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店市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规划研究
——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

2019-03-24苏佳鹏夏森炜林萍吴巧玲

福建建筑 2019年2期
关键词:晋江规划历史

苏佳鹏 夏森炜 林萍 吴巧玲

(1.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福建泉州 362000; 2.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中心 浙江杭州 310000;3.泉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福建泉州 362000)

0 引言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推进,旧城改造的压力增加,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涌现出了许多历史文化街区规划设计的研究,如:林林、阮仪三的研究,主要关注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1];潘敏文针对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研究[2];周阳、赵健彬针对太原市历史文化街区建筑改造以及其与城市整体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等[3]。王堂民的研究,则是从图形学的角度,提出历史文化街区的分层概念与分层模型[4];张逸璇的研究,则是从文化生态学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保护与复兴策略[5]。

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具有闽南文化、华侨文化等独特的价值与特色,而现状街区存在着片区功能与所处区位不符,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传统建筑被忽视等现实问题。通过对公众的问卷调查与分析,寻找最适合晋江五店市实际需求和条件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规划措施。

1 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现状认知

1.1 街区区位

五店市传统街区位于晋江旧城中心区,东侧为城市次干道南山路,西接万达广场至世纪大道,南侧为城市主干道湖光路,北至城市干道石鼓路,规划范围占地总面积约8.33hm2。该街区地理位置优越,北侧与石鼓庙对接,南临阳光时代广场、塘岸街、福隆广场组成的商业带,西侧则是万达广场商业节点,供水、供电、通讯、排污等基础设施较完善。

1.2 街区的价值与特色

五店市传统街区内,存留着众多精致的明清时期和民国时代的传统古民居、庙宇、宗祠以及高甲戏、南音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晋江传统文化保存最为集中的地方,经归纳与评估,街区价值与特色突出。

历史上一直以“晋江”一词来指代整个泉州,晋江城区生发起源地——青阳镇,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及丰富的文化遗产,有“青阳蔡,五店市”的说法,反映出青阳为各地来往间的重要交界地,古时晋江城区的核心地带就是五店市。直到1951年,由于行政区域的重新划分,划出泉州市,将青阳立为晋江县的政治核心区。

五店市是城市演变历史的活化石,具有以下特点:

(1)传统风貌完整

在与同类型的历史遗迹进行比较时发现,五店市保留的历史原貌非常完好,文物价值突出。为了更好地对它们进行保护,故将其分为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与传统风貌相协调的建筑、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

①历史建筑:那些具有突出文物价值,并能够完整体现当时建筑风格特色的一些建筑,在规划区内,这种建筑居多。其建筑特色总体来说大多数为诠释闽南古建筑的燕尾脊、马鞍墙和三川脊的典型古宅。

②传统风貌建筑:能够将历史时代的变迁体现出来的建筑物群。同时,它也能够反映历史遗迹空间变化。这种建筑物并不集中于某一区域,却能够保存得十分完好。

③与传统风貌相协调的建筑:指建筑物在风格风貌上与传统风貌十分统一,同时主要材质为石材,建筑物的任何外观方面都与传统风貌相统一,建筑物的整体空间布局及内部居住方式不会对传统风貌造成很大的影响。

④与传统风貌不协调的建筑:那些修建年份不久的建筑,外观普遍新颖,建造风格与传统风貌建筑群体大相径庭,建筑空间布局、形式、高度均与传统风貌不协调。

(2)建筑高度整体协调

建筑物的建设格局与青阳山的走势相统一,形成呼应,十分协调,富有特色。

(3)建筑具有连续性、多样性

根据历史时代的不同对建筑物进行分类区别。因大多建筑与时代变迁相吻合,因此显得十分协调且衔接得十分融洽。同时,富有特色的是,有许多的建筑其建造年份都在1980年之后,且传统风貌建筑占有一定比例。

(4)建筑结构形式评价

五店市内的建筑物群品种繁多,结构也各不相同,并且大多建筑原材料为石材,与传统建筑物的木质结构相区别开。

(5)建筑质量评价

由于这些建筑物大多保存得十分完好,并没有过多的缺损,质量较差的建筑只占总数的9%。因此,在进行旧城改造时,可不必进行全部拆除,可尽可能地保存下它们的原状,改造利用。

