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注射液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2019-03-25牛晨马晓迎刘庆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3期
关键词:丁苯国药准字神经功能

牛晨 马晓迎 刘庆(通讯作者)

(贵航贵阳医院神经内科 贵州 贵阳 550000)

进展性脑梗死属于脑梗死中常见的临床亚型,一旦出现后,患者局部脑缺血、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逐渐发展,并呈现进行性加重,致残率及死亡率明显升高,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临床通常采取药物进行治疗,虽然能够有效缓解相关症状,但效果并不明显,延长治疗时间,导致预后较差。临床认为在此基础上采取丁苯酞治疗效果更好,缩短治疗时间,促进相关症状快速消退,进一步稳定病情[1]。我院对此展开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纳入的94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研究组男22例,女25例,年龄44~80岁,平均年龄(63.48±1.20)岁;对照组男23例,女24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2.95±1.16)岁。两组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丁苯酞(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100ml)进行静脉滴注,100ml/次,2次/日。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第1日选择氯吡格雷(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国药准字J20080090,75mg),300mg/次,口服;阿司匹林(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345,75mg),100mg/次,口服。第2~14日采取75mg氯吡格雷+100mg阿司匹林,1次/日。两组持续治疗两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并检测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对比两组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后相关症状消退,NIHSS评分降低超过70%为显效;治疗后相关症状减轻,NIHSS评分降低超过40%为有效;治疗后相关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NIHSS评分降低不超过40%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47×100.00%。

NIHSS评分:0~15分轻型;16~30分中型;31~45分重型[2]。

1.4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 总有效率

研究组总有效率91.49%高于对照组80.85%(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总有效率[n(%)]

2.2 相关指标变化

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FIB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相关指标变化

3.讨论

脑梗死主要是指患者血液中栓子随着血液进入脑动脉,从而堵塞血管,一旦侧支循环无法代偿时,极易牵连该动脉供血区域脑组织因缺血后坏死,最终产生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而进展性患者是指经过治疗后病情仍然不断恶化,相关症状持续加重,具有发病速度较快、病情较为危急等特点,成为脑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受到医疗界重点关注。

临床通常采取药物进行治疗,但药物种类较多,不同药物可能产生不同效果,如何选择成为关键。既往多采取常规治疗,其中阿司匹林可防止血小板环氧酶,从而降低前列腺素产生;氯吡格雷属于血小板聚集抑制剂,主要利用CPY450酶进行代谢,促进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活性代谢物生成,能够有效防止血小板堆积。虽然常规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症状,但效果并不明显,延长治疗时间,导致预后较差。随着对疾病的深入探究,临床认为在此基础上采取丁苯酞效果更好[3]。本文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总有效率91.49%高于对照组80.85%(P<0.05);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FIB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研究组总有效率更高,降低FIB水平,改善神经功能。

综上所述,丁苯酞在进展性脑梗死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改善FIB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稳定病情。

猜你喜欢

丁苯国药准字神经功能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更 正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一种过氧化物交联天然-丁苯绝缘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2013年1~2月份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违法广告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