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宋朝山水画的发展
2019-03-23贾丽权
贾丽权
摘 要:北宋政权的出现结束了当时纷乱割据的局面,使社会相对统一。北宋统治者为了防止五代藩镇割据再次出现,开始推行强干弱枝的国策,积极推行“文治”,优待士大夫阶层,加强中央集权。这样便形成了北宋王朝重文轻武的社会风尚。在绘画方面,皇家画院的创立,兴办画学,使北宋宫廷绘画得到大力发展,产生了诸如《宣和画谱》这样的绘画文献和翰林图画院这样的画学机构。南宋更是秉承了这一风尚,重文的政治国策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产生了庞大的士大夫阶层。文人士大夫成为当时时代精神的领袖,影响着宋代的文化风尚。此外,南宋商业经济的繁荣兴旺,催生了具有南宋时代特色的市井文化,也促进了中国画的不断发展。比如:卷轴画、壁画等各种绘画表现形式百花齐放,画学思想上对“真”“似”的倡扬、对文人画的讨论,等等。文章从宋朝时代背景入手,通过分析宋朝代表画家来剖析该时期中国山水画发展受到的影响。
关键词:宋朝社会;山水画;文人意趣;构图;画风发展
山水画的历史由来久远。在经历了长久的成长后,山水画在中唐前后开始真正独立,在宋朝走向成熟和高峰(被视为“中国山水画的黄金时代”)。明人王世贞将唐朝到元朝山水画的发展分为五个风格阶段,其中宋朝占有重要地位。这说明了山水画在宋朝既蓬勃发展又转折变化的特征。本文将从宋朝社会背景入手,浅析宋朝山水画的发展。
一、宋代政治经济文化促进了山水画的发展
在宋代,手工业的发达促成了商业的繁荣、经济的发展,为宋代人民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构筑了宋代雅俗共赏的繁荣文化。在政治方面,重文轻武的国策,科举制的改革,市民教育的普及,士大夫社会地位的提高,王朝政权的巩固,促使市民的文化素养得到更好提升,文人士大夫队伍不断壮大,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此外,皇家对绘画的重视使绘画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宋代著名山水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就是很好的例证。《千里江山图》兼具精工与抒情两大特色,山水气象雄浑壮阔。纵观全画,不难发现它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发展。李成、范宽是北宋初期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百代标程的重要人物。
李成的山水画,融合五代时期南北两大传统,把气势磅礴、危峰叠嶂的构图与风雨明晦、烟云聚散的画法结合起来,在笔墨上,豪锋脱颖,墨发精微,在内容和技法上使画面空间走向纵深,给人“气象萧疏,烟林清旷,寒林平远”之感。如《茂林远轴图》就体现了其“寒林平远”的风貌。范宽的作品则偏重表达壮美雄强的意境,丛山峻岭、巨石飞瀑,顶天立地的构图,凸显雄伟壮观的山水形象,山顶作密林,流水处作突兀大石,坚实的笔墨皴出富有质感的山石。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杰作,画面中流水淙淙,旅人缓行,千尺瀑布从远山飞流而下,颇有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境。郭熙的山水画风格真实细腻,细致秀美,山川景象既反映自然特质又折射画家情感。《早春图》以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为主题,通过对早春清晨山景的描绘,构造回溪断崖、岩石变灭的宏伟景观,营造出欣欣向荣的山水意境。《林泉高致集》(由其子郭思整理)全面阐述了郭熙总结出来的山水画创作规律和方法,代表了北宋中期山水画理论研究的水平,标志着山水画理论进入成熟期。他们这种全景性整体性的画面,使北宋山水画顶天立地而境地宽远,情感丰满而流连忘返,意味深厚而气质俱盛,形成了“可游可居”的基本面貌和“诗情画意”的艺术意境。这些绘画成就足以说明宋代政治经济文化对山水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只有国家安定,社会繁荣,才能推动艺术的昌盛。
二、文人意趣提升了山水画的格调
这个时代的绘画已不再是只画国之大业,而变成了一种闲散、休息、把玩的形式。山水画就是这样的。宋代文人士大夫往往是胸有大志而不得志,博学多才而不能为世所用。因此,画家们的绘画格调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南宋时候,绘画创作追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式优美的“无我之境”,给人一种典雅清新的感受。欧阳修曾提出了“得意忘形”的创作思想。他在评及《盘车图》时说:“古画画艺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乃知杨生真好奇,此画此诗兼有之。乐能自足乃为富。”他的“得意忘形”更使绘画增添了“意”的理论,使书画艺术的表现手法有了新的发展。在“得意忘形”美学基础上,绘画创作变得“天机洋溢,意趣活泼……自在流露,毫不费力”。苏东坡就是这种审美追求的佼佼者。苏东坡提倡“士人画”“取其意为重”,反对以形似论画。这种不求形似、只求神韵、借物抒情的创作手法,也正是士大夫阶层的生活、素养、审美好尚的写照,让南宋山水画开始了对“意趣”的追求。
