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羊痘病诊断与综合防控的探索

2019-03-23张永文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综合防控诊断

张永文

摘 要 山羊痘病是一种严重的接触性传染病,同时也是OIE规定的A类动物传染病。山羊痘病发病后,传播速度快,病理进程迅速,短时间内可造成大批山羊死亡,严重危害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山羊痘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病理进展等层面进行分析,然后探讨山羊痘病的防控措施,希望能为预防山羊痘病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山羊痘病;诊断;综合防控

山羊痘病俗称羊天花,是一种急性,热性高,接触性传染病,是山羊痘病毒感染所导致的。该病的主要表现包括病羊体温升高、皮肤与膜处出现水肿或者疱疹等。山羊痘病属于急性传染病,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对羊群危害极大。一旦在羊群养殖区域内发现有病羊感染山羊痘病,短时间内即可扩散大批山羊,从而造成山羊死亡,使养殖户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大部分山羊养殖户通常会选取郊区或偏远地区作为养殖场所,且养殖户之间较为分散,所以,确定一种操作简单快捷有效的山羊痘病防治方法,对于预防山羊痘病有十分重要的实际价值。

1 山羊痘病的诊断

1.1 山羊痘病简介

山羊痘病毒是山羊痘病毒科中的一种,其属于DNA型痘病毒。在镜下观察该病毒,一般呈现卵圆形或方形,其细胞核型是RNA。一般来说,山羊痘病毒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环境要求较高,其仅能在鲜活的细胞中进行繁殖,繁殖过程中,其寄生的活细胞中会产生嗜碱性或嗜酸性病毒包涵体。从生物学方面来看,山羊痘病毒对于干燥和寒冷的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但对于腐败的抵抗力则相对较弱[1]。所以要灭活此病毒,一般采取2%的福尔马林、碘酊或3%的石炭酸都可将其杀灭。

1.2 流行病学

感染山羊痘病毒的病羊是山羊痘病的主要传染源。山羊痘病可经呼吸道途径传播,或通过粘膜损伤处和皮肤感染传染机体。另外,养殖人员、饲料、皮毛产品等也具有传播的作用。在流行病学上,山羊痘病一般没有明显的季节性表现,其一年四季内皆可发生,但在4月至5月、9月至10月這两个时间段内,山羊痘病的发病率较高。在正常条件下,山羊痘病毒只会感染山羊机体,并不会感染绵羊或其他动物。但在特殊条件下,山羊痘病毒也可感染人体或其他种群的动物。在山羊痘病发作的疫区内,如出现病羊感染而不采取隔离措施,山羊痘病将会在一个月内遍布全部羊群,并且该疾病的死亡率超过70%、但是。在感染过山羊痘病的老役区内,再感染的几率就会降低,死亡率大约维持在50%左右。

1.3 病理机制和进展

山羊痘病毒进入羊机体后,与粘膜上皮细胞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不论病羊因何种途径感染疾病,其体内的山羊痘病毒都会通过血液和皮肤到达粘膜,并在粘膜上皮细胞中进行繁殖,从而导致炎症病灶出现。此过程一般为四个病理进程,包括丘疹、水疱、脓疱以及结痂。对病死羊进行解剖发现,患有山羊痘病的病羊均有明显消瘦表现,其体表皮肤处有典型的痘疹病理出现[2]。另外,病羊的支气管和器官粘膜均出现浅灰色小结节,气管内有大量浓稠粘液,病羊肺部则有明显炎症,且出现干酪样结节。除此以外,病羊其他器官均未发现典型病变。

1.4 临床表现

山羊感染山羊痘病毒后,病毒在其体内一般会潜伏4-20天左右。发病初期,病羊有体温迅速升高表现,一般维持在40-43℃。随着病理进程的加剧,病羊出现呼吸窘迫、脉搏加速、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现象,整个病理过程通常会持续3-5周。在山羊发病后的1-3d,病羊眼部和鼻部会出现明显的分泌物,呈粘液性或脓性。公羊在此阶段会出现尿道口红肿、眼鼻唇部以及股内侧出现确诊等。出现丘疹后2-3天,丘疹逐渐增大,并明显凸起与皮肤,从眼鼻唇以及股内侧等区域蔓延至病羊全身。病羊全身出现丘疹后2-3天,丘疹发展为脓包,病羊体温持续升高。脓包破裂后散发刺鼻气味,病羊逐渐消瘦后死亡。

2 山羊痘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2.1 保持羊圈内卫生

对于山羊的圈舍以及活动场地,一定要保持干燥,及时清扫,提高卫生水平。将圈舍内的杂草和羊粪等污染物及时处理,定点销毁,定期消毒饲料槽、水槽、羊栏以及相关器具。勤打扫山羊圈舍,保持卫生。在春冬两季,应该要及时补充精饲料,从而提高羊群的抵抗力,另外还需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山羊感染其他疾病[3]。

2.2 做好预防检疫工作

对于山羊痘病,提前接种疫苗可良好的控制感染发生。在春秋两季时,向山羊接种痘活疫苗,在山羊股内侧注射0.5ml疫苗,采取皮内注射。不论羊的年龄和体重水平,都应该及时注射。一般来说,接种后的疫苗五天后即可产生抗体,今后一年内可有效预防山羊痘病毒的感染。

2.3 对患病羊及时治疗

定时检查山羊羊群情况,如有发现具有典型表现的山羊,应结合其病理变化和临床特征判断是否患病,另外让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确诊,如确诊为山羊痘病,应立即将病羊隔离开来,远离羊群,避免疾病在羊群内传播和扩散。另外,对羊圈以及相关用具要做彻底消毒,避免因病毒未杀灭导致羊群感染。根据病羊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病羊症状较轻,则应采取紧急治疗[4]。如病羊症状较重,则应立即扑杀、深埋,并消毒病羊接触的一切器具。做完这些之后,还应及时向健康羊注射疫苗,预防感染。

3 小结

山羊痘病会造成山羊大批饲养,从而严重损失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危害性极大。在山羊痘病的防治中,应以预防为主,及时为山羊接种疫苗,同时对羊圈进行消毒,保持羊圈干燥、卫生。不仅如此,养殖户还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将各类预防措施落实,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山羊痘病出现,在其出现后迅速控制疫情,减少因疾病感染所导致的山羊死亡情况发生[5]。

参考文献

[1]陈明,康定兴,梁杰,谷兴荣,和平.德宏黄山羊痘病的综合防制措施[J].畜禽业,2017(03):97+99.

[2]李建红.山区养羊的发展前景以及疫病防控策略分析[J].当代畜牧,2016(02):96-97.

[3]王广文,等.山羊痘病例的病理学诊断及病毒鉴定[J].中国兽医学报,2015,35(10):1646-1650.

[4]赵迎庆.一起山羊痘病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4,10(12):97-98.

[5]徐维波,杨明富.山羊痘的诊断与防治[J].当代畜牧,2014(29):72-73.

猜你喜欢

综合防控诊断
社区健康管理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构想分析
黄淮海冬小麦田杂草发生现状、防除难点及防控技术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犬狂犬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控
家禽疫病综合防控的关键性问题探讨
幕燕森林公园植物病虫发生动态及防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