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控非洲猪瘟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2019-03-25林丽光南平市延平区塔前畜牧兽医站福建南平353000

福建畜牧兽医 2019年6期
关键词:猪瘟猪场非洲

林丽光 南平市延平区塔前畜牧兽医站 福建南平 353000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1]。目前尚无有效预防的疫苗和治疗技术,只能通过综合防控措施、构建生物安全体系来阻击非洲猪瘟疫情的传播[2]。2018年12月23日,南平市延平区暴发非洲猪瘟疫情,把延平区养猪业推向了风口浪尖,一场生猪养殖生死保卫战就此打响。各项生物安全措施迅速在各地落实,生物安全体系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生物安全体系是大环境与小区域、内与外、软件与硬件的有机统一,没有大环境的安宁就没有小区域的安全;没有养殖场外的风平浪静,就无法保障养殖场正常生产;没有科学的政策措施、防疫制度,硬件设施只能是冷冰冰的设备和水泥。

1 大环境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

大环境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是以行政机构为主导,以政策法规为依据,构建宏观生物安全体系。

1.1 动物疫情监测与报告制度及疫情处置与封锁农业部门开展疫情排查工作,每天上报非洲猪瘟排查报表,若发生疑似非洲猪瘟疫情,立即按程序上报有关主管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应立即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前往现场,采样送检,采取管控措施,并通报本级人民政府。确诊非洲猪瘟疫情后,本级人民政府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并发布封锁令。对疫区进行封锁,严禁一切生猪及其产品调出或调入疫区,对疫区内的所有生猪进行扑杀并无害化处理,场地进行严格消毒,养殖废弃物及废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1.2 生猪点对点调运、批批检、车辆备案及准调制度 生猪调运点对点、批批检制度即养殖场与屠宰场签订购销合同,点对点供应生猪,合同签订双方均为有资质的企业,有利于保证生猪产品质量和生猪产品的溯源管理。批批检制度是指每批生猪出栏前需经非洲猪瘟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生猪方可报检调运,有利于及早发现疫情,防止疫情传播。生猪运输车辆备案制度要求生猪运输车辆按照标准模式进行改造,能够减少生猪排泄物在运输过程中排出,便于运输后的清洗消毒;安装GPS定位系统,有利于实时掌握生猪运输车辆的动态位置,规范生猪运输车辆按照指定路线运输生猪。生猪准调制度能够使行政管理部门准确掌握和控制进入本地区生猪情况,防止疫区生猪进入本地区。

1.3 打击私屠滥宰、非法调运生猪专项行动 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联合区工商局、食安办、住建局等相关部门不定时开展联合执法行动,重点打击私屠滥宰等行为。各级公路检查站加强对生猪调运的管控,严查生猪非法调运行为。各乡镇(街道)工商所、派出所、食安办、畜牧兽医站、建管站等多部门组成乡镇执法队伍,对乡镇农贸市场、屠宰点开展不定期巡查,发现未经检疫、来源不明生猪及生猪产品予以没收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由公安机关对其立案调查。设立举报电话,征集逃避检疫、违法调运生猪线索。

1.4 严禁泔水养猪和零星生猪整治 泔水养猪传播非洲猪瘟已经是业界共识[3],延平区十分重视泔水养猪的问题,建管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走访辖区内的餐馆、食堂并与之签订责任状,要求经营者记录泔水去向,严禁泔水流向养猪场。各乡镇(街道)组织干部挨家挨户宣传泔水养猪的危害,并发放宣传材料,使老百姓都意识到泔水养猪的危害,自觉抵制泔水养猪。零星生猪是防控非洲猪瘟的难点,散养户疫病防控的意识比较差,防护措施不到位,防疫设施不完善,很难防止非洲猪瘟的感染,一旦感染,病死猪便随意丢弃,无法得到无害化处理,容易造成病毒污染面源的扩大。因此,我们下决心对零星生猪进行整治,通过政府牵头、企业出资对散养的生猪按照市场价进行收购,并与养殖户签订收购合同和不再从事生猪散养的保证书,收购的生猪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使零星生猪迅速被消灭,消除了传播非洲猪瘟的重大隐患。

2 小区域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

小区域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是由行业协会主导的,通过“建设施、控五流”,同时配套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迅速构建起以集镇为单位的小区域生物安全体系。

2.1 集中洗消中心建设 集中洗消中心按照设施标准化、管理运行制度化的要求进行建设,各区域均按照洗、消、烘、检四个环节,根据本区域内生猪养殖规模配套相应的人员、设施、设备,制定相关的运行制度,确保运猪车的消毒质量。目前延平区已经建成区域性较大规模的洗消中心5个,构筑起一道防控非洲猪瘟的坚强屏障。

2.2 三级消毒屏障构建 三级消毒屏障指的是生猪运输车辆从洗消中心→二级消毒点→养殖场外售猪台消毒点的消毒屏障,或者是饲料及物资运输车辆从物资运输车辆消毒点→二级消毒点消毒→养殖场大门消毒屏障。通往各猪场的道路,每天用洒水车喷洒消毒2次,杀灭因人员、车辆往来可能带来的非洲猪瘟病毒。

