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防控
2019-03-25福建省光泽县崇仁乡动物疫病防控中心福建光泽354100
李 强 福建省光泽县崇仁乡动(植)物疫病防控中心 福建光泽 354100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发病急、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已成为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疫病之一,给养鸭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现将该病的诊断和防控总结如下。
1 病原特征
鸭肝炎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禽肝病毒属,有3个血清型,目前主要流行的是鸭肝炎病毒血清I型[2]。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粪便中可以存活37 d以上,1%福尔马林、2%氢氧化钠、2%漂白粉均可以将其杀死。肝脏是鸭肝炎病毒主要损害的靶器官,进而引起脑神经、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等一系列病变,最终导致雏鸭因衰竭而死亡。
2 流行病学特点
该病主要发生于雏鸭,在自然条件下,不感染其他禽类。主要通过呼吸、接触传播,鼠类在传播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迅速将该病传播到整个鸭群。多是因为从有发生过该病的发病场,或有该病发病史的鸭场引进雏鸭后发生。成年鸭带毒不发病,成为潜在传染源,被鸭肝炎病毒污染的空气、土壤、器具都可能成为传染源。该病的流行无明显季节性,饲喂管理不当、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都可促使该病发生。
3 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
该病发病急,传播迅速,发病后3~4 d内死亡。雏鸭感染后表现为精神萎靡,行动呆滞,翅下垂,继而患鸭出现神经症状,两腿痉挛,全身性抽搐,死亡时头转向后背,呈角弓反张姿势。死亡雏鸭的喙端和爪尖瘀血,呈暗紫色。剖检主要病变在肝脏,肝脏肿大、质脆易碎,肝脏表面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肝脏颜色较淡或发黄,表面有肋骨压迹;胆囊胀大并充盈墨绿色胆汁;肾脏肿大,表面血管充血呈树枝状。
4 诊 断
4.1 初步诊断 发病急、传播迅速、急性经过是鸭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特征,结合发病日龄、病理剖检可初步鉴定该病。
4.2 实验室诊断 无菌条件下采集病死雏鸭新鲜肝脏组织直接涂于载玻片上,固定后滴加抗雏鸭肝炎病毒的荧光抗体进行染色,置高倍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出现荧光则判断为阳性。此外,通过病料接种鸡胚或鸭胚,收集尿囊液,用1%鸡红细胞做病毒凝集试验,DHAV无血凝性,可与禽流感、副黏病毒病进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时,还要注意与黄曲霉毒素中毒区别,两者都可以引起神经症状和肝脏损伤,但是黄曲霉毒素中毒症不会引起肝脏出血。
5 防控措施
5.1 构建良好的养殖环境 环境卫生控制是减少发病的一大要素,重视雏鸭保温、防风、防冻,同时保证空气质量达标;使用清洁剂尽可能除去表面污物,使用消毒剂对环境进行定期消毒,最大程度上抑杀环境中的病原体。加强疫情日常监管工作,及时发现群内发病个体、病死鸭,并采取及时隔离、有效救治、无害化处置等,防止疫病扩散蔓延。
5.2 培育健康雏鸭群 坚持自繁自养和 “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加强疫苗接种的质量,用于繁殖的种鸭开产前坚持接种2次鸭病毒性肝炎疫苗,确保达到有效的抗体合格率(85%以上);无发病史的肉鸭场雏鸭可以不接种鸭肝炎疫苗;使用优质全价雏鸭饲料饲喂,并适当补充维生素、复方电解多维;增加雏鸭机体抵抗力,可有效预防该病发生。
5.3 药物防治方案 患鸭或受到威胁的雏鸭群,每羽注射鸭病毒性肝炎高免卵黄抗体0.3~0.5 mL,配合黄芩、淫羊藿等组成的复方中药治疗,同时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防止雏鸭脱水,能够快速降低病死率、预防发病[3]。
6 小 结
该病的防治要按照“防重于治”的原则,以预防为主,临床治疗为辅,通过强化鸭场生物安全措施落实、加强饲养管理和综合预防等以减少该病的发生与传播。及时发现疫情,及时有针对性地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控制病死率,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