宋代文人画家的创作更关注主观情感,通过笔墨意趣表现平淡天真的美学标准。米芾、米友仁父子的作品,墨点横落,水墨互融,强烈抒发了“聊以自娱”的情怀。这种闲适高雅的审美思想开创了当时山水画的新貌。
北宋中期以后还流行一类被称为“小景山水”的创作。小景山水对应于北宋的全景式大山水,题材上多坡坂汀渚、山峦丛竹、江湖水鸟,画面赋色雅淡,气氛抒情,具有文人情趣。例如,慧崇是较早创作小景山水的画家,善寒汀远渚,作品潇洒虚旷。稍后的小景山水画家还有赵令穰。他的作品不作大山水,而多绘小景,取材于京洛一带的平原景色,从寻常中挖掘出不寻常的诗意,开拓了中国山水画的诗情意境与审美视野。赵令穰的《湖庄清夏图》描绘夏季“荷静纳凉时”的诗境,笔法柔润,设色雅丽,景致虽小而意境深远。王诜的青绿山水画,也体现了北宋文人畫的勃兴与初步的成就,一改唐代青绿山水的浓重艳丽而为雅致清逸,秀雅但不失装饰性。王诜的《烟江叠嶂图》以素净的水墨、闲逸的情趣、丰富的内涵,表现了当时文人画的追求,如此种种,均极大地影响了当时山水画的创作和发展方向。
三、山水画构图发生新变
北宋灭亡后,王朝政权南迁,南宋以临安为都城偏安一隅。由于政权的更迭,山水画的构图也从北宋全景式的构图,转变为“山中之景”的截景构图,在造型与笔墨上明显趋于简括。比如,马远的《踏歌图》,大笔劈皴,画风简括,只画一角半边,以偏概全,小中见大。画面一虚一实对比强烈,形成了充满空灵而诗意的“边角山水”。画面的重心偏离正中,画面中留有开阔的空白,将山水画推向水墨淋漓、简洁明快的境地。美学家李泽厚说:“中国绘画的显著特点,即抽象具象之间以及表现、再现同体。”想象的真实大于感觉的真实,外在的形似不同于真实,而意境是主客体的融合,是形似和神似的统一,是虚与实的统一,是诗意的追求和情感的抒发。虚与实这一审美关系的统一正是宋朝山水画艺术意境的体现,传达出某种特定的诗趣、情调感受。以虚代实、计白当黑的构图使南宋山水画的审美抒情诗意更鲜明浓烈,无画处均成妙境。
四、山水画跳出藩篱,日益兴盛
明人王世贞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分为五个风格阶段:唐代二李为一变;五代荆、关、董、巨为一变;北宋李成、范宽为一变;南宋李、刘、马、夏为一变;元末黄公望王蒙为一变。其中南宋以其构图和诗意化的画面效果区别于以往的山水画风。而且,宋朝山水画的变化就占两部分,这足以说明南宋山水画的新颖和发展。
出身民间的士大夫在繁杂的官场生活中,开始怀念自己的原有生活。渔、樵、耕、读便成为艺术表现中的热点题材。士大夫只有在“尘嚣缰锁”的环境中生活之后,才能体会以前生活中“可处、可乐、可适、可观”的可贵之处,才喜爱人与自然那种愉悦亲切和牧歌式的安宁,也正是有了这份“比较”的阅历,才会向往田野,向往自然山川并强烈追求。因此,欧阳修提出“天下至美与其乐,有不得而兼焉者”“故穷山水登临之美者,必之乎宽闲之野、寂寞之乡,而后得焉”(《有美堂记》)。北宋时期很多画家的构图以“平远”见长,空间纵深,层次丰富,题材多为深山幽谷、平远溪山,画面或树木繁茂,或溪桥洲渚,格调清新刚健。“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观画也仿佛真在此山中,这就是“此画之景外意也”。宋时期的山水画作品以意境美、笔墨美、形式美给了人们极大的审美享受。
宋時期文人画家真实地描绘自己熟悉的地区环境,将自己对自然的感悟融入创作之中,如李成笔下的齐鲁风光、范宽描绘的关陕风光,各流派山水画风格特征异彩纷呈。画家们继承传统,深入生活,注重个性与精神,笔墨写意妙在抽象与具象之中墨彩的变化,创作作品形式新颖独特。画面更多地关注对某一对象或某个部分的着意经营,对笔墨开始强调突出。
五、结语
宋朝山水画不断开创新境界,北宋全景山水雄浑辽阔,南宋边角山水优美工致,两美并峙,各有千秋,为绘画艺术美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我们生活在信息技术与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更应具有积极进取的创新意识,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为国画的发展注入新活力,呈现出新时代山水画的新面貌。
参考文献:
[1]贺西林,赵力.中国美术史简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张友宪,顾伟玺.中国画法刍论:吕凤子《中国画法研究》引发的思考[J].中国书画,2012(4).
[3]吴俊发.继承和发扬中国画艺术传统:介绍吕凤子的《中国画法研究》[J].美术,1990(2).
[4]彭修银.中国绘画艺术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5]夏晓春.论中国画意境审美的动态[J].装饰,2004(3).
[6]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