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2019-03-23杨富得

考试周刊 2019年29期
关键词:要求规范作业

摘 要:学生作业是考查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主要途径。其目的:一是熟练知识技能;二是表现教学效果,采取补救措施;三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有条不紊、认真对待事物的良好素质。因此,掌握作业的规范要求,养成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促进智力、意志、人格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毅力,体现学生严谨踏实的学习作风和素养。

关键词:数学;作业;规范;要求

本文以数学教学为例,提出作业的规范要求,以便供广大同仁们教学参考。

一、 书写认真,图形清晰

一份作业的外貌,应该字体工整,纸面整洁,布局合理,图形清晰,给人以美的享受。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学生做作业时心中装有老师,尊重他人,尽最大努力写好字,画最清晰的图。以便老师和他人看得明白、看得舒心:其次,要求学生做作业时注意书写的布局设计,按层次布局,图形要画在题目的右侧上方,避免解答时挡住视线看不清楚,平时要备齐作图工具,要用铅笔规范作图,便于随时修正。

二、 叙述精练,层次分明

叙述精练,层次分明是数学作业进行交流的基础。叙述精练指语言、符号必须准确,详略得当;层次分明指思路流畅,衔接自然。为此,首先要求学生平时要精读课本(包括定义、定理、法则、例题)等,认识数学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精确性,克服平时表达中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现象,从而在做作业时能自觉、准确、规范地使用数学符号语言;其次要求学生认真体会老师在讲解例题时的板演思路,作为示范,规范解题过程;第三要注意运用恰当的省略,使语言更加简洁。如等价化归题的求解,可用恰当的符号语言予以表示,便可讓人一目了然;分类讨论问题,需要按标准分层表述,最后综合回答等。

三、 推理有据,逻辑严谨

数学交流能力的强弱是数学素质的重要标志,严谨的逻辑思维是这种交流能力的核心。要做到推理有据,思维严谨,就必须重视对基础知识(如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等)的学习,注意挖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公式定理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互制约关系,掌握特殊情况、特殊条件下各种知识使用的前提,操作程序或解题步骤,理解应用中“不这样就不行”“只有这样才行”的道理,通过做题,落实应用,避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的问题。如二次函数要求a≠0,可能出现a=0的情况必须讨论,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殊情况,函数的性质必须在定义域上才存在等等。

四、 运算准确,解答完整

运算能力是中学生数学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解答完整是数学作业规范的基本要求。中学数学运算不只是简单的加减乘除等计算问题,而主要指数、式的简化和变形应用问题,涉及概念、公式、法则等各个方面,它是运算方法、运算技能和逻辑推理能力的有机组合。只有概念清楚,法则熟练,公式“活用”,运算才能准确、合理、迅速。

为了提高运算能力,要求平时学生学习中必须做到:第一,对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等要反复体味,透彻理解,记清、练熟才能用“活”;第二在做完一道题后,都要进行解后反思总结,主要检查解题格式是否规范,步骤是否完整,思路是否清晰,方法是否合理,能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有无更简捷的巧思妙解等。经常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剖析,举一反三,才能达到做最少量的题,取得最大收益的效果。

五、 纠错校偏,查缺补漏

任何改正,均是进步。每次作业在老师检查批阅或讲评后,学生必须针对出现的错误偏差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和更正。我们在教学中既要通过错误来掌握真理,即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还要通过“误中思,思中悟”来寻找“症结”,查缺补漏,以防重蹈覆辙。同时,应该要求学生注意平时的做题,不能只满足于思考解题思路和方法,而要坚持自己动手,一做到底,从而消除“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对而不好”的根源。对能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的题目类型,要指导学生特别留心思考,以利于积累经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全面性和批判性,提升思维能力,另外,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查作业和互查作业的习惯,以提高学生纠错校偏,查缺补漏的能力。

作者简介:杨富得,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要求规范作业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简议小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使用的要求及其措施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作业
《黔东南日报》:地方报纸重大主题报道的选题与采写技巧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