(6)传统街巷

传统街巷格局保存较为完整,随街区内山体的地形变化而走,交相呼应,保留下来的传统气息十分浓厚。

青阳八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青阳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文化景致,为青阳八景:阳山苍翠,石鼓喧声;桃花叠浪,日月相照;雁塔地灵,钟鼓坠地;榕根仙桥,樟井圣泉。青阳八景由过往于此的诸多文人骚客赋予其人文情怀与文化气息,将观赏价值与文化价值完美体现出来。青阳八景中有5个景致的地理位置都处于五店市传统街区内,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街区具有十分浓郁的文化气息,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晋江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布袋木偶戏、高甲戏、南音、灵源万应茶、晋江灯谜、闽台博饼习俗等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气息浓厚。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搭配上这些传统建筑物风格,将晋江传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宗教及华侨祖产是侨台亲缘纽带的实证。

晋江的宗教以石鼓庙最具典型性。石鼓庙起源于宋朝的通远王崇拜,并随着当时晋江的海上贸易而发展壮大起来。进入元朝之后,久经战争苦恼的民众们开始将平息战火的愿望寄托于顺正大王黄志身上。因此,在明清时期,顺正王黄志上升为石鼓庙的主神,并一直以戏曲的方式来酬谢神灵的庇佑。这种宗教信仰,不仅在晋江地区,在泉州的其他区县都引起了深远影响,同时通过人们移居海外的方式将影响传至菲律宾、台湾等地,甚至有人不远千里特地赶回庙中来祭奠神灵。同时,诗签的加入,也给石鼓庙增添了些许宗教色彩,与晋江的历史演变过程密不可分。“隅-图-铺-境”模式,在明朝时期被用来更好区分户籍,划分政治区域等,从而实现更好的管理。也因为这样,被划分区域之后,每个区域内的民众开始自发地修建当地的神庙,来供奉信奉的神灵。同时根据史书上记载,晋江地区宗教色彩浓郁,并且信仰大不相同,有着各自的保护神。

晋江的一大特色就是举国闻名的“侨乡”,随着华侨人数的增多,在晋江地区留下的祖产也越来越多。侨胞们大多心系晋江的发展,同时不断地为晋江的建设出钱出力。晋江能够壮大,也与侨胞们的奉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晋江的宗族性强。在以姓氏区分的不同庙宇中,有两个宗族势力最大,即蔡氏宗祠、庄氏家庙,不仅历史悠久,后辈中更是有诸多名人,并随着移居海外而开枝散叶,各地的蔡氏宗祠或是庄氏家庙都有着宗亲关系,逢年过节都要相聚在一起祭祀祖先。

1.3 街区的现状问题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为进一步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晋江市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分期实施旧城改造项目。五店市传统街区位于梅岭组团的改造范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片区功能与所处区位不符

片区四周遍布着繁华商业区,同时与石鼓庙相呼应,这样的地理位置,让片区成为商业化与传统文化交融的最主要枢纽。但现实却远远达不到居民的预想,街区内环境问题突出,居民生活不便,已然无法满足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城市功能的需求及对居住品质的要求,这与居民理想中的生活环境仍有较大差距。

(2)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对文物的保护意识的匮乏,使得片区内的历史遗迹虽大多留存完好,但其真正的历史价值并不能够体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历史遗迹越来越被人们遗忘,若不能够及时保护起来,这些历史遗迹可能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3)传统建筑被忽视

包含着重要文物与历史遗迹的院落历史价值不可小觑,它有助于帮助和了解与这些建筑物相呼应的历史时代文化色彩。近年来,人们对这些院落的意识薄弱,使得他们肆意搭建,掩盖其原有样貌的同时,片区内的环境也日益恶劣。

(4)历史要素存在价值被低估和使用性破坏等

尽管历史要素在片区内分布众多,但大多饱受忽视。这些保护问题集中体现在价值被低估及使用性破坏两方面。

①文化缺乏系统认知,部分要素价值被低估。五店市有着代表自身特色的历史要素,如古井、古树、街角的石敢当等,但由于被忽视、被遗忘,极有可能在新城区的建设中被遗弃,面临破坏的危险。

