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养猪场猪病综合防疫措施分析

2019-03-25郑益

农业与技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猪病养猪场规模化

摘 要:我国养殖业极其发达,在畜牧业中,养猪业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是其支柱产业,有利于农业,可以提高农业收益,并且发挥重要带头作用。在本文中,探析了规模化养猪场猪病综合防疫措施。

关键词:规模化;养猪场;猪病;综合防疫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

文献标识码:A

对于我国规模化养猪业发展而言,猪病是其重要制约因素,导致养猪业面临巨大损失,针对此,必须充分应用各种有效综合防疫措施,促进养猪场正常生产。

1 猪病防疫措施重要性

当处于规模化条件下时,猪的生产环境具有突出特征,即密度集中。如果养猪场的环境卫生状况出现问题,必定导致由于大量治病因子引发各种猪病。同时部分养猪场饲养管理不到位,抗生素應用的规范性也较为缺乏,猪只无法有力抵抗疫病。如果爆发猪病,将产生严重后果,会引发猪群交叉感染,导致猪群集体染病,导致猪只繁殖能力下降,严重影响养猪场经济收益。此外,部分免疫抑制性疾病发生率日益提高,致使猪只疫病感染不断加重。所以,对于规模化养猪场而言,必须充分应用科学防疫措施,有效防治猪病,在更大程度上减小死亡可能性,保证养猪场经济效益。

2 养猪场环境优化

将更多树木与青草种植于养猪场周围与场区空闲地,实现环境绿化目的,同时,需要在养猪场两侧完成行道树种植,在每一猪舍之间都需要种植树木,所选择的树木类型为树形高大与生长速度快的落叶树,对于场区空闲地来说,所种植的是蔬菜、花草以及灌木,并且需要保证种植密度。部分养猪场条件较好,对于这些养猪场,尽可能将防风林围着场区种植,防风林的宽度为5~10m。

针对养猪场环境卫生体系而言,立足于传统防疫保健,将猪的生物学特征作为重要依据。将规模养猪作为重要对象,对其提出相关要求,当处于生产过程中时,采取多项措施,主要包括健全养猪场布局、完善内部工艺设计等,营造良好环境,有利于猪的生长与繁殖。蚊蝇、老鼠等容易进入养猪场,所以必须定期灭杀,切断疾病传播媒介,在更大程度上降低猪疫病发生率。此外,易生杂草,需要定期清除,并且不断填埋阴沟,从根源上防止微生物生长。猪舍的空气与温度也是极其重要的,需要保证其新鲜与适宜,从而提高猪群健康程度。

3 做好消毒工作

大量病原微生物存在于养猪场中,所以必须做好消毒工作,由此实现灭杀的目的。

3.1 保证消毒药浓度配比的合理性

当消毒药浓度过大时,不只会浪费消毒药,导致饲养成本增加,还容易严重损伤猪群健康,使其发生皮肤与呼吸道等疾病,并且对于工作人员健康也极为不利。在浓度过小时,无法保证消毒效果。

3.2 彻底消毒

对于养猪场工作人员来说,在其进行消毒时,将消毒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中,不可过快,应用喷雾方式,均匀喷洒。

3.3 同步消毒

对环境消毒与带猪消毒都是一样的,皆需尽可能在固定时间开展消毒工作。在进行养猪场消毒时,各个猪舍应该在减小时间间隔内进行,由此使消毒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如若不然,极有可能导致病原菌扩散与传播,对养猪场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3.4 保证人和物消毒到位

对于规模化养猪场来说,通常所应用的管理方式为封闭式,不过在较多情况下,无法做到长时间封闭,必定会与人、物等发生不同程度的接触,因此,从根本上进行人、物消毒极其必要,只有保证这项工作落实到位,才可以尽最大可能减小养猪场安全隐患。

3.5 全面应用消毒池

在养猪场中,需要设置2个消毒池,分别为车辆消毒池与工作人员消毒脚池,必须保证消毒池中消毒药的浓度,在规定时间中更换消毒液,提高消毒液洁净度,工作人员必须走消毒池。

