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不翻瓣技术行口腔种植短期临床疗效分析

2019-03-25惠雪峰

医药前沿 2019年3期
关键词:牙列种植体牙龈

惠雪峰

(甘肃省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 甘肃 兰州 730000)

随着医疗理念的进步,牙列缺损、牙列缺失患者的治疗方案从传统修复逐渐过渡为种植修复,种植修复又有经典翻瓣种植手术以及不翻瓣种植手术的区别[1]。为探究不翻瓣口腔种植手术运用于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选取100例患者,行不同的种植方案,探讨短期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00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5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19~69岁、平均(46.95.4)岁,共植入种植体50枚;对照组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8~68岁、平均(46.75.2)岁,共植入种植体50枚。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局部牙槽骨高度足够,骨密度良好,前后牙槽骨宽度在6mm以上;无全身系统性疾病;咬合间隙足够;无附加手术[2]。

排除标准:不符合上述标准;存在慢性牙周疾病,存在肉芽组织,存在残留根尖;拒绝参与研究。

本次研究开始前向本院伦理委员会提出申请并获得批准。研究开始前对所有患者与患者家属说明本次研究的目的,患者与患者家属均对此知情且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经典翻瓣种植手术,参考[3]。观察组行不翻瓣口腔种植手术,术前X线检查结合常规检查确定植入方向以及植入点。常规消毒铺巾,局麻,经探针确定植入点,取植入点作为中心,选取直径恰当的环形黏膜切开器切除牙槽脊顶黏骨膜瓣,充分暴露后取球钻对骨面予以平整,对黏膜厚度予以测量,扩孔钻逐级预备,经探针检查确认无骨壁穿孔,肩台成型并植入种植体,愈合帽封闭[4]。

两组患者术后均立即经X线检查,确保不存在结构损伤,给予抗生素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以及短期治疗效果,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肿痛持续时间,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种植体情况;随访半年,对比两组短期治疗效果,包括牙龈乳头高度以及骨吸收水平。牙龈乳头高度采用牙龈乳头指数评价:无牙龈乳头为0级;牙龈乳头在牙间隙50%以下为Ⅰ级;牙龈乳头超过牙间隙50%以下为Ⅱ级;牙间隙被牙龈乳头充满为Ⅲ级;牙龈乳头超过牙间隙为Ⅳ级。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经SPSS20.0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围术期指标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肿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

表 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s)

表 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肿痛持续时间(d)观察组 50 11.83.3 1.830.88对照组 50 22.44.7 2.761.13 t-13.052 2.998 P-<0.01 <0.05

2.2 并发症

结合手术当日CT片以及复诊CT片,所有患者的种植体植入位置准确,未出现下颌管损伤、邻牙损伤、骨壁穿孔等并发症。

2.3 种植体存活率

随访6月发现,观察组50枚种植体中有1枚于术后3月脱落,种植体存活率98.0%(49/50);其余种植体正常,未见术后感染、出血等,患者自述咀嚼功能正常,未探及牙周袋,术后6月的牙槽骨吸收量为(0.42~0.26)mm。

对照组50枚种植体中,无种植体脱落或松动,种植体存活率100.0%(50/50);有3例种植体出现轻微炎性反应,复诊处理后症状消失,患者自述咀嚼功能正常,术后6月的牙槽骨吸收量为(0.69~0.33)mm。

两组患者的种植体存活率对比P>0.05,6月后骨吸收量对比,观察组骨吸收量小于对照组,t=4.544,P<0.05。

2.4 牙龈乳头指数

随访6月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牙龈乳头指数为(2.78~0.50),对照组患者的牙龈乳头指数为(2.55~0.59),两组患者的牙龈乳头指数对比,t=2.103,P<0.05。

3.讨论

种植修复治疗具有无异物感、稳固美观以及不对邻牙造成损伤的优势而得到了普及,但是经典翻瓣种植手术由于需要翻开黏膜瓣的缘故,手术时间较长,且术中出血较多,术后也常会出现不同功能程度的疼痛以及肿胀,因此影响了治疗效果。

微创手术理念的产生,带动口腔种植手术也呈现微创化、简单化的发展趋势,与经典翻瓣种植手术相比,不翻瓣口腔种植手术具有更多的优势,不翻瓣手术不对软组织的结构造成损伤,也不影响局部血运,不影响种植区域的骨量;不翻瓣手术由于不需要翻瓣的缘故,手术时间极大缩短,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也更小,因此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可能性更低,也促进了术后的恢复[5]。

本次研究中,患者接受不翻瓣口腔种植手术后,手术时间更短、肿痛持续时间更短,提示不翻瓣手术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两组患者的种植体存活率对比无差异,且种植体存活率均较为理想,提示两种手术运用于牙列缺失、牙列缺损的的种植体效果均较为理想;行不翻瓣口腔种植手术后,患者的牙槽骨吸收量更低,分析原因为不掀开龈瓣能尽量保护骨膜,因此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愈合能力几乎不受影响;同时不翻瓣的患者术后能立即开展对菌斑的控制,因此种植体周围的黏膜组织更健康,也能发挥避免骨吸收的作用[6]。经过对比也发现,行不翻瓣口腔种植手术治疗后的牙龈乳头指数更优,提示不翻瓣手术运用于口腔种植将能提供更好的牙龈乳头丰满度,分析原因是不翻瓣手术能尽量避免邻牙与种植体之间的骨丧失。

综上所述,不翻瓣技术行口腔种植短期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牙列种植体牙龈
牙龈出血不一定是缺乏维生素C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毁容”警告:你的“牙龈线”正在后移
牙龈之伤
牙龈与牙齿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微种植体与J钩内收上前牙后的切牙位置变化比较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142例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