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方案的思考及实践
2019-03-24鄢灵君刘凤琼胡志坚何保昌
陈 法,鄢灵君,刘凤琼,蔡 琳,胡志坚,何保昌
(福建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预防医学专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毕业论文指导是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预防医学人才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学生实践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1-2]。为提高预防医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的效果,笔者结合本校预防医学本科生毕业实习的现状和国内一些医学院校的宝贵经验,探索以培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毕业论文指导方案,为有效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和科研实践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一、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国大多数高等医学院校将预防医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通过论文指导,学生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经过选题、课题设计、开题、文献综述、课题开展、数据整理分析、论文撰写及答辩等环节的训练,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然而,近年来各医学院校学生数量增加、就业压力增大,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共性问题。
(一)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指导重视不够
由于面临毕业的学生在毕业论文指导期间大多忙于考研、考公务员、求职等,加上多数院校对毕业论文实行零淘汰率,导致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指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敷衍的心理和应付的态度,未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毕业论文中,从而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3]。另外,部分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任务安排,对所开展的课题主动性不强,从而影响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个别指导教师积极性不高,与学生互动不足
指导教师对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由于实习周期较短,毕业论文的指导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别指导教师的带教积极性,导致对论文指导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4]。二是由于指导教师人数不足,一名教师通常指导多名学生,使得师生互动与交流不足,无法及时帮助学生解决论文指导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5]。三是选题重复使用,缺乏新颖性,不仅使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降低,而且容易导致其模仿或照抄往届学生的论文。
(三)毕业论文考核体系较为宽松
目前,毕业论文实行零淘汰率,论文质量的考核较为宽松,主要关注论文格式的规范性等形式审查[6];一些实习单位缺乏阶段性督导检查机制,且在科研经费方面支持力度不足,使得毕业生论文质量不高[7-8]。此外,部分高校虽开设有论文写作相关选修课程,但多数学生仍缺少相应能力的训练和积累,文献检索、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学术论文规范化和专业化撰写等技能不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论文质量下降。
二、预防医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的实施方案
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全国各医学院校对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日趋重视。因此,毕业论文指导应在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有所体现。课题组通过总结我校2013—2018年预防医学本科生的论文指导经验,参考我国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核心能力培养的构成要素,针对论文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施“以课题研究为主线,培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毕业论文指导方案[9],从文献检索、选题开题、数据收集分析到论文撰写与答辩等环节对学生进行全面训练[10]。
(一)重视论文指导,开展专题培训(9-10月)
学生对毕业论文指导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其投入精力和毕业论文质量。在论文指导的初期,应科学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实习观念,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积极的实习态度,通过一对一面谈、课题小组座谈会等形式,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指导重要性的认识[2]。实习期间要充分发挥高年级研究生的传帮带作用,指导本科生合理分配时间,正确处理好实习、考研、求职的关系,使其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端正敷衍和走形式的态度。该阶段还应开展文献检索、沟通技巧、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操作技能等专题培训,为后续的论文指导奠定良好基础。
(二)激发主动思考,完成课题设计及实施(11月-来年2月)
此阶段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其从按部就班到主动探索的转变。如采用探究式方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安排研究方向,引导其查阅最新相关文献,并每周开展文献阅读汇报,鼓励学生提出对研究内容的想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通过师生、课题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提出研究问题,完成课题设计,并按照设计方案,指导学生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工作,从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1-12]。学生从论文选题、设计到具体实施等过程均需与教师反复沟通交流,为避免部分教师因忙于教学科研工作而无暇指导学生,学生可通过网络交流平台(QQ群和微信群)这一沟通渠道,进行师生互动、解疑答惑,指导教师也可定期在交流平台上分享一些科研经验和文献供学生借鉴。
(三)科学整理与分析数据,规范论文撰写(来年3-4月)
为提高预防医学本科生数据整理和分析的实战能力,在此阶段主要培训学生如何利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如何利用Stata软件结合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和结果快速呈现,并从摘要、前言、材料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等模块的书写规范和技巧入手,传授学生如何撰写规范化毕业论文。为提高指导效率,可采用“一对一”带教模式,安排高年级研究生负责指导本科生的论文撰写,并在初稿完成后,采取研究生、指导教师逐级修改形式,在反复修改中不断提高论文质量。
(四)答辩预演,总结经验(来年5月)
语言表达和临场应变能力是预防医学毕业生将来顺利开展公共卫生项目所需的基本技能之一[9]。在此阶段主要传授学生正确表达研究结果、答辩技巧以及在幻灯模版的选择、版面设计、内容取舍等方面的技能;组织学生进行答辩预演,改正预答辩中的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汇报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毕业论文指导结束后,指导教师可通过召开实习生座谈会,总结论文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之处以及改进办法,为今后指导工作积累宝贵的经验。此外,学院应不断完善毕业论文指导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激发教师对论文指导工作的积极性;构建网络互动平台,促进指导教师之间经验交流、座谈研讨;加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为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创造有利条件。
三、毕业论文指导方案的实施效果评价
为评价新毕业论文指导方案的实施效果,笔者对本课题组2013-2018年预防医学本科毕业生展开横断面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1)指导方案的满意度;(2)与指导前相比,哪些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3)在资料搜集和处理、创新能力、逻辑思维方面的能力提高程度(程度由弱至强赋值1~5分)等。问卷发放39份,收回39份,有效问卷100%。
(一)学生对指导方案的满意度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课题组指导方案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较高。大部分学生(82.5%)对指导老师在毕业论文选题、设计和撰写等方面的指导方案满意,基本满意者占17.5%。67.5%的学生认为指导教师布置的“毕业论文指导任务”与预防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吻合,认为基本吻合者占32.5%。此外,在调查研究中发现,80%的学生认为6个月的毕业论文指导时间安排合理,而有20%的学生认为时间太短,仍需延长毕业论文指导时间。
(二)指导方案实施效果的纵向对比分析
调查表明,指导方案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较大的帮助。与毕业论文指导前相比,学生认为自身在科研方面的能力明显提高,前五位依次是: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95%)、文献检索和阅读能力(92.5%)、论文写作能力(75%)、科研思维(70%)、课题设计能力(55%)。在资料收集和处理方面,学生搜集文献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平均提高程度为3.60分);在逻辑思维方面,学生认为论文设计、撰写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平均提高程度最高,为3.73分);在创新能力方面,学生经过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所提高(平均提高程度为3.38分)。此外,在课题组实习后,75%的学生认为自身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能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寻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在书面表达方面,77.5%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指导对规范其论文写作和引用参考文献帮助较大;还有62.5%的学生认为自身PPT制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指导方案实施效果的横向对比分析
分析显示,指导方案对提高学生科研论文规范写作、书面表达能力以及毕业论文整体质量具有一定的效果。我校2013-2018年259名预防医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综合成绩分析表明,在本课题组实习的毕业论文综合成绩高于其余同学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4,P<0.001)。在指导的39篇毕业论文中,6篇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3篇被评为院级优秀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校级和院级优秀率(23.08%)高于其余同学(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P=0.012)。论文经修改完善后公开发表12篇,其中SCI论文2篇、CSCD期刊论文10篇。
综上所述,“以课题研究为主线、培养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毕业论文指导方案提高了毕业论文指导的效果,对医学院校预防医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该指导方案有助于指导教师带教观念的更新与转变,推动实习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改革深化,但在实施过程中仍需进一步完善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优化指导教师队伍,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加强学生自主选题工作,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