2.3 中转售猪台建设及卖猪管理 根据地势条件,选择在养殖场1 km以外的地方建设生猪中转售猪台,有条件的可以选择3 km外的地方,从转运效率及经济效益考虑,不宜超过5 km。中转售猪台应有卸猪区、中转区和装猪区三个区,卸猪区与中转区用围墙隔离,中间留有过猪通道即可;售猪时,用自备运输车将猪从猪场装猪台运至中转售猪台卸猪区,生猪经过猪通道进入中转区后再进入装猪区,装猪区工作人员不与中转区工作人员接触,不触摸中转区设施。装猪区可设立观察室,用玻璃与赶猪道隔离,供买猪人观察。买猪人不得进场挑选生猪,生猪一经赶出不得回场。

2.4 饲料、药品、生活物资中转站建设及其管理饲料运输车辆经三级消毒后进入养殖场烘干房烘干后再进入饲料仓库,卸完饲料后按照指定路线离开养殖场,司机不得中途下车。有条件的养猪场可以在养殖场外兴建饲料仓库,饲料在饲料仓库经熏蒸或臭氧消毒3 d后经中转进入场内。在场区大门处设立物资消毒室,场外物资经本场车辆中转后去除外包装放入物资消毒室,臭氧或紫外线消毒24 h后方可进场。

2.5 24小时值班室及公路执勤点的设置与管理设立场外值班室,24 h专人值班,一般与养殖场外消毒、门卫为同一人,杜绝业务人员往来猪场,防止不法分子恶意投毒。设置公路执勤点,派专人24 h值班,发现疑似非法运输生猪车辆,及时报告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3 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

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构建由养殖场主及场内技术人员主导,养防结合、多措并举,构成微观生物安全体系。

3.1 场内分区管理 猪场分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四个区。其中生产区可再分为种猪区、保育区和育肥猪区,建设围墙将各区隔离,确定各区行走路线,设置路线指引标志,引导人员净道进、污道出。生猪饲养执行全进全出单向流动,即种猪区→保育区→育肥区。

3.2 人员管理 猪场员工实行封闭式管理,人员进出执行严格的请假制度。如有特殊原因确需出场,返场前先到隔离区隔离3 d,隔离区的环境每天进行消毒,手机等个人急需物品用酒精擦拭消毒,饲养员不允许带手机入内,由场内统一配发,离职后归还养殖场。隔离结束后,人员进行彻底沐浴、消毒,换上消毒过的场服、水鞋,方可进入养殖场。场内实行分区管理,各区人员不得窜区,各区行走路线是从净区到脏区。进出各单元出入口需放置消毒盆,盆内消毒药每天更换,双脚踩踏浸泡液不少于30 s。兽医应多与饲养员沟通,减少巡栏次数。从生产区下班的员工到沐浴室进行彻底沐浴,工作服用卫可(1∶200)浸泡20 min然后再清洗。

3.3 灭蚊、灭鼠、防鸟 猪场内不得饲养其他动物,开展灭蚊、灭鼠、防鸟工作。死水是蚊产卵的主要场所,每周对猪场内排水沟、雨水积水处等放置杀虫药,蚊的虫卵大部分在成虫前就会被杀死,从而大大减少猪舍内蚊的数量;另外,蚊香驱蚊也是切实可行的好办法。请专业灭鼠团队设计灭鼠方案,通过投放灭鼠药,放置捕鼠笼等方式灭鼠;为了防止鼠进入猪舍内,可沿猪舍四周钉上高70 cm的黑膜。在两栋猪舍的屋檐架设防鸟网,能够有效防止其进入猪舍。

3.4 场内消毒 场内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各生产区独立执行各区的消毒制度,配备适合各区消毒需要的消毒设备,严禁窜区消毒。场区道路每天消毒1次。清栏时按照程序对猪栏清洗→消毒→熏蒸,空置1周后才可进猪。

3.5 饮水安全 猪场应根据自己的地理位置选择水源,尽可能挖深井水,降低水源被污染的风险。如需饮用地表水应对水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过硫酸氢钾、次氯酸盐、次氯酸等,具体做法可在总水源处加装加药器,便于精确控制消毒液浓度,定期进行消毒。

3.6 种猪引种 一般规模化猪场的母猪年平均淘汰率会达到35%~40%,因此,构建生物安全体系就不得不考虑引种的问题。引种时需向当地农业部门、猪业协会通报,做好引种风险评估工作。引进种猪经非洲猪瘟监测结果为阴性后方可引入隔离舍饲养,隔离期42 d,隔离结束后对所引种猪及环境样品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合格,方可移入种猪区。种猪转移时应注意对场地及车辆严格消毒。

3.7 加强免疫、减少应激、提高猪群整体健康水平猪场要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及时有效地做好免疫工作,做到应免尽免,抗体保持较高水平。养殖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疫苗的种类,减少疫苗免疫的种类,从而减少人猪接触和器械在免疫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疫情传播。提供舒适生活环境,减少应激的产生,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

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贵在扎扎实实地落实,关键在于把每个环节的工作都做得非常细致,在实践中不断研究、总结、提高,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地区防控非洲猪瘟的方案。全社会共同参与,打好这场非洲猪瘟疫情阻击战,保障生猪稳定供应,让老百姓能吃上优质的“放心肉”。

猜你喜欢

猪瘟猪场非洲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An Uncommon Trip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非洲鼓,打起来
一例外购猪猪瘟暴发后的诊断与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