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后记探微

2019-03-23林春芸

考试周刊 2019年29期
关键词:反思语文

摘 要:“教后记”不仅可以积累和丰富教学经验,使教学设计更趋于科学合理,而且有利于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的纰漏,以记促思,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反思发现、创新,便于更好地指导教师今后的教学。

关键词:语文;反思;教后记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重心转移,由强调接受信息而转为强调搜集、筛选、整合、处理和生发信息。由知识中心论而重视语文历练实践。那如何及时反思自己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呢?我想:不妨好好去利用自己的“教后记”,教好记好,好让自己的教学水平在积累中得到升华。

教师写好“教后记”,不仅可以积累和丰富教学经验,使教学设计更趋于科学合理,而且有利于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的纰漏,便于弥补缺漏,提高教学质量。教后记作为课后教学反思的重要外显形式,应处于与教案平等的位置,而不是屈居教案一隅。在教学实践中,写好“教后记”是对我们课堂实录的总结,是整个教学环节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现在我就试举几法与同仁们交流。

一、 记得意之作,以便更上层楼

在教学实践中,同仁们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目标的展示,教材处理的技巧,教学方法的运用,解题思路的总结等方面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演绎着自己的精彩之笔,那如何让这精彩成为永恒?这就需要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把我们课堂中的某一闪光点记录下来,诸如:课堂教学中达到自己预先的教学目的,课堂教学中教与学心灵的互动,课堂教学中某一处应变得当的措施,课堂教学后的经典回顾,如此等等,不断积累,便能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例如,在上《鱼,我所欲也》这一课时,我一反教文言文的常态,让学生在授课之前进行情境式表演,请两位学生站在金钱与道义的路口,我们要做如何选择呢?看,通过表演,学生的兴趣也来了,课堂45分钟的质量就有保证了。同时,它也丰富了我课堂导入,机会岂能从手中溜过呢?那节课的“教后记”就多了“得意一笔”。总之,及时、恰当地记下自己的“得意之作”,对于丰富我们的授课艺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大有裨益。

二、 记反思之处,以便自我完善

“金无足赤,‘课无完‘课”,我们的课堂当然不可能至善至美,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对课堂上的不足与失误,课后自己都要加以反思,找出缺漏所在,确立弥补不足,矫正偏差安定有效途径,把它们写入“教后记”,可以让我们在复习辅导中查缺补漏,及时纠正错误,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保证自己的教学质量。如在讲授《青海湖,梦一般的湖》一文时,学生对景物描写的作用理解不到位,都认为文中写“草滩上那几头漫步的牦牛,更是分外的悠闲”这一景是为了衬托人物悠闲自在的心情,而忽略此文着重写的是景而非人也,此牛衬托的是景之幽静而非入之悠闲。课后分析其原因,发现这主要在于学生习惯成自然,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都怪自己平时太过于强调“语文公式法”,让学生机械地套用答案,一遇到变化就无法应付。教师课前如何吃透教材,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然而不一定什么事都想得周全,若发现自己所讲的有不正确或疏漏的地方,还要加以更正或补充,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正确的了解和掌握。那日的“教后记”成了我的反思小语,知错能该,尚莫大焉。

三、 记突发奇想,以便留住瞬间

课堂教学中,随着书本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一条“导火线”而产生灵感,这些突发奇想常常是转瞬即逝,这就需要利用课后的“教后记”来留住瞬间,使之化为永恒,成为自己的东西,便于日后再用。就如我讲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随着课堂教学的进行,一切似乎都上了轨道,就在让学生讨论完问题准备集体解决之时,我转念一想,不妨来个红、黄、蓝三色花的大比拼,让同学们在比拼中给出所有涉及这三色花的问题答案,看看谁最后高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学生一听比拼,兴致高了,差不多都忘了后面那一排的老师,整个课堂陷入

快乐氛围之中。课后听课老师直夸“从没见过,上说明文的课堂可以这么活跃,这是一堂成功的公开课。”教师以自己创造性的教学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去把握教材内容,设计良好的教学情境,那么这一堂课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很高,教学就是成功的了。看来还真得感谢这次“思维大变革”,我的“教后记”又有一笔可喜的收获了。

四、 记学生见解,以便加深研究

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学生的面部表情,师生开展的双边活动,提问测试,作业等多个环节都能发现学生学习中的疑点和难点,教师应及时记下并通过各种措施进行矫正补救,尤其是当学生“创新的火花”迸发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这对他们无疑是一种赞赏。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拓宽学习方法,思路,同时,那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课后再把它们记在“教后记”中,可作为以后丰富教学材料的养分,有利于培养出更富有个性的“生命之花”。

五、 记学习心得,以便他法自用

在学校里,同行们的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精彩的教材处理,往往对自己的教学有很大启发。这些不可多得的财富更要写入“教后记”,间接经验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地消化吸收,最终变成自己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能力。比如,我们在听语文教研组王老师上《孤独之旅》,我发现她“长文短教”的形式演绎得恰到好处,如果能把它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學中,再辅以自己的教学特点,那就成为自己的教法了。如此一来,它又为自己的教学方式添上可贵的一笔,我的“教后记”也为此做了一番总结。

当然,写“教后记”因人而异,但总不外乎从教和学两方面着眼,从提高教学质量这一根本目的出发,把经验和教训用简洁的语言记录下来,以记促思,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反思发现、创新,便于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

作者简介:林春芸,福建省龙海市,龙海市长边中学。

猜你喜欢

反思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