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有糖尿病的抑郁症患者皮质醇分泌节律的特征及胰岛素抵抗能力分析
2019-03-25蔡贤惠
蔡贤惠
[摘要] 目的 分析伴有糖尿病的抑郁症患者皮质醇分泌节律的特征及胰岛素抵抗能力。 方法 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该院确诊的25例糖尿病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糖尿病组),25例糖代谢正常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非糖尿病组),25名健康人(正常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皮质醇分泌节律的特征及胰岛素抵抗能力,并探讨其相关性。 结果 糖尿病抑郁症组患者8、16、24点的血浆皮质醇浓度明显高于抑郁症非糖尿病组患者和健康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抑郁症组患者的血浆皮质醇分泌节律消失率为68.00%,抑郁症非糖尿病组患者的血浆皮质醇分泌节律消失率为36.00%,健康人没有发生血浆皮质醇分泌节律消失,3组患者的血浆皮质醇分泌节律消失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抑郁症组患者的FPG、Flns水平和HOMA-IR明显高于抑郁症非糖尿病组患者和健康人,而ISI明显低于抑郁症非糖尿病组患者和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抑郁症组患者8、24点的血浆皮质醇浓度与HOMA-IR具有正相关性(γ=0.332,0.420;P<0.05),与ISI具有负相关性(γ=-0.338,-0.379;P<0.05)。 结论 与糖代谢正常的人相比,糖尿病的抑郁症患者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和血浆皮质醇分泌节律消失率、HOMA-IR均较高,而ISI均较低,且糖尿病抑郁症组患者8、24点的血浆皮质醇浓度与HOMA-IR具有正相關性,与ISI具有负相关性。
[关键词] 糖尿病;抑郁症;皮质醇;分泌节律;胰岛素抵抗;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1(b)-0054-03
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1-2]。且近年来有研究报道[3-4],由于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往往会吃的不好,停止锻炼,使得抑郁症患者并发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同时有研究报道[5],抑郁症患者存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异常,而皮质醇是从肾上腺皮质中提取出的是对糖类代谢具有最强作用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的分泌变化可能影响抑郁症患者胰岛素抵抗能力,进而并发糖尿病。因此,该文为了分析伴有糖尿病的抑郁症患者皮质醇分泌节律的特征及胰岛素抵抗能力,探讨抑郁症患者并发糖尿病的机制。选取在该院确诊的25例糖尿病的抑郁症患者,25例糖代谢正常的抑郁症患者和25名健康人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确诊的25例糖尿病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糖尿病组),25例糖代谢正常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非糖尿病组),25例健康人(正常组)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抑郁症糖尿病组25例患者,男13例,女12例;年龄35~53岁,平均年龄为(44.15±7.53)岁;糖尿病病程1~5年,平均病程(2.64±1.33)年;空腹血糖(FPG)6.82~8.34mmol/L,平均FPG(7.52±0.67)mmol/L;抑郁症病程2~26个月,平均抑郁症病程为(13.74±8.63)个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20.36~28.41分,平均HAMD评分为(24.11±3.24)分。纳入标准:①确诊为糖尿病患者且经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确诊为抑郁者;②没有精神病症状;③没有服用过抗抑郁药、神经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排除标准:①同时伴有其他严重疾病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抑郁症非糖尿病组25例患者,男13例,女12例;年龄35~53岁,平均年龄为(44.20±7.60)岁。抑郁症病程2~26个月,平均抑郁症病程为(13.57±8.51)个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20.36~28.41分,平均HAMD评分为(24.08±3.21)分。纳入标准:①经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确诊为抑郁者且糖代谢正常;②没有精神病症状;③没有服用过抗抑郁药、神经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排除标准:①同时伴有其他严重疾病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25名健康人,男13例,女12例;年龄35~53岁,平均年龄为(44.41±7.58)岁。
对比3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检测方法
抽取3组患者同日静脉血5 mL,离心分离后取血浆采用贝克曼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测定三组患者8、16、24点的血浆皮质醇水平,试剂为仪器配套试剂。应用贝克曼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三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采用空腹贝克曼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测定3组患者空腹血胰岛素(Fl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PG-Flns)/22.5,胰岛素敏感指数(ISI)=Ln[1/(FPG*Flns)]。
1.3 观察指标
皮质醇分泌节律的特征:记录3组患者8、16、24点的血浆皮质醇水平。
胰岛素抵抗能力:记录3组患者FPG、Flns、HOMA -IR和ISI。
1.4 统计方法
该文数据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n(%)]形式和(x±s)形式表示,分别行χ2检验和F检验,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皮质醇分泌节律的特征比较分析
