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青海省小麦良种选育与繁育技术

2019-03-25曹福章

农业与技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繁育技术选育青海省

摘 要:青海省地区大力推广农业技术,积极研究杂交小麦品种,并培育优质、高产、抗倒伏的小麦新品种,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验收,在实践中发现,青麦1号平均每667m2产不断上涨,同时创造了青海省地区黄河流域提灌区小麦大面积高产的新纪录。

关键词:新时期;青海省;小麦良种;选育;繁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品种选择是青海省小麦种植中的主要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科学的进行小麦品种选育,认真培育小麦,扩大小麦种植面积。提高小麦产量,及时调整小麦种植业结构,在国家扶持政策的指导下,充分借助自然条件栽培小麦,促进地区小麦增长。加大对小麦品种的推广力度,积极宣传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在农家品种、引进新品种、自育品种、高产品种等阶段,有效控制锈病等病害的流行,不断提高小麦生产水平,进一步增强小麦品种的丰产性,认真做好抗寒、抗旱等工作,真正实现小麦的稳定增产。

1 新时期下青海省小麦良种选育

了解各种小麦品种的主要特性,保證品种穗层整齐,分蘖成穗率为41.2%,同时单株分蘖数量为1.83,主茎的茎粗0.39cm,第2节茎粗0.48cm,穗呈长方形,小穗着生密度中等,子粒容重752.58g/L。选种时要做到因地制宜,对小麦种子的生态区提出严格要求,选种时及时明确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小麦的生态类型,认真选取适宜本区域的小麦品种。了解地区耕地的肥水情况,要求麦田肥沃合适,及时掌握良种的基本特性,了解不同类型小麦良种的丰产性、稳产性,优先选择抗病性强、适应能力强、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1]。选择适宜的小麦田地,真正做到良种种植,从而达到了预期的高产目的。根据地区环境特征来选用合适的小麦品种,在此环节需要认真考虑以下几点:考虑当地的土地情况,考虑地块的肥沃状况,选用抗倒性较强的品种,比如对于肥力较好的地块,选择秸秆粗壮的小麦品种,对于肥力一般的地块,积极选用株高一些的小麦品种,为小麦高产打下稳定基础。对于早种植的小麦,要选用半冬性、冬性品种,早、晚茬要选用弱春性、春性品种,结合生态类型来选择品种,选择成穗多、分蘖力强等品种,提高小麦良种的抗旱能力。了解小麦品种的适应地区,选择性状优良、抗病性较强、株高适中、穗大、耐寒性强、同时具有抗白粉、抗叶枯病等能力的品种,这样的品种目前在青海省地区得到了大范围培育和推广。

2 新时期下青海省小麦栽培技术

2.1 整地

精细整地,以此来改善土壤条件,更好的发挥出农业措施增产潜力,为小麦增产打下基础。整地时认真做到:深、净、平、细,深耕细耙,保证土层无明细颗粒,上虚下实,进一步改善土壤肥力。采用机械深耕法进行,有效增加土壤孔隙度,大大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快速释放微生物活动,保持土壤有一定的供肥能力和保肥能力。进行晾墒或保墒,一般耕深26cm,可以边耕边耙,耙实、耙透、 耙细、耙平,耕翻后多次镇压,并踏实土壤,只有这样方可达到标准化的整地要求。

2.2 合理密植

小麦播种时要做到合理密植,科学的安排小麦田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光照和土壤肥力来促进小麦合理密植。考虑单位面积内小麦的苗数、穗数等方面,促进小麦苗的健康生长,适时播种,提高小麦均衡增产和小麦单产,如果播种过早,苗期温度过高,就会导致小麦苗生长速度过快,生长弱,但是播种过晚,小麦分蘖较少,苗生长速度较慢,容易形成冬前弱苗,穗子小,穗数量较少,真正做到适时播种,有效提高小麦产量。根据青海省地区当地气温以及土壤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播种,其中气温决定了播期。冬季小麦品种播种时的最佳气温为15~18℃之间,春性品种最佳播种气温为12~15℃之间,对于需要使用不同品种的情况,需要先播种冬性品种,再播种弱冬性品种,先播旱地,再播阴坡地。

2.3 麦田管理

认真做好前期管理,从小麦出苗一直到起身期,如:越冬、返青期这段时间为前提,这个阶段,小麦根、茎、叶等器官的发育较早,起身期后,分蘖期全部长出,从而开始进入小穗分化期。比如对于旱播的麦田,待分蘖后,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踩压,以科学方式防止麦苗生长过快,有效抑制麦苗过快生长。有效促进麦苗根部发育,加快小麦苗分蘖,认真做好保温工作,从而最大限度降低了人员的劳作强度,保持土壤内部温度合适,更好的保护好小麦种子。合理灌溉,调节土壤内部养分的含量,保证土壤表面浮土实在,促进小麦健康生长,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越冬保苗,有效防止因为干旱死苗,减轻旱情对小麦苗的影响。做到实时灌溉,保证土壤内部含水量足够,有效调整空气温度,浇水时的空气温度为4℃最合适[2]。

