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经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9-03-25林川王秋宇明郭文浩

医药前沿 2019年3期
关键词:自发性栓塞原发性

林川 王秋 宇明 郭文浩

(1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 四川 宜宾 644000)

(2宜宾市二医院普外科 四川 宜宾 644000)

(3华西医院肿瘤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多发于40~50岁的中年人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原因临床尚未明确,但有研究发现与病毒肝炎、黄曲霉素以及肝硬化等密切相关[1]。自发性破裂出血是该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死亡率较高,若不及时给予抢救会出现失血性休克,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如何快速止血,稳定病情,抢救患者生命是临床治疗工作的关键[2]。临床针对该病既往主要应用手术治疗,但由于微创手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经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成为治疗的重要方式,文章探讨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应用经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45例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22例,观察组23例。对照组:男13例,女9例;年龄范围(52~73岁),平均(62.17±1.25)岁,观察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范围(52~75岁),平均(62.23±1.28)岁。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于患者腹部作一切口,切口长约5~7cm,逐层切开后迅速将腹腔内积血吸出,找到出血部位,控制肝蒂,将入肝血流进行阻断,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切除,清除坏死组织并进行缝合,结束手术。

观察组:应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进行穿刺插管,将肝管插至肠系膜上动脉并进行造影,观察门静脉情况,将导管插入肝总动脉和固有动脉进行造影,观察肿瘤血供情况,确认出血部位,探查完毕后将微导管插入至肿瘤供血动脉动,将明胶海绵颗粒和碘化油注入其中,随后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造影提示出血停止可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情况,评估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情况通过观察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出院时间进行评估。并发症主要观察出血、感染以及肝肾衰竭等症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 治疗情况

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出院时间较对照组均较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h) 下床活动时间(d) 出院时间(d)观察组(n=23) 1.41±0.24 1.33±0.26 4.41±0.37对照组(n=22) 2.87±0.32 2.84±0.42 6.67±0.32 t 6.423 14.572 21.872 P 0.000 0.000 0.000

2.2 并发症

观察组发生出血、感染的患者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讨论

自发性破裂出血是肝癌患者临床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5%~20%,死亡原因占肝癌死亡率的10%[3],由于失血量较大,病情进展较快,患者可迅速出现失血性休克,进而导致死亡,由于肿瘤和出血双重因素影响,治疗难度相对更高,如何控制出血,稳定病情是临床治疗工作的关键。

文章结果表明,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以及出院时间均较长,并发症发生更多,分析原因发现,传统手术治疗低患者造成损伤较大,术中出血量相对更多,患者恢复时间更长,手术过程中容易损伤周围血管和组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有研究发现,经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应用于原发性肝癌自方向破裂出血患者时效果更佳[4],结合本文研究看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出院时间均较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说明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佳。分析原因发现,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对患者造成损伤较小,在造影指导下能迅速观察出血部位以及病灶部位出血情况,准确将栓塞剂阻塞于出血部位的主要供血动脉,一方面成功止血,另一方面还可抑制肿瘤进一步生长;明胶海绵2~3周可自行吸收,血管可恢复供血,保证肝脏正常供血功能。综上所述,将经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应用于原发性肝癌自方向破裂出血患者能有效止血,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出院时间均较短,并发症发生更少。

猜你喜欢

自发性栓塞原发性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4例自发性肾破裂患者的护理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原发性肝癌脑转移一例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7例诊治体会
自发性血胸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