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让机器拥有人一样的“范”
2019-03-25华庆富
○华庆富
简单来说,人工智能就是要让机器的行为看起来就像是人所表现出的智能行为一样,或者说让人造机器表现出和人类类似的智能性。一句话,人工智能的目标是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像人一样行动。在人工智能的指导下,机器能够做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做的事情:面对问题制定决策,采取行动,而不仅仅是实施简单的机械性动作。
对中国而言,发展人工智能是一个历史性的战略机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对缓解未来人口老龄化压力,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以及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当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累累硕果。
再创辉煌的北斗系统
今天,孩子们节假日里跟着爸爸妈妈来一次说走就走的自驾游,已是一件轻松寻常的事情了。不过你知道吗,平日里对道路并没有研究的爸爸为什么能轻车熟路就找到你们想看的风景呢?是因为有车载导航系统啊!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系统”,英文名:Bei Dou Navigation Sate uite System,简称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GPS(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GLONASS(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和美国GPS、俄罗斯 GLONASS、欧盟GALILEO(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一起,跻身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序列。
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北斗系统,在2018年成功地完成了10箭19星的发射,同时也开启了为全球服务的能力,由此北斗系统正式走向了世界。截至2018年12月底,它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也就是说,如果借助北斗系统的指引,你完全可以找到心目中理想的风景名胜。
曾经,我国出钱出力想加入欧洲伽利略导航的研究队伍,但是被拒之门外。如今,作为后起之秀,北斗系统前进的道路上自然少不了各方面的阻挠。然而到了2019年,这三大导航系统却都出现问题。2019年7月初,俄罗斯因为受到制裁引起的配件不足,使得“格洛纳斯-K”卫星的量产工作出现了麻烦,如果找不到替代方案的话,该卫星系统很可能被搁置起来;几乎就在同一时间,中东地区的GPS信号受到了大面积的干扰,特别是在以色列的一个机场内,GPS信号被强烈干扰,导致该机场飞机无法进行正常的起落。这也导致美军及其盟友的武器装备受到影响,甚至一些中东国家都开始对美国GPS导航系统产生质疑。2019年7月11日,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由于系统故障突陷瘫痪,这是伽利略导航系统自2016年底进入试运行阶段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故障,117小时10分钟后,该系统开始恢复正常,但该事故势必影响外界对系统抱有的信心。
可喜的是,我国北斗系统捷报频传。到2019年6月为止,北斗系统共有46颗导航卫星,在卫星数量上远远超过了拥有24颗卫星的伽利略系统和27颗卫星的格洛纳斯系统,所以在导航精度上占据了巨大的优势。
未来,北斗系统将持续提升服务性能,拓展服务功能,增强连续稳定运行能力。到2020年底,中国还将发射12颗卫星,进一步提升北斗系统全球基本导航和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并实现全球短报文通信、星基增强、国际搜救、精密单点定位等服务。
蓝天下舞动的中国无人机
2019年7月29日,央视在新闻播报中呈现了四川甘孜松茸借无人机出山的画面:一架架无人机装载着刚采摘的新鲜松茸,从四川藏区不通公路的大山上腾空起飞,只需20分钟,松茸就可以从山顶运送到山下。48小时内,这些珍贵的食材就会出现在中国各大城市的消费市场。松茸的新鲜程度直接关系到其品质和价格,由于松茸多生长在山林地势险峻处,过去采摘松茸的人们凌晨3点就起床,下午四五点才下山,仅路上时间,就至少需要耽误四五个小时。无人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过去当地菌农“摸黑上山采松茸,下午背松茸下山”的低效又危险的状况。
或许我们早已习惯了从快递员手里接过自己网购的心仪物品了,不过你现在可以这样接收你的快递了:手机上收到一条关于快递到达的信息之后,就在你家的窗户或者阳台外面,一架悬停的快递无人机正将你的货物稳稳地推送过来,你要做的就是打开窗,伸手接过你的物品,不用下楼,不用等待。这就是智能无人机在导航系统的指引下,精准地找到你的快递收货地址,像快递小哥一样完成任务!
不过无人机的作用可不仅仅体现在运送食客们喜欢的食材等物品,更重要的作用还体现在军事侦察、灾情监测、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药物喷雾等方面。
目前,我国无人机已经形成了低、中、高三档完整的研发与生产体系,民用与军用无人机不但为国内提供了强有力的服务,而且逐步进入了世界市场,可以同传统强国的无人机一比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