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栓弹力图联合常规凝血实验检测慢性轻度乙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的情况分析

2019-03-25胡杰李晓荣鲁思文陈皞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3期
关键词:力图乙肝患者血栓

胡杰 李晓荣 鲁思文 陈皞(通讯作者)

(江苏省中医院检验科 江苏 南京 210029)

肝脏是大多数凝血因子合成的主要场所。肝脏疾病时,由于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或消耗,常引起凝血机制发生异常改变[1]。在乙肝患者中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凝血因子、抗凝物质减少的情况,机体对出血和止血的动态平衡十分敏感,且一直处于发生出血和血栓形成的不稳定状态[2]。目前常规凝血实验是临床常用的检测手段,但其局限性是不能动态的反应患者的凝血状况,参考价值有限。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可通过模拟机体内环境状态,动态的反映凝血全过程,逐渐受到广泛关注[3]。但对于慢性轻度乙肝患者,凝血功能受损情况如何,采用何种方法检测更为精准,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可靠的意见。为此本文通过对80名慢性轻度乙型肝炎患者以及4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栓弹力图、常规凝血实验的检测和比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苏省中医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名慢性轻度乙型肝炎患者纳入实验组(除外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病、血栓性疾病、糖尿病者,且近六月内未曾应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以及40名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诊断依据参考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两组受试者年龄、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与试剂

TEG@5000血栓弹力图仪(美国唯美血液技术公司)及配套试剂;法国STAGO公司STA型全自动血凝仪及原装配套试剂。

1.3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2份,使用枸橼酸钠1:9抗凝的真空采血管,采血量为3ml,用于血栓弹力图和常规凝血项目的检测;所有检测项目均在2~4h内完成。血栓弹力图参数包括R值、K值、α角、MA值;常规凝血项目包括PT、APTT、TT、FIB。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中四个参数R值、K值、α角、MA值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常规凝血实验结果中四个参数PT、APTT、TT、FIB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无差异(P>0.05)(见表2)。

表1 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的比较

表2 常规凝血实验检测结果的比较

3.讨论

作为人体内最大的实体组织器官,肝脏的功能极为重要,除了正常的生理代谢外,还参与机体的凝血过程[4]。当肝细胞受损失时,凝血功能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目前对乙肝患者凝血情况的检测运用较多的是常规凝血实验,并且有很好的检测效果[5]。相关文献显示,在慢性肝炎患者中运用常规凝血实验检测时凝血功能出现异常,但在轻度患者当中凝血功能并无显著改变[6]。TEG检测在出凝血早期的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可以有效地指导临床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7]。因此,本文将TEG与常规凝血实验相结合,探讨两者在慢性轻度乙肝患者凝血情况中的诊断价值。

实验结果显示,在血栓弹力图检测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结果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但两组对应的参数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说明TEG在对慢性轻度乙肝患者的凝血功能检测中较为敏感,可以为疾病的病程以及精准治疗提供一些指导意见。在常规凝血实验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结果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且两组对应的参数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检测方法所得结论一致,说明慢性轻度乙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并未受明显影响,对于TEG的检测可能对早期机体凝血功能的变化有较好的反应。这在杨晓冬等[8]的研究中也提到,通过TEG能够早期明确全血在血凝块形成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较常规凝血实验检查更为精确、有效。这对今后临床早期、及时诊断提供了参考以及相关疾病研究提供了思路。

猜你喜欢

力图乙肝患者血栓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乔·拜登力图在外交政策讲话中向世界表明美国回来了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六个就诊误区 让乙肝患者“二次受伤”
血栓弹力图在恶性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进展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时空观指导下的模块整合教学——以《20世纪四五十年代力图称霸的美国》为例
乙肝患者HBV载量与IgA,IgG,IgM及C3,C4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