②缺乏保护,使用性破坏。现代科技的发达,交通工具的普及,无一不给这些历史遗迹增添伤口,再加上保护意识低下,这些遗迹环境更是令人无法直视。

(5)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堪忧

①对于一些耳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保护意识的降低,传承人越来越少,同时没有对其进行书面保存,因此留下的书面记载少之又少。

②能够完整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所太少,因此为了将其更好地保留下来,应多建设出能够展示它们的空间。

③由于工艺繁琐,操作困难,使得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并不能够很好地传承下来。

1.4 关于街区的问卷调查

为了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了解居民心理和需求,结合五店市的现状及保护规划,设置调查问卷。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工作历时两周,随机在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内选取路人进行调查。针对不同人群,如本地、外地,不同性别、不同文化、不同到场目的等进行分化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①目前五店市传统街区内本地人口所占比率不高。即使是常驻居民、商户、工作人口中,也存在着大量外地人。

②对于五店市传统街区的历史,总体认识不足。但对街区的总体印象上看,无论本地还是外地人均有较好的印象,对五店市传统街区的保护价值持有较高的赞同率。

③在针对街区的保护和利用问题上,居民的认识仍然不足。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当地政策,了解的人比率都非常低,大多数人不甚了解或者不太关心。

④在常见的保护和开发过程之中,绝大多数人仍有“怀旧”情节,希望保持原有风貌或者局部做出改动,对造成风貌破坏的手段比较抗拒。

⑤针对五店市传统街区的特色问题上,答案较为分散。但总体来看,传统景观、文化受到的赞同率较高,新生态文化的代表性较低。

⑥宗祠文化、传统文化和当地特色文化仍然是大众认为的该街区核心价值所在,并且难以割舍。

⑦对市政基础的问题上,绿化环卫问题最受到关注,其次是排水、管线等的规划问题。

⑧居住和观光旅游仍然是街区最为重要的职能所在。这也从侧面反映,除了观光旅游之外,该街区的商业价值的开发仍然较为保守。

此外,受到调查的群众也提供了许多有价值或者有创意的建议和想法,为规划五店市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开发提供了不少思路,这也显示出了大众对于该街区的关注和支持。

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五店市传统街区规划

2.1 晋江新型城镇化发展

晋江市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与金门、台湾隔海相望,集闽南金三角经济区、全国著名侨乡、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于一体。晋江作为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之首,最近几年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颇有成果,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探索出独具特色的“晋江经验”。从城镇化水平角度来说,主城区的规模增大,整体城镇化水平突破64%;从城镇建设上看,空间格局趋于科学,从早期的珠链式、三组团式,逐渐整合成为“全市一城,一主两辅”的现状,以求达到管理集聚性和关联性;此外,交通网络更加完善,交通基建发展迅速,道路配套设施齐全,村镇交通体系贯通,使得晋江进一步深入融入至厦漳泉城市联盟的体系中去;在产业布局方面,更加集中化、片区化,市级工业园区格局完备。整体上说,晋江市在落实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之中,转型较为成功,城市建设和发展步入全新轨道。

晋江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不是单纯地追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整体格局的建设及产业布局的优化重组,同时也非常注重历史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旧城改造时,不是一味地为了多征用土地而简单地进行大拆大建,而是对传统古民居、历史文化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按照不同的区位、类型、条件进行区分,充分凸显其可持续利用,并与旧城改造有机结合。在对历史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的同时,晋江市还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注入了闽南元素、华侨元素及历史元素,进一步考虑到城市整体布局、文化风俗、历史风貌的延续,以实现城市建设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共同持续稳定发展。

2.2 规划背景

五店市传统街区是一个位于城市核心区的旧城保护项目,将集中地展示晋江的历史、民俗与闽南特色建筑,使得晋江人的城市记忆得以保存。它将承担晋江城市窗口的作用,将晋江最具价值、最精华的部分集中地展示出去。城市核心区的地理位置,使得该街区可以有效地将晋江的历史、现在与未来联合起来,完成城市经济与文化脉络和勾连,推动晋江的经济与社会进步。项目建成后,不但会使片区内文化建筑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弘扬了晋江的宗族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华侨文化。项目有效地呼应了区域内的现代经济,完成了历史与文化的现代性勾连,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同时,建成后的项目将丰富当地居民的生活,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2.3 规划理念

