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溪县绿地系统规划及其道路绿地景观提升的探究

2019-03-23胡世奇孔亭熊宇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

胡世奇 孔亭 熊宇

摘 要 绿地系统规划是县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优质的绿地系统是开展县城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便于提供一个更适宜居住的生活环境。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调查等方式,并结合城乡规划学、景观生态学、植物学、园林美学等多门学科,对资溪县的绿地系统现状特征展开分析研究。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县城绿地系统规划对策。试图拓宽县城绿地系统规划的思路,也为同类型的绿地系统规划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资溪县城;县城绿地系统规划;景观设计

1 研究区概况

资溪县位于抚州市东部,武夷山西面,江西省中部偏东,介于北纬27°28′-27°55′、东经116°46′-117°17′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9℃,7月最热时平均气温为27.7 ℃,1月最低温平均温度为5.2 ℃,年平均降水量约1900mm,年平均日照长度约为1600 h。气候湿润温和,日照充足,为园林植物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2 资溪县园林绿地现状分析

资溪县有良好的文化历史底蕴和较好的生态环境。规划区内的林地、耕地以及园地等生态绿地的面积达到了90%以上。耕地主要是旱地和水田,资溪县四周群山起伏,地貌类型多样,包括山地、丘陵、盆地等。植被丰富、景观多样,形成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城郊外围有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大觉山风景名胜区、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丰富多元的生态空间。

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 T85-2002)将城市绿地分为五大类,即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以及其他绿地。

公园绿地以游憩为主,主要向公众开放,具有美化环境、防灾减灾、科普宣教等功能,是城市绿地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对城市绿化影响最大、居民接触最多的绿地,包括专类园、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带状公园以及街头绿地。

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公园绿地已经基本建设完成并达到一定规模。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1)人口集中的县城绿地覆盖面积小,服务覆盖区域未能向人口集中的区域推进。(2)公园没有个体特色,没有营造出主体主题构架和气氛,更多的是单纯的绿化工作。(3)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建设水平不高。缺少运动设施临时安全救护设施。(4)硬质铺装比例过高,导致绿化覆盖率降低。乔木偏小,并且没有和灌木形成合理的搭配

3 生产绿地

主要分布于城南、城东的城郊结合处。根据规定,生产绿地應不少于城市建设用地的2%,也就是不少于11.6公顷,苗圃在森林资源培育和苗木生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资溪县的生产绿地在规模上明显不达标,因此生产绿地使用率偏低,并且苗木的中类也比较单一。这可能是由于县城人口以及面积的制约,导致绿化苗木的需求量不高。

资溪县的生物资源丰富,特别是植物资源,因此,城市的生产绿地应该充分的利用现有资源,突出特色植物的推广与应用,将现有的植物多样性转换为生产栽培多样性,提高县城的地方特色以及开发县城的绿化发展潜力。

4 防护绿地

防护绿地的建设和保护是城市绿地建设的基础内容之一[1]。防护绿地有调节小气候、防治自然灾害的作用[2]。资溪县城防护绿地主要包括高速公路防护绿地、主要公路防护绿地、铁路防护绿地以及河道防护绿地4类4个防护绿地。主要沿县城道路水系分。

5 附属绿地

是指城市建设用地中除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3-4]。根据资溪城区的建设现状及远景发展目标。近些年,资溪县十分重视附属绿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县级园林式单位有3个,园林式居住区有2个,单位以及居住区的绿化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

6 道路绿地

主要反映县城的绿化水平以及城市面貌,是附属绿地中最主要的成分。资溪县共有道路15条,绿化普及率70%以上。虽然资溪经过多年建设,又有大觉山5A景区的绿化投入,但还是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为:(1)树种及设计搭配过于单一,基本为最常见的观赏树种,没有突出地方特色与文化。形成不了有体系的景观。(2)设计及发展不平均。如大觉山沿线设计的景观效果和其他地方的景观效果差别甚大,造成了反差。(3)设计搭配缺乏一定合理性,许多地方仅仅停留在种树的阶段,并未达到如:防火、遮蔽、隔离等效果。(4)人工管护缺乏,仅停留在浇水阶段。行道树参差不齐,影响观赏效果,有些树木分支点较低,造成同行影响。一些树龄较高的树没有进行及时的修剪,导致居民采光形成障碍。(5)其他绿地主要分为民居附属绿地及单位附属绿地。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以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居民的休闲生活、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城市景观有很大的影响。基本功能就是保护自然水体、农田以及山林绿色空间资源[5]。资溪县其他绿地主要有森林公园、大觉山风景名胜区以及垃圾填埋场隔离带。

7 讨论与总结

(1)资溪县道路绿地提质改造设计中的植物配置:资溪县道路绿地植物的配置基于小城镇自身各方面的因素,在色彩上,植物品种上有一定要求和原则,也是从人性化的原则为出发点,思考总结出来,其特点:根据每条道路的特性和用途,结合周边建筑特点来注入特定自然色彩,丰富道路的美感。如出外交通道路的绿地设计,主要服务对象是驾驶者,景观不能过于单一,效果要变化分明,解除驾驶疲劳。(2)小城镇道路绿地中周边建筑大部分不同于城市建筑,在道路两侧乔木的选择上应该考虑到地方特色以及地方产业的发展,适合当地的发展要求,谋求可持续发展。(3)小城镇道路绿地提质改造的总结通过对资溪道路绿地提质改造的研究,总结是:合理选择树种,道路绿地绿化以乡土树种为主,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及地理环境。植物配置因地制宜,每条道路形态都千变万化,应当正确的配置植物。选择能与当地景观效果及其产业结合的树种为最好,不仅能够提升绿化效果,还能够打造地方产业,加快旅游业的发现。(4)加强群众参与机制。由政府出资带头,引入适合当地生长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的产业。种植既能观赏又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植物,不仅能为当地百姓谋求实惠,也能减轻政府的维护压力,一举多得,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黄凤英.基于国家园林县城标准的德保县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研究[D]. 广西大学,2017.

[2]李蓓蓓.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研究[J]. 建设科技,2017,12(21):52-53.

[3]姜允芳,等.中国市域绿地系统分类的研究[C],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477-2484.

[4]牛萌.县城绿地系统规划相关问题的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10.

[5]杨茗琪.富源县城绿地系统规划研究[D]. 西南林业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关于园林艺术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作用初探
图书馆建筑景观设计
地域文化的延续
地域文化对景观设计的影响探讨
景观设计学课程教学与实践研究
关惠聪等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
关于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