糖尿病抑郁症组患者8、16、24点的血浆皮质醇浓度明显高于抑郁症非糖尿病组患者和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抑郁症组患者的血浆皮质醇分泌节律消失率为68.00%,抑郁症非糖尿病组患者的血浆皮质醇分泌节律消失率为36.00%,健康人没有发生血浆皮质醇分泌节律消失,3组患者的血浆皮质醇分泌节律消失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3组患者胰岛素抵抗能力比较分析
糖尿病抑郁症组患者的FPG、Flns水平和HOMA-IR明显高于抑郁症非糖尿病组患者和健康人,而ISI明显低于抑郁症非糖尿病组患者和健康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3组患者皮质醇分泌节律的特征及胰岛素抵抗能力的相关性
糖尿病抑郁症组患者8、24点的血浆皮质醇浓度与HOMA-IR具有正相关性(γ=0.332,0.420;P<0.05),与ISI具有负相关性(γ=-0.338,-0.379;P<0.05)。见表3。
3 讨论
抑郁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心境低落、自卑抑郁,严重者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甚至会出现自杀行为,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6-7]。并且其存在明显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出现促肾上腺皮质增生,激素升高等,使得患者皮质醇(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所分泌,主要受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调节,其分泌有明显的昼夜节律,上午8时左右分泌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午夜零点最低)水平增加[8-10]。同时有研究表明[11-12],抑郁症患者皮质醇水平增加,其能够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糖原分解,减少肝脏糖原的合成,促进肝脏分泌葡萄糖;并且其影响葡萄糖的转运,能够使得血液中葡糖糖含量增加,从而易并发糖尿病。
鉴于此,该文为了进一步分析伴有糖尿病的抑郁症患者皮质醇分泌节律的特征及胰岛素抵抗能力,探讨抑郁症患者并发糖尿病的机制。选取在我院确诊的25例糖尿病的抑郁症患者,25例糖代谢正常的抑郁症患者和25名健康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并发糖尿病患者8、16、24点的血浆皮质醇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糖代谢的抑郁症患者和健康人。并且抑郁症并发糖尿病患者的血浆皮质醇分泌节律消失率为68.00%,正常糖代谢的抑郁症患者的血浆皮质醇分泌节律消失率为36.00%,健康人没有发生血浆皮质醇分泌节律消失。糖尿病抑郁症患者的FPG、Flns水平和HOMA-IR明显高于正常糖代谢的抑郁症患者患者和健康人,而ISI明显低于明显高于正常糖代谢的抑郁症患者和健康人。这充分说明抑郁症患者并发糖尿病与血浆皮质醇浓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我们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抑郁症并发糖尿病患者、正常糖代谢的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不同时刻的血浆皮质醇浓度与HOMA-IR、ISI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抑郁症并发糖尿病患者8、24点的血浆皮质醇浓度与与HOMA-IR具有正相关性,与ISI具有负相关性
综上所述,与糖代谢正常的人相比,糖尿病的抑郁症患者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和血浆皮质醇分泌节律消失率、HOMA-IR均较高,而ISI均较低,且糖尿病抑郁症组患者8、24点的血浆皮质醇浓度与HOMA-IR具有正相关性,与ISI具有负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秦碧勇, 戴立磊, 汪键,等. 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与共病数量、抑郁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6,45(13):1810-1812.
[2] 李强, 陈敏, 杨泰,等. 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6, 16(5):524-527.
[3] 賈杰芳, 刘玉美, 陈传刚,等. 抑郁程度对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患者血糖波动与认知功能影响及机制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 2017, 30(1):45-49.
[4] 何劲松, 吴让兵, 杜晓梅. 抑郁症共病糖尿病患者的皮质醇水平与帕罗西汀治疗疗效的关系[J].河北医药, 2016,38(4):517-519.
[5] 李志平, 马广蕊, 王玉东. 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血皮质醇水平变化的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 2016,29(2):2000-2001.
[6] 李谨, 李云庆, 张勇. 抑郁症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J]. 神经解剖学杂志, 2017, 33(1):103-106.
[7] 何小婷, 孙宁, 杜巧荣,等. 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6, 42(4):206-210.
[8] 鲁陆, 马玉娟, 高芳,等. 不同严重程度的复发抑郁症患者血浆雌二醇、孕酮及皮质醇水平分析[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18,25(7):1025-1028.
[9] 赵洪影, 王瑞瑞, 吴恩杰,等. 1型糖尿病患儿抑郁症的患病率调查及两病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16, 31(13):2658-2660.
[10] 高晓峰, 何鲜艳, 兰智勇,等. 血浆5-羟色胺和皮质醇水平与抑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7, 25(2):129-130.
[11] 蒋东艳. 糖尿病后抑郁症的认知功能特点及神经内分泌相关指标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9(19):117-119.
[12] 梁海艳. 糖尿病合并抑郁状态患者患病情况及相关内分泌激素变化的临床研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6, 3(9):76-77.
(收稿日期:2018-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