历史文献记载,该区历史上曾用名包括“青阳”“五店市”;通过与市民访谈,与宗亲会、企业、社会团体沟通,晋江本地居民和海外侨胞、台胞对“五店市”之名具有极高认同度,因此,规划将该传统街区命名为“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秉承的规划理念是基于街区内的历史文化遗产存留,通过保护和更新规划,打造出一个具有特色、创意、休闲等多功能,聚集当代经济、传统文化、民俗体验、企业文化于一体,并对晋江悠久的历史进程、丰富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城市文化进行全面展示的“晋江街区博物馆”。

2.4 规划原则

(1)整体性原则

五店市传统街区承载着晋江历史文化变迁,街区内的物质文化遗存,诸如山水格局、传统街道、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等,以及当地的艺术表现形式、传统技术、地域风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与传统街区价值息息相关,要进行整体性的保护。晋江城市整体发展战略规划应将街区的保护纳入一并进行研究,以确保城市发展进程中传统街区价值得到保护,并以此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推进城市持续稳定发展。

(2)真实性原则

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不单单是直观的视觉体验,更多承载着历史变迁的印记,肩负着传递历史文化信息的责任,使当前尚无法参悟的历史信息,待今后可能得到解答。文化古迹和历史建筑,都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损坏,就难以对其进行复原,其背后的历史信息也可能永远被掩埋,不为世人知晓。因此,在保护和开发过程中,保护文物、建筑的真实性是首要的,规划始终秉承修缮维持的理念。

(3)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是传统街区保护和开发的关注点。保留原有建筑的历史风貌,展现不同时代历史建筑的特色,动能的多样化,是对传统街区历史的最好展现,更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需要。因此,在改造中应保留街区的真实风貌,并进行分类改造,保护传统街区的多样性,避免罐头设计,出现千城一面。

(4)合理利用、永续利用原则

对传统街区的改造,不能急于求成、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应在保护历史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历史资源,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和价值,以保证传统街区的健康发展。

(5)公众参与原则

五店市传统街区改造离不开群众的力量,蔡、庄、苏姓宗族与五店市传统街区的改造关系密切,所以,规划注重民众的力量,呼吁公众参与,让当地居民、宗族更多参与到传统街区的改造中来。

2.5 规划策略

五店市传统街区,地理位置优越,方位四侧均与城市干道相接。街区南临湖光路,为街区与市区各个功能节点提供了便捷联系的通道,是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沟通的枢纽,更是展示晋江城市形象、街区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交通性干道。为此,街区规划,通过东南入口及后塘街、核心节点进行组织,把街区内的传统文化商业与周边地块的城市现代商业连接起来。

规划遵循保护为基础,以传统街区价值、现状,进行客观评估后,确定框架,对街区整体进行分类保护,具体包括街区内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山水树木等,并在此基础上对历史建筑进行分类,依照不同类别进行改造和保护。

(1)扩大街区范围,实施整体保护

以《湖光西路石鼓路片区改造规划》为基调,尽可能实现对五店市传统街区的整体性保护。

(2)严格保护区内文化遗产

①五店市传统街区内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对各类文化遗产进行分类,科学合理的保护,具体包括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历史环境、宗祠、后塘街以及青阳山等。

②关于文物保护单位,依据《文物保护法》和相关规定,遵循修旧如旧的宗旨,在原地对其进行保护和修缮。

③关于历史建筑,修缮依据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历史建筑的内部设施,增强历史建筑的功能性,使其更具实用性。

④关于古井、古树等历史环境的保护,要与传统街区的广场、街道等相结合,营造相对开放的文化氛围。

⑤关于宗祠和后塘街等传统广场、街道的保护,严格依照原有尺寸,保证其原有的铺设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保护和修缮。

⑥关于青阳山山体的保护,在保证其原有山水格局不变的基础上,对山上建筑进行拆除,重新培土,种植青梅,恢复“青阳苍翠”的盛名。

(3)保持建筑多样性

街区内的历史建筑是晋江历史传统文化的重要呈现,更是集中体现了晋江人民的传统精神。街区内历史建筑物多种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宗祠、古庙、商店等。规划中,始终秉承保护建筑的多样性这个观念,保留大部分历史建筑原貌,仅对小部分建筑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使其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这样能确保街区内的历史建筑展现出各个时期晋江人民各个历史时段的生活水平、各个历史年代的建筑工艺及深厚的宗族情感。

