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应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2019-03-25盛开汪浩浩田强强赵启明高秉仁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3期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

盛开 汪浩浩 田强强 赵启明 高秉仁(通讯作者)

(1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外科ICU 甘肃 兰州 730000)

(2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3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外一科,心脏大血管外科 甘肃 兰州 730000)

婴幼儿是开展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主要群体,临床多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均是常用麻醉药物。两药均为阿片类药物,芬太尼能够降低术中机体应激反应,但大剂量使用具有封顶效应,且容易产生呼吸抑制延长、肌肉强直、苏醒延迟等不良反应。舒芬太尼的镇痛效价是芬太尼的5~10倍,镇痛力更强,起效更快,持续时间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1]。本研究进一步分析比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应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具体汇报如下。

表1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s)

注:*与同期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指标 T0 T1 T2 T3 T4观察组(n=200)HR(次/min) 112.45±9.64 99.38±11.22 106.89±8.01* 111.52±8.69* 113.68±6.73 MAP(mmHg) 82.31±10.57 77.35±9.54 81.56±8.83* 84.06±10.39* 83.42±9.31 CVP(cmH2O) 4.87±1.54 4.68±1.61 4.74±1.60* 4.97±1.56* 4.62±1.45对照组(n=200)HR(次/min) 113.06±10.14 87.37±10.25 117.65±8.49 125.34±8.72 114.86±9.83 MAP(mmHg) 81.89±10.26 68.74±10.14 84.68±10.26 89.17±9.53 84.29±10.37 CVP(cmH2O) 4.76±1.62 4.18±1.84 5.96±2.12 6.24±2.35 5.13±1.87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12月—2018年4月在我院心脏外科治疗的400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婴幼儿患者按麻醉药物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200例,男198例,女202例,年龄1个月~7岁,平均年龄(3.3±1.2)岁;对照组200例,男202例,女198例,年龄3个月~7岁,平均年龄(3.35±1.3)岁;所有患儿均符合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标准,ASA分级在Ⅱ~Ⅲ级;其中,房室间隔缺损141例、PDA67例、法乐四联症56例、肺动脉狭窄/闭锁65例、Ebstain畸形34例、主动脉弓缩窄27例、右室双出口10例;术前合并支气管肺炎和呼吸衰竭病史45例、重度肺高压病史197例;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ASA分级、原发心脏疾病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术前30min均肌注东莨菪碱0.01mg/kg、哌替啶1mg/kg,待患儿入睡后推入手术室,常规监测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肌注氯胺酮4mg/kg,在桡动脉和颈内静脉处穿刺置管;麻醉诱导使用咪唑安定0.1mg/kg、依托咪酯0.2mg/kg、维库溴铵0.1mg/kg,对照组给予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2022076)10μg/kg,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4256)1μg/kg;之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连接100%纯氧,1L/min,呼吸频率16~25次/min,维持动脉血PaCO235~45mmHg;治疗后在右颈内静脉置入4F或5F肺动脉漂浮导管,麻醉维持,对照组使用芬太尼20~30μg/(kg·h)持续静脉泵注,观察组使用舒芬太尼2~3μg/(kg·h)持续静脉泵注,间断应用咪唑安定0.5~1mg/kg、维库溴铵0.2~0.5mg/kg;体外循环(CPB)时追加观察组舒芬太尼2μg/kg,对照组芬太尼20μg/kg;术中使用HP多功能生理监护仪监测HR、MAP、CVP,待术中关胸后停止麻醉[2]。

1.3 观察指标

于入室后(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T2)、劈胸骨时(T3)、关胸时(T4)记录HR、MAP、CVP变化;测定NE和E在入室后、劈胸骨后、主动脉开放后、手术结束时的浓度,评估机体抗应激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t检验,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NE和E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NE和E水平比较(μg/ml,±s)

表2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NE和E水平比较(μg/ml,±s)

注:*与同期对照组相比,P<0.05。

术结束时62±114 E 149±52 118±54 257±123 131±53

3.讨论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功能受损明显,大多伴有肺、肝、肾等其他系统及脏器功能的损伤,导致患儿发育状况较差,对麻醉及手术的耐受性较低,术中气管插管、劈胸骨、体外循环等操作均会影响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内分泌的大幅波动,因此麻醉药物的选择对患儿安全度过手术期至关重要[3]。

舒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是常用的麻醉方式,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修补术中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同时能较好的抑制内分泌和代谢反应[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术中各时间点的HR、MAP、CVP较对照组控制更为平稳。说明舒芬太尼对循环的稳定作用更为明显,对心肌的抑制作用较弱,能降低全身血管阻力,对压力感受器的抑制效果更好[5]。观察组中,NE和E在在劈胸骨后明显降低,而主动脉开放后明显升高,手术结束时又明显降低。说明舒芬太尼抑制应激反应的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舒芬太尼应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更佳,能确保术中循环功能的稳定,降低应激反应,确保手术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护理婴幼儿五不宜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Smog in Los Ange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