,紫外线强、风大,影响旅游活动平均风效指数在-300~-600之间,平均舒适指数在55~60之间,夏季凉爽,人们户外旅游活动感觉较舒适不寒冷,对游客外出游览影响不大,可尽情享受云贵高原的特殊美景,位于该区域的景点有韭菜坪景区。

3.2.2 春秋舒适型

春秋两季是毕节市最佳旅游季节,根据上述分析,最适宜旅游的人体舒适度指数等级为4~6级和影响旅游活动平均风效指数为5~6级的时段,都出现在这两季。由于海拔高度不同,适宜旅游的天数各有差异,春秋舒适型又分为晚春初秋型和初春晚秋型;晚春初秋型主要位于海拔2000m以上的高山区域,在早春3[CD1]4月上旬和晚秋10月下旬[CD1]11月,天气冷,户外旅游不适宜,该区域最适宜旅游天数,除海拔2800m以上的区域不在10d外,其余有40~100d,位于本区域的景点有草海景区和韭菜坪景区,3月仍可到草海景区观看黑颈鹤集群觅食嬉戏的画面,而初秋是韭菜坪景区韭菜花盛开的季节,漫山遍野的韭菜花相绽放,争奇斗艳,放眼望去,宛如置身云上花海,让人心旷神怡,还可以看日出、云海、怪石、飞瀑流泉等。

初春晚秋型主要位于海拔2000m以下的地区,最适宜开展户外旅游活动的天数有90~170d,在初春3月上旬和晚秋的11月下旬,部分地方因天气较冷,不太适宜户外旅游,春秋其余时段气候温暖适宜,都可开展户外旅游活动,该区景点有“地球彩带、世界花园”百里杜鹃景区、织金洞、织金大峡谷、慕俄格古城、九洞天景区、油杉河景区、乌江画廊风景区、冷水河景区等;每年3月下旬[CD1]4月是百里杜鹃景区赏花最佳时节,这里不仅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原始杜鹃林带,还是山水林花奇妙组合之地;秋季秋风渐起,油杉河景区的银杏树开始微微泛黄,每年银杏落叶,一片片金色的海洋,微风拂过,叶子轻轻颤抖,是一片迷人景象。

3.2.3 冬季型

毕节市冬季旅游综合舒适度较低,是旅游淡季,适宜旅游的时间长度各不相同,海拔2500m以上的区域,较适宜户外旅游的天数为0~10d,大部分时段平均温度在0℃以下,最低温度-5~-9℃,天气寒冷,但冬季雪景又是毕节市境内旅游观赏点,洁白的雪花铺满整个高山,干净无瑕的展现在眼前,就像是一张巨大的画布,此区域可开展观雪、滑雪等旅游活动,景点有韭菜坪景区;海拔1800~2500m的区域,适宜户外旅游的天数6~15d,此区域日照多、时间长,阳光充足,白天温暖,对游客外出游玩影响不大,早晚只要做好御寒,完全可以尽情享受冬季旅游的乐趣,该区景点有草海景区,此时正是观赏黑颈鹤等300余种鸟类和摄影的最好季节;海拔1000~1800m的区域,位于毕节市大部,适宜户外旅游的天数有20~30d,在初冬和末冬气候温暖,平均温度平均值在5~8℃,該区景点很多,可以开展冬季旅游赏雪、休闲康养、游织金洞、温泉度假等项目,让热衷冬日养生的人们有了更好的选择;海拔1000m以下的低山、赤水河谷一带,冬季气候相对温暖,就算在最寒冷的时段,平均温度和最低温度降至0℃以下的天数极少,适宜旅游的天数有30~40d,较适宜开展户外旅游活动,位于该区有金沙三丈水森林公园、冷水河景区等。

4 结论

根据人体舒适度指数和风效指数综合计算,毕节市不同的区域最适宜旅游(即舒适度指数为5~6级,风效指数为5~6级)的时段差异大,海拔900m以下的低山区域3月下旬[CD1]6月上旬、9月中旬[CD1]11月上旬,海拔900~1500m的中低山区域4月中旬[CD1]7月下旬、8月下旬[CD1]10月中旬;海拔在1500~1800m中山山地4月下旬[CD1]10月上旬;海拔1800~2500m的区域在5月下旬[CD1]9月中旬;海拔2500m以上的高山山地在6月下旬[CD1]8月中旬。

根据人体舒适度计算,毕节市大部分地方适宜旅游的天数在210~230d,不适宜的天数只有70~110d。

根据适宜旅游的月份进行综合分析,毕节市旅游气候区域可分3个不同的型,即夏季避暑型、春秋舒适型和冬季型。

毕节市大部分区域春秋季温暖舒适,是旅游的最佳时节;夏季各地都可以开展旅游,只是不同海拔高度开展的时段长短不一致;冬季是毕节市旅游淡季,仍可根据海拔高度开展赏雪、滑雪、温泉度假等。

综合分析毕节市旅游资源具有旅游期长,适宜旅游的区域广,可以根据海拔高度开展不同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 邓海明,刘翠霞.阿坝川西高原旅游气候资源评价_邓海明[J].安徽农业科技,2013,41(29):11741-11742,11824.

[2] 袁小康.谷晓平.旅游气候舒适度指数比较分析[J]. 贵州气象,2013(3):7-9.

[3] 张福娟,董文站,王姝妹.伊春地区避暑指数和风寒指数分析[J].民营科技,2014,(10):219.

[4] 罗菊英,闫永才,李灿,等. 阿坝州旅游气象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9):39-45.

作者简介:

万汉芸(1965-),女,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短期气候预测研究。

猜你喜欢

适宜性
基于观察区域游戏中材料选择适宜性的研究
某院心内科前列地尔注射液病历点评
基于GIS和AHP的避暑地产布局适宜性研究
关于乐高机器人在儿童教育中应用的几点思考
关于乐高机器人在儿童教育中应用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