理清结构、分区引导。在对城市功能进行定位,街区内部格局进行分析的前提下,与传统街区中重要的文化遗产相融合,对街区的结构进行规划,强调传统街区的文化传承,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并以晋江城市功能和产业需求为导向,科学规划和定位地块的功能,打造独具特色的功能片区。街区规划结构与功能分区归纳起来为“一庙双祠山塘连、一街七片五店市”。“一庙双祠” 指的是街区内的石鼓庙、蔡氏宗祠和庄氏家庙,“一街”即为后塘街。“七片”指的是传统文化核心区、滨水休闲区、两岸亲源展示区、文化创意区、企业文化展示区、传统商业区、休闲养生区等7个功能片区。

①“一庙双祠山塘连”——街区文化空间结构

石鼓庙作为宗教庙宇,受到晋江当地居民、海外侨胞以及台湾人民的认可和推崇,也是高甲戏传承的关键所在,庄氏家庙和蔡氏宗祠,作为晋江宗教文化的集中体现,也对传统街区的格局定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庙双祠”是晋江独具特色的建筑,是晋江历史的真实写照,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应当将其打造成街区的核心资源。山,指青阳山,是构成晋江山水布局的关键元素,是晋江的根源所在。规划拟在庄氏家庙和蔡氏宗祠以北设计出新挖水塘,以此作为开放式景观,给家庙营造依山傍水的效果,完善原有的山水格局。另外,将山、庙、祠融合起来,形成一条南北文化景观脊。

②“一街七片五店市”——街区功能结构

后塘街作为晋江古关路的重要关口,是家庙、宗祠以及明清建筑云集的传统街巷。后塘街呈东西走向,贯穿整个街区,西侧是传统商业区,东侧是传统文化核心区,是街区东西历史传统文化的重要展示轴,具有沟通和传承的作用。同时,沿着后塘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打造传统文化立体空间,形成晋江对外展现传统文化的长廊。

(4)公众参与、活态延续

通过对原住民、宗亲会、当地企业、社会团体等进行沟通和交流,更好地了解街区的价值,编制了街区改造和整治的规划,也让规划得到了多方的认可,利用新闻媒体,对街区改造规划进行宣传,让规划理念被公众更多的接受,为规划后期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①注重征求相关利益人的意见和建议,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都要向当地居民进行及时准确地汇报,以此得到当地居民对规划的认可,同时还要积极吸纳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将其心声合理地融入到规划中来,以街区最终命名为“五店市”传统街区为例,就是多方征询的结果。

②多次与庄氏宗亲会面对面进行沟通和交流,相关部门也积极吸取其他宗亲会的意见,到菲律宾、台湾等地,与当地的宗亲会进行实地调查和访谈,了解其对街区改造和整治的看法和意见,在得到宗亲会对规划认可的前提下,就部分分歧问题达成共识,对规划方案进行再次修订。

③尊重当地企业、社会团体的意见,了解社会公众的接受度,规划中对涉及到晋江慈善总会、书画协会等入驻传统街传承和展示晋江传统文化的需求,都尽可能给予相对安排。

④关于晋江传统老字号、高甲戏、布袋木偶等传统地方表演艺术,提出由宗亲会成员参与其中,进行管理和保护,并对宗族祭祖等习俗进行合理保护,有效延续地方特色传统文化。

3 结论

(1)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具有闽南文化、华侨文化等独特的价值与特色,而现状街区存在着片区功能与所处区位不符,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传统建筑被忽视等现实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在建设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五店市传统街区的规划具有必要性。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的规划探究,遵循整体性、真实性、多样性、合理利用及永续性、公众参与的原则,采用保护先行、分类保护,理清结构、分区引导,塑造节点、传承文化,改善环境、提升设施及公众参与、活态延续的规划策略,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晋江规划历史
晚霞如歌正飞扬
——福建晋江老年大学之歌
“晋江经验”之探啧:梳理及评析
在晋江发现“她力量”
晋江奇迹,其他老区也要做到、也能做到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新历史
迎接“十三五”规划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