4 控制疫苗免疫关卡

提高养猪场生产安全性非常重要,而猪接受不同疫苗接种便是其重要基础,做好这项工作,可以有针对性地净化养猪场疾病,并且减小养猪场疫病发生率[4]。

4.1 保证免疫程序合理性

在制定免疫程序方面,需要将本地疫情发展规律与猪群健康状况作为重要依据,不可一味套用某地区或者养猪场免疫程序。在制定养猪场免疫程序时,如果无法保证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必定会产生消极影响,不仅会导致某种疫病漏防,还极为可能引发其他疫病,进一步扩大养猪场病情,造成不可计数的经济损失。

4.2 保证疫苗质量

疫苗的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影响,如果无法保证疫苗质量,必定影响养猪场生产与发展。在对疫苗进行选择时,生产厂家信誉度高,为知名厂家生产。

4.3 提高疫苗运输与保存的科学性

在各个养猪场中,其基础设施有所区别,不过必须保证疫苗购买与保存过程的规范性,为疫苗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4.4 保证免疫操作规范化

针对养猪场来说,需要将已经制定好的免疫程序作为重要依据,配备专业人员,充分应用标准操作方法,由此完成免疫注射。在领取疫苗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准确、详细记录。严格依据相关说明进行稀释,同时在稀释时避免遭受消毒液污染。保证针头大小和长度处于合理范围中。切忌将疫苗放于日晒与高温条件下,完成稀释之后,在2h中用完。在对疫苗进行应用之前或者每次吸苗之前,需要将其充分摇匀,在注射过程中做好皮肤消毒,注射深度合理,位置正确,剂量充足,如果疫苗流出,需要用棉球沾上消毒液,然后擦拭与消毒。打飞针与头头免疫等问题都需要有效避免,不断提高免疫效果[5]。

5 正确引种和隔离

当处于养猪场生产过程中时,通常需要坚持相关原则,即自繁自养。不过,原来猪群老龄化较为严重,并且生产力有所降低,如果要在此条件下提升养猪场经济效益,必须不断更换猪只。适当隔离新引进的猪只,有效防止为原有猪群安全生产带来风险。在引种过程中,需要适当安排猪舍,需要与其他猪隔离饲养,并且将时间控制在15~30h。同时实时观察这些猪的健康情况。在隔离饲养过程中,如果没有发生任何疾病,便可以进行混群饲养。

6 病死猪和胎衣的合理处置

在规模化养猪场中,需要设置专门处理病死猪与胎衣的场所,在第一时间处理病猪、剖解猪以及胎衣,并且处理方式为无害化处理。如若不然,非常容易导致病原微生物扩散,对其他正常猪群的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7 疫病防治主次分明

在开展养猪场防疫工作时,需要与养猪场实际情况相结合,分清主次,并且有一定针对性,针对部分具有较强危害性以及较高发病频率的疫病,以相关特征以及发病规律为依据,充分应用多种措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浪费人力、物力与财力,保证疫病预防与治疗效果。

8 提高猪群保健重视程度

在养猪场疫病防治中,猪群保健也占据重要位置,是一项不可替代的环节。同时,在开展猪群保健工作时,所投入的财力较大,导致猪只饲养成本增加,不过能够促使猪群健康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对于多种疾病,猪只可以对其进行有力抵抗,在更大程度上降低猪场疫情发生风险。

9 结束语

要有效控制规模化养猪场猪病控制,必须充分应用综合性防疫措施。养猪场还需构建与健全防疫制度,始终严格遵循预防为主原则,保证养猪场布局科学性与合理性,从源头上控制猪病,提高饲养管理工作质量,促进养猪业健康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梁财.规模化养猪场猪病综合防疫措施分析[J].畜禽业,2017,28(10):24-25.

[2] 曹翠兰,张红,孙勇刚.规模化养猪场猪病综合防疫措施分析[J].中国畜禽种业,2017,13(07):88.

[3] 邓兴凤.浅谈规模化养猪场猪病综合防疫措施[J].南方农业,2017,11(16):94-95.

[4] 曹群.规模化养猪场猪病综合防疫策略研究[J].乡村科技,2017(15):69-70.

[5] 戴文超.探讨规模化养猪场猪病综合防疫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7,13(03):89.

作者简介:

郑益,重庆潼南人,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防疫。

猜你喜欢

猪病养猪场规模化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浅谈猪病的临床诊断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猪病诊断的一些误区
规模化养猪场疫苗免疫的关键技术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
1961年刘少奇湖南农村调查:在养猪场住了6天6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