2.4 施肥工作

保证化肥的合理使用,尤其是对于土壤板结酸化、病害严重等情况密切关注,有效增强小麦品质,实现科学施肥,根据小麦需肥特点来制定小麦施肥方案:每100kg的小麦籽粒要从土壤中吸收3kg的氮素,1.5kg的磷素,同时掌握氮、磷、钾等成分的配比为1∶0.4∶0.83,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的不同来施用化肥。冬小麦施肥中发现,小麦对氮肥需求量最大,为提高土壤速效含量,科学使用氮肥,同时要增加有机肥和微量元素的施用量,保证科学施肥,有效减少土传病害,将硼肥和锌肥配合使用,发挥出了很好的增产效果。配方施肥时,进行必要的取土试验,同时结合小麦品种、产量水平等计算出麦田施肥量,肥料使用标准:低产小麦(每667m2产量低于350kg),在小麦全生育期,使用纯氮肥12kg、尿素23kg、碳酸氢铵60kg,对于中产期的麦田,土壤有机肥含量大于12kg的,在小麦全生育期,每667m2使用12kg纯氮肥,碳酸氢铵70kg~80kg之间、尿素25kg。钾肥施用量:低产麦田不用使用钾肥,土壤速效钾含量在120mg,氯化钾8.3kg,麦田对有机肥的需求量,每667m2使用硫酸锌1kg,科学的使用化肥。

2.5 小麦病害的防治措施

赤霉病的防治:赤霉病又被称为红麦头,病害主要存在于穗、苗、茎部等部位,从幼苗到抽穗都会产生病害。芽部变为褐色,然后影响到根部,最后导致麦苗死亡。为有效防治赤霉病的发生,要选用耐病性强的小麦品种,提高麦苗自身的免疫力,常见的抗病性小麦良种有杨麦4号、早春5号、苏麦2号、湘麦1号等,同时要合理排灌,及时设置排水沟,将雨水有效引入排水沟内,减少病菌的出现[3]。播种之前,用石灰水将种子浸泡,并使用增产菌拌种,每667m2使用100~130g液体菌剂量对种子进行均匀拌种,将种子晾干再播种,在抽穗期,密切关注小麦苗穗部变化,在开花期,使用48%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57%多菌灵盐酸盐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霉宝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5d进行1次防治,在此环节主要采用机动喷雾方式进行病害防治,防止小麦在生长期间发生死苗、穗霉等情况。

锈病防治:锈病也被称为雄黄病、黄疸病,因为小麦内部大量养分及水分被消耗,光合作用降低,从而出现小麦干瘪、籽粒小等情况,不仅影响整体产量,还对麦田管理产生不利影响。为有效防止锈病,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及时做好提前预防,对于有锈病危害的小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发现病害的第一时间进行科学的药剂防治,减轻病害影响,避免锈病影响范围扩大。强化病害预测,做好早春预测,借助现代技术来加强锈病预测和防治,实时掌握锈病未来发展趋势及影響程度,对于有病害影响的小麦,及时用药防治,每7d天喷1次杀菌剂,连喷3次,每667m2麦田,杀菌灵的喷洒量控制在75~92kg以内。

3 总结

考虑当地的土地情况,考虑地块的肥沃状况,选用抗倒性较强的品种,改善土壤条件,更好的发挥出农业措施增产潜力。充分利用光照和土壤肥力来促进小麦合理密植,适时播种,提高小麦均衡增产和小麦单产,掌握氮、磷、钾等成分的配比为1∶0.4∶0.83,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的不同来施用化肥,及时展开病害防治,做好病害预防,有效提升小麦产量。

参考文献

[1] 王志龙,乔祥梅,王志伟,等.小麦新品种云麦73丰产性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8,57(8):25-27.

[2] 牟丽明.甘肃省小麦生产及新品种选育繁育问题探析[J].中国种业,2012(4):32-33.

[3] 季洪忠.小麦良种技术推广意义及举措探究[J].农技服务,2017,34(16):168.

作者简介:

曹福章(1975-),男,藏族,青海省湟中县人,大专,研究方向:良种繁育。

猜你喜欢

繁育技术选育青海省
木本油料作物毛梾的特征特性及繁育技术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协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犁匆圈独砰审和勤加祛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届青海省质量奖的授奖决定
核桃树种的苗木繁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