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当地特色 探索推进教材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方法与策略
2019-03-23王杰
摘 要:在新课改的推动过程中,学校教育中学生的角色以及教师的角色,都从理念上进行了更新,推进角色转变。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同时,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从自身的角度做出了角色的转变,成了课程的开发者,更好地结合学校与地方的实际状况培养学生。研学旅行的方式,能够同时满足学生学习模式的转变与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新课改背景下重要的教学形式。基于此,本文结合地方的特色,进行研学旅行方法与策略的探索。
关键词:地方特色课程;研学旅行教学;策略与方法探讨
一、 引言
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教育改革继续推进的重要意义,旨在推进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融合。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文化自信的相关理念也在教师群体中展开了不断的探讨,文化自信的理念需要通过教学的践行进行体现。因此,结合地方特色课程的开发,就成为重要的关注点,教师需要深入地继续跟进理念的学习,并且展开一系列的实践。
二、 深入地对地方的精品文化展开研究
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教育部明确要求:“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研学旅行,而不是盲目跟风。
在进行课程规划的首要阶段,需要教师对地方所具有的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性的了解,并且结合学生的需求进行文化资源的筛选。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与引导是最为重要的文化精神学习内容之一。因此,在文化资源的研究过程中,需要对包含着爱国主义文化因素的文化资源进行应用。在本校的研究过程中,结合甘肃会宁的地方特色,红色文化资源是最为突出的文化资源内容。因此,本校学生研学旅行的开展,就应结合红色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在1936年10月,中国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县顺利会师,毛泽东同志曾经感慨地说道:“会宁好地方,好地方啊,红军会师,中国安宁”。在红军会师纪念园、红军会师胜利景园、大墩梁烈士陵园等地,都能够看到当年红军胜利会师所留下的革命遗迹,是精品的红色旅游资源,同时也能够起对小学生起到重要的教育作用。
三、 进行研学旅行前的知识教育
为了使得研学旅行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学生进行实践的行为之前,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积淀。由于小学生所具有的知识积淀以及认知的能力都较为有限,教师需要在课堂中进行多种手段的预热引导。
例如,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相关的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相关纪录片,使得学生能够在进行研学旅行之前就能够对需要学习的精神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在红色旅游的过程中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是需要学生在认知历史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课前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仅需要对这一阶段的历史内容进行教育与普及,还需要在教学中,从整体的角度审视红军的长征以及中国革命的艰难历程,向学生做出整体性的讲解与说明,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革命先烈在历史发展中的光荣事迹。
四、 注意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实际历史信息与体验感收集
在研学旅行的整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这两种内容进行收集。在参观红色革命圣地时,学生需要随着自己的游览线索形成一种思维上的认知线索。在旅行的过程中,随时地利用小笔记本或者在允许照相的范围中进行照片的拍摄,收集其中能够激发起自己感受的历史信息的内容。与此同时,为了深化在旅行中所体验到的情感内容,学生需要快速地让自己的头脑与情感投入这一氛围中去。教师可以应用探讨的手段引领学生对参观的内容进行感受的描述,在本校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在参观的间隙中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详细的交流与描述,在一定的意义上拓展了学生的认知角度,使得学生与教师中不同的目光集中点都能够有所表现。甚至有部分的学生表示,在参观的过程中,由于同学以及老师提供的不同的观察角度,使得这部分的学生似乎置于历史之中,能够听到红军胜利会师时的凯旋歌声。
五、 后期的研学旅行总结与精神学习的强化
在总结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合理的表达方式,对在研学旅行过程中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行集中式的总结。在本校学生的作业中,多数学生采用了文章写作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一些高质量照片也属于展示的内容,并且附有拍摄说明。此外,还有少数的学生应用绘画的形式,对研学旅行的过程与感想进行了表达,表达的形式较为多样化。
在爱国精神的强化学习中,教师需要通过班会的形式组织全体的学生对研学旅行进行再次的回忆与探讨,从新的角度结合自身探讨学习到的精神内容。例如,在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中,需要如何用实际的行动表达爱国的情感。此外,及时对研学旅行进行准确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快速对每次活动学生学习的具体状况进行效果评估,然后找到不足并加以完善,提高后续活动的开展质量。各地学校应该主动总结,制定出多种评价方式,要做到过程与结果兼顾,应尽可能采用学生自述与教师点评的方式,确保评价的客观真实性。
六、 展开系列化的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的需要进行持续性的推动,因此,在教师的总体规划上,需要对系列化的内容进行规划。在教学的规划中,教师已经对本地区不同的红色旅游内容做出了资源的整理与规划,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就需要展开系列化的研学旅行内容,推进学生在这一方面的精神培养。
七、 結束语
未来前路漫漫,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对于它的积极意义我们应当认可,并应该鼓励各个学校相互交流经验。另外,要理智地进行客观分析,将研学旅行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它可以真正成为小学生的“教育推手”,促进我国教育改革达到新的高峰。
参考文献:
[1]杨艳利.提高研学旅行质量——研学旅行:撬动素质教育的杠杆——访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系系主任朱立新教授[J].中国德育,2014(17).
[2]陆庆祥,程迟.研学旅行的理论基础与实施策略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2).
[3]于书娟,王媛,毋慧君.我国研学旅行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7(7).
作者简介:
王杰,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